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飲食調養全書
- 石晶明
- 1046字
- 2019-04-28 17:48:44
豇豆
豇豆不宜烹調時間過長,以免造成營養損失。

【藥典精要】《本草綱目》記載:豇豆可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養顏身,生精髓,止消渴,治嘔吐、痢疾,止尿頻,可解鼠蛇之毒。
【釋名】又稱角豆、姜豆、帶豆。
【氣味】性平,味甘,入脾、胃經。
【主治】具有益氣健脾、開胃和中、補腎固精的功效,治療脾虛、腹脹、便瀉等癥。
藥……用
單方治病
盜汗:豇豆20克,冰糖10克,水煎服。
小便不通:豇豆40克,水煎服。
腮腺炎:豇豆或葉一把,搗爛敷患處。
天然養生
健脾利濕:豇豆200克,空心菜250克。加水煎湯食。亦可調以植物油、鹽等食之。
清熱解毒:豇豆100克,粳米150克,同煮粥,可用植物油、鹽調味食用。
⊙養生藥膳
提高免疫力。
酸豇豆炒肉末:酸豇豆100克,鮮豇豆50克,干辣椒、野山椒、五花肉末、蒜末、姜末、鹽、雞精、料酒、蔥花、植物油各適量。酸豇豆焯后撈出過涼水,瀝干,切小段;鮮豇豆、干辣椒、野山椒均洗凈切小段。鍋中放油燒熱后,放入五花肉末、蒜末、姜末炒香,加入鹽、雞精、料酒炒香,再放豇豆煸炒,然后加干辣椒、野山椒炒勻,撒上蔥花即可。
健脾補腎、益氣養胃。
海米熗豇豆:豇豆200克,海米50克,蔥花、姜絲、植物油、花椒粒、鹽、雞精各適量。豇豆擇洗凈后切成段,焯透瀝水裝盤,撒上蔥花、姜絲。鍋中放油燒熱,撒入少量花椒粒炸香后撈出,再放入海米炒香,一起澆在豇豆上,略燜,再加鹽、雞精拌勻即成。
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消化,治療便秘。
梅干菜炒豇豆:豇豆200克,梅干菜50克,植物油、蔥花、鹽、白糖、雞精各適量。將豇豆、梅干菜擇洗干凈,豇豆切成寸段。鍋中放油燒熱后,用蔥花爆出香味,放入豇豆煸炒幾下,放入鹽、白糖。將梅干菜下入鍋內,炒幾下,蓋鍋燜3~5分鐘,加雞精,拌勻出鍋即可。
食……用
營養師提醒
豇豆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可全面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素。豇豆還是不錯的堿性食品,可以調節體內酸堿值,抗疲勞,清滌腸道。
⊙美味食譜
姜汁豇豆:豇豆300克,姜末、醋各15克,鹽、雞精、醬油、香油各適量。豇豆洗凈,去兩端,切成6厘米長的段,放入沸水鍋焯至剛熟時撈起,晾涼。姜末和醋調成姜汁,加鹽、雞精、香油、醬油,拌勻后裝盤即成。

⊙選購與存儲
豆粒數量多、排列稠密的品質最優。
豇豆儲存應注意維持高濕度,否則將因失水過多而干癟。
⊙餐桌宜忌

生活小竅門
將洗過的豇豆放入0.5‰的小蘇打水中焯一下,撈出后用清水浸泡一會兒,再撈出后置于背陰處晾半干,然后切成絲或片置于日光下曬干。這樣加工晾曬的豇豆絲(片),不但顏色鮮綠,而且還容易燉爛,味道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