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東行南下
- 虎踞龍翱
- 風蟬蟲雪
- 2680字
- 2018-10-27 09:57:50
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趙在淵繼續說:“有你們的并肩作戰,無論結局如何,我趙在淵不枉此生。當然,我也會珍惜眾位兄弟的情誼和信任。”
“還有一件事,眼前寨子里只剩兩天的口糧了,但是我要說的是,糧船上葉家的糧食和清風寨的糧食都不能動,那是給歸州災民準備的。我們的口糧在路上想辦法籌辦,因此,我們明天就坐船出發,請方崇山將軍抓緊安排準備吧。”
冬至這一天傍晚,臥虎崖繁忙異常,從營寨到碼頭人來人往,搬進搬出。趙在淵宣布出山后就又來到葉亦清門口,聽云靈姑娘說,因為藥方上藥材不全,葉亦清的狀況不太樂觀,時而發熱時而發冷,好不容易才睡下。趙在淵只遠遠看了一眼就趕到碼頭,催促著大家加快速度,同時安排柱子去給葉亦清和云靈在大船上收拾一間房間,把從京城帶來的絲絨錦緞用上,好讓兩人不至于在路途上太過勞頓辛苦。
次日清晨,臥虎崖碼頭上,原金吾衛將士和景府家丁等人站的齊齊整整,葉亦清躺在擔架上由鏢局的伙計抬著,云靈陪伴在側。
停泊在河邊的大船甲板上,趙在淵手握躍龍槍昂首挺立,寒風吹動著衣襟迎風飄蕩,意氣風發,壯懷激烈。他掃視一圈,鏗鏘有力地說:“眾位將士,第一次見面時,你們在場的每一位我都敬佩感動,也是我滿懷信心的底氣。我持圣上信物代天子討伐逆賊,而你們都是正義之師。這兩天發生了很多事,很多都是我所不曾經歷的,這些事讓我明白,既然是正義之師,有天道人心的輔助,我們就不該在此地看著逆賊在天下呼風喚雨,肆意妄為。猛虎出沒于深山密林中,蛟龍遨游于四海深淵下,蒼龍翱翔在九天云雨之上,你們都曾是樊將軍手下的英雄,你們的戰場應在九州天下,而不在這一山二水之間。你們的敵人也不單單是一個王倫,而是所有魚肉百姓、霍亂綱常的藩鎮巨賊。即便我們現在勢單力薄也應迎難而上,披荊斬棘,勇往無前。今日起,眾位原金吾衛的將士們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華武軍。由我任將軍,方崇山任先鋒將軍。原景府家丁共二十一人為華武軍近衛營,梁柱為營長。我希望,不久之后,華武軍的名字能夠響徹八方,你們有沒有信心!”
“華武軍!華武軍!……”
整齊的怒吼頓時響起,連灌河河面都蕩起了無數波紋。柱子在陣列前方激動不已,他的本家就是姓梁,大名梁柱,只是身為景家家仆,平日大名沒有機會可用。今日趙在淵以梁柱稱呼他,并讓他做營長,讓他覺得今后自己不再只是一個家丁,而是一個頂天立地、志在四方的男兒。他暗暗立志,一定要努力作出一番事業,光宗耀祖,不愧對趙在淵的信任。此時躺在擔架上的葉亦清更是目瞪口呆,原來所謂的趙公子真的是皇子,所謂的殿下和將軍不是戲稱,雖然事情的其中經過她并不清楚,但是她也能料到趙在淵身為皇子淪落此地,必然有著種種復雜緣由,而更讓她不知所措、隱隱擔憂的是這樣的身份她今后該如何相處呢?
看到士氣高昂的新華武軍,趙在淵用力地舉起躍龍槍,說:“出征!”自此,天下舞臺,多了華武軍這樣一股激流,多了這樣濃墨重彩的一筆。
華武軍有條不紊地登船、起錨、升帆,柱子則帶著人幫助抬著葉亦清登船。趙在淵和葉亦清、云靈、柱子以及杜義等人在頭船上,還有永遠沉睡的石罡靜靜地躺在甲板上。待一切就緒,船隊正式開拔,浩浩蕩蕩地順著灌河而下。
與此同時,京城東南的商州,羽林軍軍營的將軍帳中,王倫以及麾下的周克世、齊立等核心人物都收到了來自周召應的消息。消息來自綠林堂白虎舵主武信,對方將奉命執行截斷興州陽縣運往歸州糧船的任務時遭遇的意外一一細述。其中還有一些武信從細節上的推斷。從趙在淵在人群中的位置和作風氣質,武信推斷現在他在方崇山一伙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能是最有話語權的;從趙在淵的出手和槍法,他認為趙在淵是在高人精心指點下、一步一個腳印的練就出的出類拔萃的槍法,而他本人行事更像是初入江湖,實戰經驗不足。
周克世首先開口說道:“想不到我們騰不開手收拾的一群人竟然反咬了我們一口。”
王倫坐在上首說道:“周大俠信中說,他在意的是那個憑空冒出的趙姓年輕人。年輕、有高人指點、槍法出奇的高,若是江湖人士,應該不會連周大俠都不知道名諱,那么,這人到底是誰?”
周克世接道:“樊正曾經熱衷于結交江湖人士,行事也喜歡將江湖道義。方崇山杜義這些人都是因此對其忠心耿耿。目前來看這個年輕人更像是隱士高人的弟子。“
王倫想了想說:“有這個可能。既然是江湖人士,自然還是交給周大俠查清楚更妥當。這伙人就先讓他們躲在崤山腹地,等我們拿下周方,他們就是甕中之鱉。不過,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就這樣打亂我們的計劃,周方的后方一定要讓它亂起來,這件事就交給周大俠見機行事了,說不定他還會在歸州一帶遇上這個來歷不明的年輕人。來人啊,傳令。”不多時傳令兵便將王倫的指令交給了綠林堂的人,由他們轉交給已經潛入襄州一帶的周召應。
說完此事,王倫接著便問其前方戰事的情況,齊立回道:“我軍兵分兩路進攻襄州,東路軍剛剛到達鄧州,西路軍昨日已到金州。世子王戍鋒將軍傳來軍報,稱西路軍已經試探了金州的防御,預計兩日即可拿下。”
王倫冷冷地說:“不用說什么預計,拿下來再說。”西路軍是他的長子率領的先鋒軍,打心里而言,他對這個兒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王倫也知道,自己的兒子畢竟沒有獨當一面攻城略地過,帶兵尚可,但是實戰打仗,他也沒有十足的底氣。
一旁的周克世微笑著岔開說:“軍報上稱,周方一邊在筑高墻廣積糧,想和我們拖下去,一邊游說四方,拉幫結派,那嶺南道的霍海就在他背后給他支援。世子如此說,相必也是知道我們此戰當速戰速決,否則一旦進入僵持,其他那些還在觀望的人就不會把我們當回事了。”
王倫知道,周克世如此說面子上是維護王戍鋒,其實是維護有意他的,于是說:“戍鋒若是真的有周先生十中之一的眼界格局,我就可以放心了。”周克世確實是身懷經天緯地之才,冠絕天下之智,千變萬化之術的絕代謀士,而且人情練達、明察秋毫。王倫當初幾顧茅廬請其出山,周克世都沒有答應。直到王倫準備夜襲皇宮時,他再次拜訪周克世,開門見山地說:“先生,今夜,我就會去京城挾持天子,然后一統天下,結束天下繁鎮割據的時代。您愿意助我一臂之力么?”這一次,周克世爽快地答應了。王倫這才明白,周克世自負身懷經世之才,認為只有野心勃勃、心懷天下的人才值得他輔佐,也只有一統天下這樣的偉業才能提起他的興致。因此雖然之前王倫誠意十足,但是并沒有表露出他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因此他才不愿出山。
周克世忙行了一禮說:“王相過譽了。在下以為,此戰必須速勝,不容有失,既然世子有信心,那王相不妨前往金州鼓舞士氣,嘉獎世子。只要旗開得勝,襄州必然軍心動搖,一鼓作氣收復山南也未可知啊。”王倫也深知首戰的重要性,聽周克世如此說,沉思片刻便下定決心,傳令中軍開拔前往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