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飲食調養全書
- 石晶明
- 921字
- 2019-04-28 17:48:37
紅小豆

【藥典精要】《本草綱目》記載:紅小豆可下水腫,排除癰腫和膿血。消熱毒,止腹瀉,利小便,除脹滿、消渴。除煩悶,通氣,健脾胃。
【釋名】紅小豆、飯豆。因其紅色而得名。
【氣味】性平,味甘,入心、小腸經。
【主治】除熱毒,散惡血,消脹滿,利小便。輔助治療癰腫膿血、下腹脹滿、小便不利。
藥……用
單方治病
水腫:紅小豆120克,煮湯當茶飲。
乳汁不通:紅小豆250克,與適量粳米煮粥食用。
腮腺炎:紅小豆用水浸軟,搗爛,用適量雞蛋清調成膏狀,外敷患處。
外傷血腫:紅小豆研成粉末,用冷水調敷患處。
本草附方
治痔瘡出血:取紅小豆二升,醋五升,煮熟后在太陽下曬到醋干為止,研成末,和酒服一錢,每日三次。
治舌頭上出血的癥狀:用紅小豆一升,和三升水,榨汁服下。
治尿痛、尿血:紅小豆三合(一合約等于30克),炒后研末,再加蔥段適量,用小火煨好,加酒調服二錢。
天然養生
利水消腫:紅小豆30克,薏米20克。將紅小豆、薏米洗凈浸泡半日,撈出瀝干。兩者同煮成粥,晾涼食用。
⊙養生藥膳
健脾益胃、利尿消腫、補虛補血。
紅小豆荸薺煲烏雞:紅小豆50克,凈烏雞半只,荸薺、蔥段、姜片、高湯、料酒、胡椒粉、鹽、雞精各適量。將紅小豆用溫水泡透,凈烏雞剁成塊,荸薺去皮洗凈切片。烏雞塊焯水后撈出。將紅小豆、烏雞塊、大棗、荸薺、姜片放入鍋中,再注入高湯、料酒、胡椒粉,加蓋用中火煲開,再改小火煲約2小時,調入鹽、雞精,繼續煲15分鐘,最后撒上蔥段即可。
食……用
營養師提醒
紅小豆富含淀粉,又被稱為“飯豆”,具有“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的功能,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紅小豆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營養、多功能的雜糧,但它有利尿作用,尿頻患者不宜多食。
⊙美味食譜
紅豆花生粥:紅小豆100克,花生米50克,粳米200克,陳皮、紅糖適量。將陳皮、紅小豆、花生米分別洗凈入鍋,注入適量清水,燒開約10分鐘后再將粳米洗凈加入,用小火慢慢煮熬,待米爛豆熟將稠時,加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選購與存儲
紅小豆選擇顆粒飽滿均勻,表面光潔,色澤正常,無蟲眼,無碎粒,無霉變,無異味的為佳。
將紅小豆在開水中浸泡十幾分鐘后,撈出曬干,儲藏在缸中,可保持長時間不變質,不生蟲。
⊙餐桌宜忌

生活小竅門
紅小豆不易煮爛,把豆子在熱水瓶中浸泡一夜再煮,就容易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