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你的學習力(《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哈佛商業評論
- 1234字
- 2019-02-18 17:20:40
迎接新人才時代
數千年來,我們對人才識別還沒有徹底走出初級時代,選拔工作人選的標準多與體能相關。建造金字塔、挖運河、打仗、種地時代,我們都選擇身體最健壯的人。盡管時過境遷,這些標準和工作要求關聯度越來越低,但潛意識里我們依舊“按方抓藥”。《財富》500強CEO們平均比美國人高2.5英寸,軍事領袖和國家元首的數據也類似。
我本人出生于人才識別的第二個時代——智力、經驗和業績成為標準。在20世紀,智商即語言、分析、數學和邏輯能力,理所當然成了關鍵要素,尤其在招聘白領時更是如此。教育背景和考試成績成了衡量智商的重要方法。工作標準化和專業化程度越高,不同公司和行業中的多數職位要求越趨同,很多工作的評估者越來越透明和可靠,以至于過往業績變成重要指標。如果你尋找的是工程師、會計師、律師、設計師或CEO,那可在業內物色、面試、聘用最聰明、最有經驗的候選人。
20世紀80年代,人才識別的第三個時代剛開始,我進入了獵頭行業。這一時代的新標準,今天依舊盛行——“能力”。戴維·麥克萊蘭(David McClelland)在1973年發表了《考察勝任能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他認為應該用素質和技能來評價求職者,尤其是管理者,用這些標準來預測他們未來的表現。這一思考方式符合當時情況,因為技術革命和產業融合讓職位描述變得越來越復雜,使得過往經驗和業績與新職位的相關度降低。因此,我們將一份工作分解為不同能力,從而找到符合能力組合的正確候選人。在聘任領導者時,情商也成為比智商更重要的標準。
如今,我們剛進入識別人才的第四個時代,潛力成為重中之重。如今的商業環境酷似戰場——VUCA(復雜、多變、模糊且充滿不確定性),以能力來評估和任免人才顯然已經不夠。同一個人,目前成功擔任某一職務,并不意味著他在新職務上也能成功,因為競爭環境、公司戰略、合作對象和團隊成員都會發生變化。所以現在問題不是你公司的員工和領導是否具備正確能力,而是他們是否具有學習新能力的潛力。
頂級人才潛力
聚焦潛力能夠改善組織任何層級的人才招聘,尤其是頂級人才招聘。和選擇年輕經理時的情形相反,聘任CEO或董事會成員時,你經常會發現若干位候選人都具有合適的資歷、經驗和能力。正因如此,準確評估他們的動機、好奇心、洞見、參與和決心變得格外重要。
對CEO而言,一定要提前選拔繼任者。理想狀態下,新領導者入職后即可開展這項工作,但不要晚于現任即將離職前的3到4年。即使任期較長,億康先達也會幫助公司從最高層之下的2到4層中,尋覓、評估潛力人才,設法留住那些潛力人才,將其發展為角逐頂尖職位的候選人。
我認識一位杰出的公司總監,她兩度解聘有能力的公司高管,僅是因為他們不具備該職位需要的足夠潛力,而她希望將這些關鍵職務留給那些具備相應潛力的人。任命董事會成員也遵循同樣的規則。我們公司的英國辦公室最近幫助零售集團John Lewis Partnership評估兩個非高層管理職位的一組候選人,使用了所有潛力指標,尤其是好奇心這項。畢竟,如果公司領導沒有學習、成長和適應新環境的潛力,又怎會吸引到有前途的員工和有潛力的經理呢?
- 有限理性的圖譜:邁向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學(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III)
- 基金四季度調倉路線圖(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04期證券市場紅周刊)
- 有房好,有顏更好?(財蜜eMook)
- 領導者問題解決指南(《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年度典藏)
- 管理視野27:新能源汽車的突圍
- 雪球專刊第196期:2018美股投資必讀
- 比較(總第122輯)
- 下一站:商業航天(《商界》2022年第1期)
- 中國企業家(2015年第20期)
- 雪球專刊285期:學會讀基金季報,做聰明基民
- 對話:高盛集團首席全球股票策路師(《證券市場紅周刊》2023年02期)
- 雪球專刊294期:如何選擇港美基金
- 汽車觀察(2021年第8期)
- 城:得人者興(《商界》2022年第4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