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工作”戰略(《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2期)
- 哈佛商業評論
- 2473字
- 2019-05-08 10:03:29
欲改變員工,先創造有助于改變的環境
塔尼亞·露娜(Tania Luna)
喬丹·科恩(Jordan Cohen)| 文
時青靖 | 編輯

早上9點,在公司紐約辦公室,一名雇員(喬丹)前往第五層的廚房去拿免費水果——Weight Watchers為雇員提供的健康福利。在抵達廚房后,他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香蕉沒了,只有橙子。當其他滿懷希望的雇員來到廚房發現香蕉已經被拿光時,他們也不會去拿免費的橙子,而是默默地走開。這些人都怎么了?難道Weight Watchers彌漫著憎恨橙子的亞文化嗎?
事實并非如此。另外一名雇員(塔尼亞)在全美數百家公司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我們已將其視為香蕉原則:人們總是會先拿香蕉,最后才會選橙子。這并不是水果本身的問題。心理學家會說,這是人類的天性,而設計師會說,這與易用性有關。
這并不是說香蕉在客觀上的味道比橙子更可口。它們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的待遇,理由只有一個:哪個更容易剝。(是的,你可以說香蕉在這一方面更有吸引力。)
讓我們看看香蕉原則在其他環境中的應用。試想一下,目前你正在主導公司的一項動議,需要在年底之前將跨團隊合作效率提升30%。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僅口頭宣傳開展合作是不夠的,而是得另辟蹊徑。
讓我們通過另一種現象來看待這一問題,譬如摩擦。摩擦能夠降低前進的速度。大多數火車會在軌道上涂抹油脂來減少摩擦。全球最快的火車,例如中國217.5英里/時的子彈頭,使用磁力將列車懸浮在軌道上面。讓我們想想,雇員在工作中是否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哪些積極的行為會因為小障礙而受到打擊?哪些壞習慣容易在公司蔓延?如何在公司引入摩擦力,從而讓有害的行為難以萌芽?如何減少公司中存在的摩擦力,從而讓積極的行為能夠在公司中如魚得水,而不是寸步難行?
一個世紀前,哲學家吉堯姆·費列羅(Guillaume Ferrero)提出,人類社會的運行奉行最省力法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如果有多條道路可選,人們會選擇最好走的道路。最近,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肖恩·安珂(Shawn Anchor)認為,我們在行事時會選擇在開始后能夠節省20秒時間的行事方式。(我們忍不住將剝香蕉的時間與剝橙子的時間進行了對比,結果兩者之間的時間差剛好接近20秒。)
以下是香蕉原則在線上藝術和設計市場1stdibs中的典型應用案例。1stdibs公司有著熱情好客的文化,但是與很多高增長型公司一樣,新雇員未能得到老雇員的足夠重視。摩擦力(原因)何在?人們很難認出哪些是新人,而且也難以記住這些新人需要一些額外的關照。因此,1stdibs人力團隊決定為每位新雇員發放一個氣球,上面寫著“在1stdibs的第一天”。這個氣球漂浮在新人辦公桌上方,默默地提醒著所有員工向新人介紹自己并為其提供支持。
我們合作過的一家咨詢公司使用香蕉原則來促進跨團隊合作。無縫互動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摩擦力呢?其實就是門和腿的問題。是的,走到某人的辦公室,然后打開門并不費勁,但對于這家公司來說,連這點小事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為了克服這種摩擦力,公司為跨部門團隊劃分了中間地帶。為此,大部分工作場所都設有封閉的會議室,但預訂會議室需要時間和精力,而且其可用的時間難以滿足不同部門的需求。因此,這家咨詢公司設置了多個可供雇員隨意使用的無門空間。然后,他們還更進一步,預訂了帶有輪子的椅子和桌子,以便輕松地調整桌椅的方位,無須用力地拖拽。
即便你無意去重新設計辦公室,但也應該考慮如何通過重新組合辦公空間來促成目標行為。希望某些人能夠與他人更多地交流?讓他們坐在相近的位置,或者為他們提供共用的空間。希望雇員更多地進行思考?在每個房間搭起白色寫字板,或在每個房間放置大量的易事貼。希望鼓勵雇員提供更多的反饋?打造私人對話空間,或分發當地咖啡館的禮品券。希望雇員更多地重復利用物品?在辦公室的不同角落放置大箱子。
然而,如果你的目標是叫停或減少這種行為,該怎么辦?如果是這樣,你就應該從橙子而不是香蕉那邊取經。也就是引入更多的摩擦力。例如,如果你不喜歡青少年在你公司周邊閑逛,你可以對他們訓話或設置警示性標語,但是這些策略對于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來說很難奏效。如果要用香蕉原則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讓這些游蕩青年難以在此處獲得愉悅的體驗。倫敦的兩條地下通道便采取了這一舉措,這兩條通道曾飽受青少年游蕩這一危險問題的困擾,人們在通道內安裝了粉色燈光,立即嚇走了在這里游蕩的青少年。為什么會如此奏效?因為粉色燈光會凸顯臉上的粉刺。
香蕉原則在小范圍內同樣奏效。例如,網站建造公司Squarespace希望在雇員培訓期間減少一心二用的現象。他們深知,“無手機”政策并不適用于其視科技如命的雇員。因此,人力團隊在員工和其手機之間引入了摩擦。他們在每個會議室放置了一箱子小玩具,從風車到螺旋彈簧,以分散員工對其手機的注意力。如今,雇員們在培訓期間都在擺弄玩具,而不是翻看手機。這聽起來似乎有悖常理,但這些玩具的運用讓培訓課程更加有效。
我們看到,很多公司在敞開式工作環境中使用頭戴式耳機,這便是“橙子”原則的典型應用,其目的是為了阻止“敲肩膀”和“快速問答”,因為戴著耳機會為閑聊帶來些許不便。然而,與我們合作的一個團隊發現,即便是耳塞式耳機也難以完全阻止閑聊的發生,因為同事只需在對方眼前揮揮手。為了增強“橙子”效應,團隊經理給每個人分發了一個紅色大耳機,結果這種干擾便出現了大幅下降。為了進一步地應對這種干擾工作的現象,玻璃零售商Warby Parker為其雇員打造了一個圖書館空間,旨在創造安靜的環境,包括坐落于書架后面的密室,以充分保障私密性。
我們看到,我們所分享的案例并不需要打動人心的演講,也無須請求和解釋。香蕉原則的力量源于其簡單明了和潛移默化的特性。因此,下一次當你嘗試說服某人(甚至是你自己)改變某種行為時,不妨思考一下如何改變摩擦力水平。人們應通過各種方式,讓積極的行為能夠像“香蕉”那樣大受歡迎,而消極的行為則會獲得“橙子”的下場。考慮到對水果的關愛,如果橙子還是沒有人吃的話,就別再給員工買橙子了。
塔尼亞·露娜是領導力培訓公司LifeLabs Learning的合伙人。她是一位心理學研究人員,TED講壇演講者和《驚喜:接受無法預知的事情,并改造意料之外的事情》(Surprise: Embrace the Unpredictable and Engineer the Unexpected)一書的作者。喬丹·科恩是Weight Watchers International健康解決方案與全球學習和開發美國人力資源業務副總裁。他是知識工作者生產力領域的專家。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7期·中旬刊)
- 哈佛商業評論·不確定時代的組織進化與商業新紅利【精選必讀系列】(全12冊)(哈佛商業評論)
- 醫保談判塵埃落定,布局醫藥藍籌正當時(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5期)
- “復蘇牛”路徑推演(《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50期)
- 對話:安本資產管理全球小盤股投資主管科斯蒂·戴森(《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28期)
- 管理視野27:新能源汽車的突圍
- 做多中國 分享牛市盛宴:證券市場紅周刊2020年49期(證券市場紅周刊)
- 構建混合工作制(《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第5期))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2期)
- 精英們為什么不待見特朗普(英國《金融時報》·地鐵大學)
- 分級基金,怎么辦(財蜜eMook)
- 中國企業家(2015年第22期)
- 全球收入不平等,金融何為?(《北大金融評論》2020年第4期)
- 水深魚悅,城強賈興(《復旦金融評論》第17期)
- 無人機:飛行的物聯網(《哈佛商業評論》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