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童真年華

  • 三毛傳
  • 沈念
  • 10117字
  • 2018-09-10 16:32:15

拾荒少女和她的寶貝

除了書籍,三毛最愛的就是拾荒。她在《癡心石》里寫道:“我撿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回家。”

還在讀小學的三毛,即便跟一群孩子穿著同樣的校服出現(xiàn),她也絕對是人群里的亮點,能讓人一眼就發(fā)現(xiàn)。每當放學的鈴聲響起,別的小孩“呼啦”一下,像小鳥一樣朝著家門口飛,三毛也“呼啦”一下像小鳥,卻朝著田野里飛。

在田間的小徑上,三毛慢悠悠地散著步,東瞅瞅西看看,路邊的野花,池塘里的小青蛙,她每個都要打聲招呼,等到家時,手里一準兒握著滿滿的“寶藏”,大豐收時,書包往往會被塞滿。

她的寶貝雖不起眼,卻是她的摯愛。有時候是一顆淡紫色玻璃球,有時候是一枚生銹的別針,有時候是小狗掉落的一顆牙齒,有時候是一個別人沒用完的鉛筆頭……運氣好的時候,她會在地上撿到一毛錢,這時三毛會尖叫著從地上跳起來,因為她可以拿這一毛錢去家門口附近的書店租一部好書看。

三毛撿來的東西,幾乎都是別人故意扔掉的或者自己從未見過的。那些東西,只有三毛這個有心人才能撿到,也只有她才能注意到。三毛以此為榮,認為這是一種浪漫的行為。

三毛愛讀書,但不喜歡教條的課本,所以成績平平。不過,得益于自小徜徉于書海,三毛的作文極其優(yōu)秀,經(jīng)常被老師拿去在課堂上朗讀,作為同學們寫作的最佳范本。一次作文課上,老師給的題目是“我的志愿”。“真是合乎自己心意的題目。”三毛這樣想著,并且交出自己的答案。

“我有一天長大了,希望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因為這種職業(yè),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鳥。更重要的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地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作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fā)掘出來,這……”然而,興致勃勃的她還未讀完,就被老師扔過來的板擦給打斷了。老師十分生氣:“如果將來拾破爛,還要到學校讀書干什么,給我重寫!”在老師眼里,所謂的“志愿”一定要遠大才行,三毛這樣優(yōu)秀的好學生,怎么能夠去拾破爛。

三毛被突如其來的老師的糾正給嚇到了。在老師的“威逼”下,她只好屈從,將“拾荒”這個本真的意愿抹殺掉,重新?lián)Q上一個干凈且符合老師預期的志愿——醫(yī)生。果然,這次老師多云轉(zhuǎn)晴,又開始對三毛露出可愛的笑臉。但她實在太笨,竟沒有發(fā)現(xiàn),就在自己感到滿意時,一個孩子的心里正在下雨。

“大人為什么總是喜歡把自己那一套世界觀強加在孩子身上呢?對于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內(nèi)心深處真正喜歡的東西嗎?”三毛郁悶地想,對于當時年幼的她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三毛喜歡拾荒,是因為她手上的每一樣小玩意都來自于美麗的大自然,它們是靠她敏銳靈活的雙眼才被發(fā)現(xiàn)。忽而想到梁文道鐘愛的“淘書”,淘書之所以會是一件喜人的事,正是因為那東西不是平白無故得來,而是經(jīng)過一番仔細地尋覓與偵查,是淘書者的人格魅力才促成自己與書籍之間的一段緣分,對三毛和她拾荒得來的小玩意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三毛喜歡大自然,清新的空氣,盛開的鮮花,生機盎然的大森林,在這一片寬廣的天地,三毛可徹底放松心情,大有作為。最重要的是,大自然是寬厚的,始終無怨無悔地包容著每一個熱愛她的人。

拾荒為三毛增添許多生活樂趣,給她寶藏,更給她一雙火眼金睛,一雙巧手。成年后的三毛,依然保留著拾荒的習慣,同住的朋友丟掉的舊衣服、毛線,甚至雜志,她都收攏了,夜間談天說地的時候,這些廢物,在她的改裝下,變成了布娃娃、圍裙、比基尼游泳衣……離開臺灣前,這些東西被她當作寶貝一樣托付給父母照顧,并且要二老一再保證即使搬家也不要丟棄它們。

后來,在那段最為人熟知的,三毛一生中最為浪漫的與愛人定居撒哈拉的日子里,她的拾荒技能得到最好的展示,也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彼時因荷西沒什么積蓄,兩個人只好在墳場區(qū)租下兩間房子,和當?shù)氐耐林彻司劬釉谝黄稹Hc荷西的家對面是一個大型垃圾場——換作其他人,或許會感到胸悶和憋屈,但對三毛來說,卻無異于是上天的恩賜。為表達自己對它的喜愛,三毛還特地美其名曰“世界上最美麗的花園”。

三毛在這座垃圾場里發(fā)掘了許多生活用品。一塊腐爛的羊皮,撿回來煮煮洗洗,曬干之后就變成一個舒適的坐墊;幾個大大小小廢舊的玻璃瓶,將它們刷洗干凈,就變成了花瓶。三毛將從屋后采摘來的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插在花瓶上,瞬間為整個房間營造出一種別具一格的詩意。

就像這些垃圾確實曾經(jīng)被它們的主人寶貝過一樣,三毛正是有這樣玲瓏剔透的心境,才會對被遺棄的東西產(chǎn)生憐惜之意。每一件她撿回來的東西,背后都有不同尋常的故事,那是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這樣喜歡倒騰舊東西的三毛,偏偏遇上大學時學機械的荷西,兩個人算是百搭中的百搭。荷西有一雙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手,三毛撿回來的破爛,經(jīng)過他的一番修整,都能脫胎換骨,重新煥發(fā)生機。三毛撿回來的木板,荷西可以改造成一張桌子;三毛撿回來的樹枝,荷西可以改造成很有特色的藝術品。

最讓三毛感到滿意的是,母親繆進蘭在海邊散心時,偶然獲得的兩塊漂亮的彩石。大概是想到女兒有拾荒的喜好吧,繆進蘭在遇到這兩塊石頭時,第一時間就想要送給三毛。后來,三毛果然收到了母親從臺灣郵寄來的石頭,拆開包裹第一眼看到它們,三毛快樂得手舞足蹈,簡直像個孩子。為了表達對兩塊石頭的喜愛,三毛為它們?nèi)∶鞍V心石”,大概她是想要表達自己對于拾荒這一志愿癡心不改吧。

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毛憑借拾荒的愛好,在大迦納利島結識了有同樣興趣的瑞士人希伯爾。兩個人還曾約著比賽,結果是三毛還在苦苦尋找時,朋友已經(jīng)抓著一面雕花木門走向她,三毛這才意識到什么是強中自有強中手。而為了表達對新朋友的熱烈歡迎,希伯爾將好不容易淘到的寶貝當場贈予三毛,頗有些“寶劍酬知己”的韻味。

多年后,三毛將自己拾荒得來的寶貝寫成一本書,名字就叫《我的寶貝》。在這本書里,三毛用心拾來的寶貝第一次全面公開,更有不少她對寶貝倍感珍惜的故事。就像有人喜歡寫作,有人熱愛攝影,拾荒是三毛很為之驕傲的一個興趣,看到她對興趣的堅持,也看到拾荒給她帶來的無盡樂趣,你會發(fā)現(xiàn),有美好興趣的人,往往最能讀懂生活的趣味。

在所有這些寶貝里,三毛最滿意的是一個用報廢的汽車輪胎改成的圓椅墊。她喜歡放上一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然后滿懷著靜謐的心情,走到輪胎做的圓椅墊邊上,慢慢地坐下去,好似一個君王。這些年,我們總被提醒著人生苦短,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看看三毛——一個如此陶醉于自己親手締造的一切的她,不正是我們追尋和欽佩的對象嗎?

小鹿亂撞,鐘情“匪兵甲”

長到6歲,三毛被家人送去了學堂。三毛一直都很聰慧,功課對她來說從來不是大問題。要命的是,天生熱愛自由的三毛,很不習慣學校那單調(diào)枯燥的生活。她的性格有些孤僻,又整天惦念著去外面的世界拾荒,所以跟那個被禁錮到教室里埋頭學習的規(guī)矩格格不入。

那是一個深秋,天氣漸漸變得涼爽。這一天清晨,三毛像往常一樣背著書包朝學堂走,她怡然自樂地嗅著空氣里的草香,咚的一聲,一頭體型碩大的瘋牛突然出現(xiàn)在小路中間,擋住了三毛去往學校的路。瘋牛的出現(xiàn)令三毛猝不及防,小小的人兒尚未反應過來,那頭牛就發(fā)了瘋似的朝她沖過來。驚慌之余,三毛只能也發(fā)了瘋似的使出吃奶的力氣逃離。孰料,就好像自己身上有什么吸引住這頭瘋牛一樣,它竟對自己窮追不舍。

驚恐中,三毛一路跑進學校,沖入教室,飛快地將門窗堵死。老師和同學被她嚇到了,反應了好一會兒才看到窗外那頭氣勢洶涌的瘋牛。三毛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不時地朝窗外張望,此時此刻,那頭瘋牛已到達操場,依舊氣焰囂張地高昂著頭,在四周左沖右突。其他同學看到這種景象都被瘋牛逗得哈哈大笑,完全沒有注意到,剛剛被瘋牛追趕的三毛,正因為驚恐而將身體縮成了一團。

因為瘋牛的出現(xiàn),學校為保障全體師生安全,只好臨時取消朝會。盡管如此,剛剛歷劫驚險的三毛,仍然躲在教室的角落瑟瑟發(fā)抖。那天真是她生命里的一個苦難日,因為她不僅遇上了纏人的瘋牛,還面臨做值日的任務。班里規(guī)定要值日的學生,要去廚房大灶上替大家把水壺裝滿。也許是故意為看三毛鬧笑話,拿雞毛當令箭的風紀股長一再命令三毛趕快出去打水,并威脅她不照做就記過。

三毛雖然害怕,但還是提了空水壺走出安全的教室。她小心翼翼地朝四周張望,心里一遍遍祈禱那頭瘋牛不要突然沖過來,然后一路朝廚房狂奔。很快,水壺被灌滿。三毛提著沉甸甸的水壺,再也沒有力氣奔跑了。而就在此時,那頭瘋牛正在操場上狂奔,舉目無人,它的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暴躁。它到處亂踢亂撞,不斷發(fā)出令人感到恐怖的嘶吼。這叫聲徹底將原本就很擔心害怕的三毛嚇倒,此時此刻,她多想能有一位英雄橫空出世飛到她面前呀,就像小時候翻看的童話故事里的英雄一樣,可是,除了她,空蕩蕩的走廊上沒有一個人。這時,三毛再也承受不住,一下蹲在原地默默哭起來。

突然,一雙溫暖的大手攙扶起了她。三毛像做夢似的,被那雙手牽著,拉著,看他另一手從自己懷里接過水壺,一步步帶她走向教室。不一會兒,她就被送到了安全地帶。那一刻,三毛的內(nèi)心被一股柔軟的力量擊中,后來她這樣回憶道:“漆黑的一個塌鼻子大兵,面如大餅,身壯如山,膠鞋有若小船。乍一看去透著一股蠻牛氣,再一看,眼光柔和得像個孩童。我用袖子擦一下臉,那個兵,也不放下挑著的小桶,另一只手輕輕一下,就拎起我那個千難萬難的熱茶壺,做了一個手勢,意思是——帶路,就將我這瘦小的人和水都送進了教室。”

因為那份及時出現(xiàn)的溫暖,三毛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啞巴炊兵。那以后,三毛常常趁課間去找啞巴炊兵玩,在學校的操場上,三毛用石頭在泥地上寫字,問他是什么兵,炊兵就學著她的樣子,也用石頭在泥地上寫字,三毛一看他的回答,禁不住立馬哈哈大笑起來,原來由于識字不多,他把“炊兵”寫成了“吹兵”。三毛一邊笑,一邊揮舞著小手,教她的這位新朋友“炊兵”的正確寫法。

啞巴炊兵成了三毛的“守護天使”,那段時光里,每逢輪到三毛值日,啞巴炊兵都會幫她提水壺。而作為回報,三毛會把自己喜歡的糖果送給他吃。啞巴炊兵有一顆童心,三毛放學后,他就帶她去玩蹺蹺板。兩個人分坐在蹺蹺板的兩端,啞巴炊兵總是很輕易就把小三毛高高地蹺到了半空中,小三毛被他逗得總是哈哈大笑,啞巴炊兵的臉上也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三毛非常珍視這份友誼,可他們之間的事還是被老師知道了。

不得不說,成年人的世界是復雜的。因為比孩子要多懂得一些道理,所以他們總喜歡讓孩子按照自己的道理探索世界。其實,很多時候,成年人根本無法理解孩子的單純,雖然我們都曾經(jīng)是個孩子。在老師看來,啞巴炊兵一定是別有企圖,于是打著為保護三毛的旗號,老師再三勒令她不準再和他有接觸。三毛心里難過極了,她不想這樣,可無奈于大人的脅迫,幼小的她只好投降。那一天,當她看到啞巴炊兵一如往常站在門口張望,眼神里滿是熱切的尋找與等待時,小小的三毛躲在角落里,默默擦拭著眼淚。這件事給三毛造成了無法疏解的壓力,長大以后,她對這段往事仍耿耿于懷:“那種不義的羞恥沒法跟老師的權威去對抗,那是一種無關任何生活學習的被迫無情,而我,沒有辦法。”

轉(zhuǎn)眼,到了部隊要離開的日子。三毛和同學們一起唱歌歡送,她努力睜著一雙眼睛在密集的人群里搜尋那個曾無比熟悉的身影。就在她傷心黯然時,突然感到有人用力握住了自己的手,抬頭一看,那正是啞巴炊兵。他用熾熱的眼神望向自己,口中咿咿呀呀地說著什么。待他離開,三毛才發(fā)現(xiàn)手里被塞滿了東西,她攤開手掌,那是一包牛肉干。三毛頓時淚如雨下。

多少年以后,三毛仍然覺得是自己愧對了他:“那是今生第一次負人的開始,而這件傷心的事情,積壓在內(nèi)心一生,每每想起,總是難以釋然,深責自己當時的懦弱,而且悲不自禁。”

或許是因為喜歡兵而又陰差陽錯辜負了一個兵,三毛對兵的感情更加難以捉摸。大概也正因如此,在她11歲時,因為一幕舞臺劇,三毛又意外地喜歡上了一位“匪兵甲”。

當時,學校按舊例舉行“校際同學會”,其實就是讓同學們表演歌舞和話劇類的文娛節(jié)目。三毛姐姐陳田心被推選為一個劇目的女主角,并得到同學們送的雅號——“白雪公主”。其實,三毛也酷愛演出,卻因為容貌平凡總是未能得到眷顧,這讓她抑郁難堪。在那風一般絢爛、雨一樣迷亂的年歲,長大對她而言,絕不僅是年齡的單純累加,更意味著她那顆少女之心的萌發(fā)。她渴望像美麗的姐姐一樣,穿起花色連衣裙,備受矚目。

幸運的是,三毛偶然間獲得一個扮演匪兵乙的機會。有乙當然就有甲啦,匪兵甲是一個光頭男孩,可愛、俏皮,有著和三毛一般無二的淳樸率真。排練,是三毛這位匪兵乙最開心的事,因為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和原本并不相識的匪兵甲近距離接觸。好幾次,兩個人躲在寬大的幕布后面,緊緊地站成一排,在緩慢流動的空氣里,三毛小心翼翼地嗅著旁邊男孩同樣的青春朝氣,漸漸發(fā)覺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正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情愫在默默流淌。

不知從何時起,三毛開始迷上了這種短暫而溫暖的相互依偎,甚至,在某個夜晚,三毛曾離奇大膽地幻想著,長大后的她將會成為這位“匪兵甲”的妻子。

然而,同樂會終于還是落幕了。那之后,匪兵甲從三毛的眼前消失了。多年后,三毛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無意間看到“匪兵甲”的照片,這才得知那曾讓自己魂牽夢縈的人的名字。當時,這段悄然誕生又猝然離逝的情愫,三毛是那唯一的知情者。

永生傷害,一次零分壞體驗

三毛從小熱愛讀書,可她始終不喜歡學校的刻板教育,那一門門沉重煩瑣的功課,令她感到人生是艱難的。升入四年級,競爭激烈的升學考試將三毛推向了一個以分數(shù)論成敗的戰(zhàn)場,三毛這樣寫道:“回想起小學四年級以后的日子,便有如進入了一層一層安靜的重霧,濃密的悶霧里,甚而沒有港口傳來的船笛聲。那時幾束黃燈偶爾沖破大氣而帶來的一種朦朧,照著鬼影般一團團重疊的小孩,孩子們留著后頸被剃青的西瓜皮發(fā)型,一群幾近半盲的瞎子,伸著手在幽暗中摸索,摸一些并不知名的東西。”

“一群幾近半盲的瞎子,伸著手在幽暗中摸索,摸一些并不知名的東西”是三毛對四年級生涯甚至整個學生生涯最直觀有力的概括。她雖不喜歡考場,卻仍是懂事的孩子。憑借聰明的頭腦,胸中積累的智慧,她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考入當時臺灣最好的省女中。家人為此都感到開心,卻絲毫沒有發(fā)現(xiàn)三毛內(nèi)心深處的失落。她不愿離開快樂的童年,但如果可以,誰不愿永遠停留在玩耍是天職的當初。

如果能主動敞開心扉,找父母交流這些沉重的心事,也許三毛就不會越發(fā)孤獨。遺憾的是,她沒有這樣做,而是繼續(xù)裝著只屬于自己的心事,獨自走在人生的旅途。為祝賀她成功考入好學校,她的老師特意在筆記本的扉頁留下“陳平同學,前途光明”八個大字。或許其他同學或者父母看到這樣沉甸甸的有些“一語定終生”的祝福,會感到滿足或是光榮,可那短短一行字對三毛來說,卻好像是頭上的兩座大山,壓得她不能喘息。

渴望自由的三毛,就這樣被命運擺布著,從此變成一個乘坐公車、被擠在人群中上下課的中學生。她不再有隨意奔跑在田間的機會,也無法任性地接觸和贊美大自然,在人潮洶涌中,那一張張麻木的臉龐,成為她不得不面對的新生活。孤獨和寂寞,又一次侵襲她的生命,在她原本豐富的精神花園里,留下一道不可治愈的傷痕。

與過去的校園相比,新學校更大更明亮,可對三毛來說,卻也更苦更暗淡。幸運的是,在這令她感到密不透風的巨大包裹中,還有她最喜愛的作文課。不幸的是,三毛的其他功課并不是很理想。在初二的一次月考中,三毛有四門科目不及格,這讓自尊心一向很強的她很難堪,為了提高總成績,三毛帶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猛磕數(shù)理化。事實證明,她的汗水沒有白留,經(jīng)過努力,三毛進步神速,在隨后的幾場考試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悲哀的是,對她用努力換來的成績,老師選擇不相信。一天,剛下課的三毛被數(shù)學老師叫進了辦公室。她剛進去,老師就隨手將一張初三學生的試卷丟到她面前:“就在這里做給我看。”

三毛瞥了一眼,立馬明白老師這是有意難為她,但她仍有禮貌地回答:“對不起,我不會做。”孰料,老師并未就此善罷甘休。“你先回教室去吧。”老師淡淡地說。令三毛沒想到的是,幾分鐘后,老師會當著全體同學的面,徹底擊碎自己的心。

上課鈴敲響之后,老師來到講臺前,對大家說:“我們班里有位愛吃鴨蛋的同學,老師今天就要請她吃兩個。”說完,就拿起毛筆蘸滿墨汁來到三毛面前,對著她驚魂未定的眼神,在她的眼睛上畫了兩個又大又黑的圓圈。剎那間,教室里笑成一團,誰也沒有留心到,三毛這位被老師侮辱的孩子,已是心涼如水。

在那之后,素來就對上學感到厭惡的三毛,更加無從適應學校的節(jié)奏。上學,像是一道枷鎖,狠狠地鎖住她對未來的期盼。因為弱小和膽怯,無助與孤獨,小小的三毛不能夠傷害任何人,于是只好傷害自己。

誰能夠想到,在大家都認為的原本應是一片青蔥的大好年華,三毛只感覺到通體的冰冷。萬幸的是她還有一支筆,可以在紙上盡情抒發(fā)自己那無人理解的心境:“想到20歲是那么的遙遠,我猜我是活不到穿絲襪的年紀就要死了,那么漫長的等待,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隧道,四周沒有東西可以觸摸而只是灰色霧氣形成的隧道,而我一直踩空,沒有地方可以著力,我走不到那個20歲……”

“吃鴨蛋”事件后,三毛決定做回自己。她很努力地堅持著上課,卻會在走到教室前時,身體突然不受控制地暈倒在地。從那以后,三毛但凡是去上學,就會出現(xiàn)極強的心理障礙,最終使她連學校的大門也無法進入。看到女兒如此,三毛的父母一下慌了,這才意識到她生了病。

在父母關切的詢問下,三毛道出“吃鴨蛋”的事。說完,她閉上眼睛,準備接受故意逃學的懲罰。但父母并沒有為難她,而是告訴三毛先要專心養(yǎng)病。從那之后,三毛對上學始終充滿抗拒。多年后,母親繆進蘭提起女兒當初輟學的事情:“在我這個做母親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過是我的孩子而已,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虛假,或許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地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地面對人生。”

為了讓女兒更好地生活,父親很快到學校幫她辦理了輟學手續(xù)。對于一個學生來說,輟學是危險的,因為那將意味著你沒有能與社會要求相匹配的文憑,更重要的是無法獲取及時的知識,但為了讓女兒開心,父母愿意和她達成這次妥協(xié)。對人生任性的三毛能有這樣寬宏體諒的父母,是多么幸運啊。在《回聲》里,三毛回憶道:“沒有上學的日子持續(xù)了七年。對于一個少年來說,那造成了生長期的一個斷層。以后,那七年啊有如一種埋伏在身體里的病。一直到現(xiàn)在,仍然常常將自己禁錮反鎖在黑暗中,不想見任何人。當我寫到——小小的雙手,怎么用力也解不開是個壞小孩的死結那句話時,發(fā)覺自己竟然悄悄流淚。”

老師無意的捉弄毀了三毛的學生時代,但她依舊靠自己的努力,慢慢走出那片陰霾。我想,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字畫里的少女心事

三毛熱愛讀書,甚至愛到專門逃學去讀書。“記得我生平第一本看的書,是沒有字的,可我知道它叫《三毛流浪記》,后來,又多了一本,叫《三毛從軍記》,作者是張樂平。”這是三毛第一次閱讀的書,后來在陳家宅院二樓的閱覽室里,三毛還讀到更多的書。濃墨書香為三毛打開了新天地。她幼小的心靈在書海中徜徉,常常廢寢忘食。

《三毛流浪記》的主人公叫“三毛”,是一個流落在上海街頭的孤兒。在那個戰(zhàn)亂不斷的年代里,政局動蕩,人們生活顛沛流離。漫畫里的這個孩子,則是當時飽受疾苦的萬千孩子的縮影。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曾感動了一個時代,這個男孩長著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臉蛋,因“光光頭上三根毛”而被取名“三毛”。心地善良的三毛一見這個“三毛”,就愛不釋手了。她同情書里“三毛”的遭遇——作為第一次讀書就愛上書籍的人,三毛女士真是非常幸運。后來,她又讀了《三毛從軍記》,熱愛讓她舍不得就此擱下自己與這兩本書的緣分,為此,她把自己的筆名取為三毛。

后來的后來,三毛與書里的“三毛”,以及創(chuàng)作“三毛”的張樂平,也都結下了深刻的緣分。“三毛”之后,三毛已經(jīng)能夠看懂有插畫的兒童書。熱愛閱讀的她,趁熱打鐵繼續(xù)翻看了《木偶奇遇記》《安徒生童話集》《格林兄弟童話》《愛的教育》等多部童話書籍。雖不認字,但她從五顏六色的圖畫里,以自己的方式真切地在與這個世界發(fā)生碰撞。其中,《愛的教育》對幼年三毛的影響最大。我們在讀三毛的文字時,總能感受到這是一位熱愛生活的女士,那些平實的文字背后所傳遞出的對于生活的熱愛,正是因為她寫的多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所表達的多是愛與奉獻的主題。

三毛一直在用心感受著我們身處的世界,用最大的寬容同情和理解世上與她不同的多數(shù)人。曾經(jīng),她外出旅行時遇到一個向她索要購買船票錢的流浪漢,三毛不僅出手相助,更在目送流浪漢遠去時悄悄問自己:“為什么這世上會有那么多寂寞的人?”也許只有如她這般寂寞的靈魂,才會渴望靠近和弄懂另一顆靈魂的寂寞。

學會識字之后,三毛開始涉略更多書籍。彼時,哪怕是放學回家前的一會兒工夫,三毛都要興致勃勃地朝著書攤跑。她那時就很中意淘舊書,梁文道有篇文章專門講文人淘舊書的要點:首先是裝備,夏天應是夾著一把雨傘——臺灣地處東南亞,夏天多雨;準備一個大背袋,里面裝著水壺和面包,因為一旦逛起書店就沒空吃飯或者一時忘了吃飯,可以隨時拿面包充饑。冬天的時候呢,當然保暖工作是要做好的,然后不管什么時候一個盡可能厚的外衣,以免從書店出來天氣變冷。其次,從精神上說,會有一種奇怪的緣分。天天逛舊書店,偏偏那天沒去的時候有一本好書散出來,被別人得了去,那就說明這本書跟你沒有緣分。買舊書總會有很多遺憾,要抱一種隨緣的心情,得到了固然高興,得不到那就由著它去吧。

三毛,一碰到書攤就邁不開步子。如果有一些舊書,她會更興奮。因為沒什么零花錢,買舊書會相對便宜。那時候,她家附近還有一個小的租書店,數(shù)尺地方,平常總是擠滿了人。三毛更是店里常客,但凡口袋里有幾毛錢,是一定要過去租書看的。為滿足自己的“私欲”,她還纏著母親撒嬌,向她討錢。那些奇奇怪怪的書,為三毛打開了一片奇妙的天空。

讀五年級時,三毛開始接觸中國文學,她的閱讀水平已經(jīng)超越其他同齡人許多,她讀的第一部小說是《風蕭蕭》。五年級下學期,三毛遇見了《紅樓夢》,從此深陷其中一發(fā)不可收拾,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在讀到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隱詳說太虛情,賈雨村歸結紅樓夢’時,當我念到寶玉失蹤,賈政泊舟在客地,當時,天下著茫茫的大雪,賈政寫家書,正想到寶玉,倜然見到岸邊雪地上一個披星星大紅氅、光著頭、赤著腳的人向他倒身大拜下去,賈政連忙站起來要回禮,再一看,那人雙手合十,面上似悲似喜,不正是寶玉嗎?這時候突然上來了一僧一道,挾著寶玉高歌而去——‘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當時我看完這一段時,我抬起頭來,愣愣地望著前方同學的背,我呆在那兒,忘了身在何處,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淚和感動所能形容,我癡癡地坐著、癡癡地聽著,好似老師在很遠的地方叫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沒有回答她。”

正是在那一刻,三毛確定了這一生的追求目標,那就是文學。《紅樓夢》自此成為她這一生最愛的書,反反復復不知看了多少遍,愛到她希望有人在她死后,能夠為她“燒”去一本。

升入初中,即使課業(yè)繁重,三毛也從未放下閱讀的興趣,《孽海花》《閱微草堂筆記》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都是她的心肝寶貝。隨著書籍越讀越多,三毛越發(fā)熱衷于此,干脆自稱為“書奴”。“這一生,與書的糾纏,大約是永遠不能完結的了。”她不止一次這樣說。

因為有這份閱讀的興趣,三毛在被迫休學后,日子才不至于過分的蒼白。自閉癥的歲月里,書籍是一劑良藥,遺憾的是,仍然未能阻止住三毛朝著那個陰險的地方滑去。看著日漸消瘦的女兒,父母急到頭發(fā)變白。為此他們試過很多方法,音樂、鋼琴、書法,可三毛就是不為所動,直到她遇上繪畫。

父親陳嗣慶在女兒學習繪畫的路上著實下了苦功,他為三毛請到的是當時赫赫有名的顧祝同將軍的兒子顧福生。顧福生在了解到三毛的情況后,對她充滿同情,心懷仁慈的他,欣然收下三毛做弟子。唯一的條件是,顧福生不負責上門教授,三毛需要自己登門學習。

登門拜訪陌生人對三毛這樣的自閉生來說,困難重重。她背著書包,在道路上踟躕了好久才下決心邁進老師的家門。讓三毛感到意外的是,顧家的院子種滿花草,香氣四溢,空氣中飄浮著油光閃閃的花粉,如碎掉的玉屑,幽幽地圍繞著三毛。“這樣精心對待和裝扮生活的人,為人一定很謙遜溫和吧?”三毛一下就愛上了這里。

果然,顧福生是一個讓三毛感到溫暖的人。三毛并沒有繪畫天賦,初學素描,由于不能熟練掌握描摹線條的技巧,便羞澀地捏著炭筆,尷尬地望著畫紙,好似一個愁云慘淡的修女。每當此刻,顧福生便上前小心翼翼地握住三毛的手,一筆一畫地教她如何運筆。在兩個人細膩、溫柔的教與學中,三毛那被學校老師傷透的心靈,逐漸愈合。

顧福生真心愛護她的這位學生,不但在畫技上傾囊相授,更識得三毛身上所洋溢的文學才華。他將三毛的一首《惑》舉薦給《現(xiàn)代文學》,當他拿著刊登三毛作品的雜志出現(xiàn)在這位學生面前時,三毛驚訝得睜大眼睛,那個瞬間,她似乎看到一束光,名字叫作理想照進現(xiàn)實。

大概因為這種溫暖,三毛特別喜歡這位顧老師。這段歲月里,三毛從這位老師身上學到的,除了一流的繪畫知識和技藝,還有對這個世界重新燃起的希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富顺县| 类乌齐县| 石楼县| 阿瓦提县| 岳阳县| 徐州市| 新民市| 陵水| 安顺市| 扎鲁特旗| 丹江口市| 宜黄县| 玉门市| 成武县| 永康市| 滦平县| 香格里拉县| 双峰县| 晴隆县| 东台市| 鸡东县| 乾安县| 台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扶沟县| 洛南县| 竹北市| 咸丰县| 吐鲁番市| 南汇区| 阿拉善左旗| 定安县| 梧州市| 安顺市| 揭西县| 鄂伦春自治旗| 平和县| 远安县| 巫山县|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