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拘一格選人才

人的長處是潛在的動力“能源”。用人之道在于求其所長,“短中見長”,并把他放到適合發揮其長處的合適位置,發揮較大的作用。拿破侖說過,最難的倒不是選拔人才,難點在于選拔后,怎樣使用人才,將其特長發揮到極致。富蘭克林曾說:“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對于有特長的賢才,就要像蕭何月下追韓信那樣,不惜氣力、不惜犧牲個人尊嚴去“追求”,予之重要的崗位和優厚的待遇。

不拘一格起棟梁,翩至賢才國隆昌。恩推宇內尊儒術,威掃匈奴拓漢疆。漢武帝有膽有識,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陽剛之氣的鐵腕帝王,是一位氣吞萬里的偉丈夫,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鼎盛時期、西漢王朝的強盛局面,使漢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漢武帝胸襟開闊,終生喜愛賢才,知人善任,往往輕視俗議,不以小疵而棄大醇,不聽信讒言,不以小人之言而誤大事。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頒發《求賢詔》:“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充分表現出他的雍容大度和不拘一格,不計門第、出身、職業,破格提拔,量材使用,大有高祖遺風,給名帥良將、謀臣用臣、諫臣諍臣以立功建業之機。人們常以“秦皇漢武并稱”,“漢唐盛世”聯稱,就是因為這期間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領域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強盛。

曹操是一位富有政治智慧的領導者。曹操長于選將,求賢若渴,對有治國用兵才能者,均予重用。為了統一天下,在用人上體現出一種“王者風范”,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從公元210年到217年,先后三次下“求賢令”招納人才,不問遠近,不分親仇,不管貧富,只要有真才實學,都可選用,起用了荀彧(yù)、郭嘉、許褚、孔融等一流人才,在他身邊形成一個智囊團,最大限度地用人之所長,給優秀的下屬發揮潛力和特長的機會,從而統一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一。

荀彧少年時便有奇才,被譽為“王佐之才”。荀彧原在袁紹手下,才能不能發揮出來。曹操一見荀彧投奔過來,高興地說:“荀彧就是我的張良!”隨后任命荀彧為司馬,參與軍機大事,成為曹操的左右手。凡有決難之事,必向他請教。荀彧在潁川知識分子中,是個有影響的人物。經荀彧的推薦,荀攸、郭嘉兩個有智謀的年輕人,于公元196年投奔曹操。郭嘉謀略過人,“從征11年,多立奇勛”。

清代龔自珍詩云:“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先驅。他青年時代即名滿東南各省,但屢試不第,38歲才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禮部主事等職,年不及五十,掛冠回籍。龔自珍才華橫溢,以天下為己任,積思、寡歡、多憤,對社會批判的目光如炬燭照幽微,志在祖效王荊公,大膽革新變法,獻上醫國之藥方。他的詩風格縱放,感情直率,議論深刻,氣勢恢宏,富有浪漫主義精神。

龔自珍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大意是:只有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朝野臣民一片沉悶、死寂、令人窒息的狀況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老天爺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于一定的規格,把人才降臨到人間!

龔自珍吶喊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盡快到來,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朝廷破格薦用人才,國家才有希望。

為政之要,人才第一;事業盛衰,人才為大。千金有價不足貴,而人才最為寶貴。一個國家沒有道德高尚、才智出眾的賢臣,卻能實現富強,危難之中求得安定,是從來沒有的!三軍易得,一將難求。不要怠慢、排擠、失去賢才,關鍵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劉邦重用陳平、李世民重用馬周、毛澤東重用粟裕,都是不拘一格用人的典型例證。我們相信,在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過程中,必將培養出大批能力素質強的領導干部,以完成好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伊宁市| 大庆市| 光泽县| 贡觉县| 封开县| 达州市| 通城县| 平江县| 依兰县| 五大连池市| 合川市| 晋中市| 陵川县| 澄江县| 舞钢市| 贺兰县| 惠安县| 讷河市| 开化县| 富源县| 阜新| 灌阳县| 永城市| 阳江市| 凌云县| 孙吴县| 安岳县| 五指山市| 鸡泽县| 科技| 周口市| 马公市| 蓝山县| 伊春市| 武隆县| 清原| 治多县| 山丹县| 友谊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