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用賢杰者成大事

賢杰者,德才兼備之人也。知人善任,重用賢才,是取得事業成功的第一要務。有了一流人才輔佐,才能開創新局,如愿以償。對于人才,看重的是他的品德和才干,是金子就該讓它發光,是人才就該才盡其用,讓能干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臺。能用人者,可以無敵于天下。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201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的講話中指出:“中國歷史上凡是有作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視人才問題。他們深深懂得‘為政之道,任人為先’的道理,在選人用人方面留下了很多可取的思想和經驗,諸如知人善任、選賢任能,才兼文武、德才兼備,敬賢敬能、禮賢下士,訪求俊彥、唯賢是舉,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避其所短、用其所長,勤于教養、百年樹人等等。”

周文王很有眼光,在渭水之畔請來姜子牙,拜為軍師,后又擢升為丞相,確實是個帥才,不負眾望,厚積薄發。文王在姜子牙輔助下,推行仁政,理順民心。文王采納了姜子牙的治國要領:“國君以舉賢為常,官以任賢為常,士以敬賢為常”,以賢為本,重視發掘、使用人才,以期富國強兵。后來在姜子牙的策劃下,周武王、周公率領軍隊在牧野,打敗了強大的商紂王軍隊,建立了周朝。姜子牙被后人稱為“中國謀略家的開山鼻祖”。

劉邦是個“老粗”,看似并無一技之長,遇到棘手之難題,常有一句口頭禪:“如之奈何”,但他有個可貴的素質:從諫如流,而不是剛愎自用,才得以作出一系列正確的決策。劉邦的勢力遠不如項羽。楚漢戰爭打了五年,劉邦遭遇過很多次危機,采納張良和陳平奇謀不下數十計,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最后在垓下一戰,張良策劃在楚軍中唱楚歌,使項羽的軍隊思念家鄉,無心打仗,結果劉邦、韓信打敗了楚霸王,建立了漢朝。可以說,如果沒有張良,劉邦是難以打下天下并且坐穩江山的。

識人是善任的前提和基礎,善任是知人的延伸和深化。卓越的領導者的本領、領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把識別人才、招攬人才、選用人才作為領導謀略的軸心和第一要務。朱元璋曾說:“治國之道,唯在用人”。千金有價不足貴,人才無價實難求。為政之要,人才第一;事業盛衰,人才為大。孔子認為,選用正直的人,把他安置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會服從;選用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服從。《孟子》有“尊賢使能”的主張。孟子說:“不信仁賢,則國空虛。”唐太宗通過總結隋亡的教訓和唐初治國經驗,提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賢才”。他們的事業獲得成功,同善于求賢用才緊密相連。

自己聰明不算聰明,能辨別人才之高下,并能用一流德才兼備的人才稱得上是真聰明,才是一切才能中最大的才能。做到愛賢重才,就要知人善任。范仲淹《選任賢能論》說:“得賢杰而天下治,失賢杰而天下亂。”一個國家沒有道德高尚、才智出眾的賢臣,卻能實現富強,危難之中求得安定,是從來沒有的。三軍易得,一將難求。不要怠慢、排擠、失去賢才,是何等重要啊!

一部堪稱國之瑰寶的《資治通鑒》,很大程度上說是用人之鑒。司馬光從德與才兩個方面出發,把人分為四種:德才兼備為圣人,德才兼亡為愚人,德勝于才為君子,才勝于德為小人。司馬光認為選人標準應以“賢”字為重。他在《資治通鑒》中提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由此,他提出:“取士之道,當以德行為先”。司馬光有個重要的主張:在選拔官員的時候,如果遇不上德才兼備的圣人、“德勝才”的君子,那就情愿用“才德皆亡”的愚人,也不能用“才勝德”的小人!因為君子持有德,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就會用來做壞事。小人對事業的危害大:“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則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司馬光的經典論述是比較深刻的,是對歷史經驗教訓的概括和提升,對傳統政治的影響極其深遠。

習近平同志在中組部組織工作會上指出好干部的四條標準準確界定了領導干部“德”的內涵: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并把標準具體化為20個字—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這五個方面是領導干部提升領導力的必備素質。“才”固然重要,可“德”比“才”更重要。“德”強調的是思想、品行;“德”為基礎、為先導;“德”靠“才”來彰顯,“才”靠“德”來統帥。缺少“德”,容易迷失在搖擺不定、攫取私利、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之中。

許多單位、團體領導都認定:能力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上品,而品德不合格的人就是危險品。要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原則,切不可重才輕德、以績掩德、以才蔽德,要人盡其才,盡可能把“能人”放到更適合其自身發展的業務崗位上。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資格。要建立科學的干部考核體系。科學、客觀、全面評價干部,對能力強的干部,重在約束權力,扎好制度籠子,管好手腳。考核干部,不唯“GDP”、不片面追求“好看”、不單純看經濟指標,不讓“才高德低”者握權。

領導者要有愛才之心、容才之量,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讓德成為“硬杠杠”,選賢任能,用好人才,淘汰庸才,遠離佞才。《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選拔任用干部必須堅持黨章規定的干部條件,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把公道正派作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貫穿選人用人全過程,做到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

領導者要有辯證思維的頭腦,把德與才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重德而輕才,更不能只看才而忽視德。德與才是干部素質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有德無才,難以擔當重任;有才無德,終究要敗壞黨的事業。看人的德與才,要看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不能只以一時的功過來判斷人才的全部歷史。

一些干部出問題,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抓住了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德和才相比,德是關鍵,德是先導。關鍵的一條就是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注重實績,群眾公認。什么樣的人該用,什么樣的人重用,都必須把德放在首位,任人唯賢,進賢退庸。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實績、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上來,敢于為干部主持正義和公道,不讓埋頭苦干的老實人吃虧,不讓敢抓敢管的干部受屈,不讓改革創新的干部灰心。著重看干部綜合德才素質和一貫工作表現,不簡單以票數決定干部任用,防止誤用不講原則、不負責任的“老好人”。

要把德才兼備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形成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好局面。“才不稱不可居其位,職不稱不可食其祿。”(清代王豫)習近平同志說:“用人得當,就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看干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對那些勇擔當、有本事、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個性鮮明的干部,往往會出現認識不盡一致的情況,組織上一定要為他們說公道話。”在干部選任上,決不讓品德低劣、業績平庸、鉆營取巧、不干實事、作風漂浮、視個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混進干部隊伍、選進領導崗位。“寧有瑕玉,不用無瑕石。”對德行好、很敬業,但有明顯缺點的人才,應大膽予以使用。列寧說,老本領總是不會忘記的。當一個人的長處得以發揮時,他就會輕車熟路、頗有興趣,努力使自己大有作為。否則,就可能成為平庸之輩。

當前必須改進干部考核的方式方法,注重對干部道德品質的考察,作為是否任用的重要依據。要切實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堅持在民主評議、民主測評、民主推薦干部時,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并把民主評議、民主測評、民主推薦、任前公示的情況作為選任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對那些因循守舊、照抄照搬、不思進取的人要函詢提醒,對那些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搞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人要批評教育,對那些作風霸道、不顧大局、鬧不團結的人要監督整改,對那些作風漂浮、不干實事、弄虛作假的人要談話誡勉,對那些貪圖享樂、鋪張浪費、以權謀私的人要組織處理,從而在干部隊伍中營造崇尚實干、作風正派、反對空談的鮮明導向,讓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受到重用。對于考察失誤、將權力錯授給素質差的有違紀行為者,應追究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镇安县| 莎车县| 略阳县| 南投市| 陆河县| 东源县| 金塔县| 宁都县| 扎赉特旗| 区。| 方正县| 富顺县| 长岭县| 新化县| 元阳县| 佛坪县| 高陵县| 祁阳县| 河西区| 东山县| 广宁县| 镇平县| 库尔勒市| 大同县| 云霄县| 洛浦县| 九江县| 宁武县| 白河县| 资溪县| 青浦区| 静乐县| 商河县| 扎兰屯市| 西乡县| 乡宁县| 茂名市| 万载县| 马龙县|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