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新商業(《商業評論》2018年1月號)
- 《商業評論》編輯部
- 1569字
- 2019-06-28 14:18:22
進入無邊界的時代
從整個行業來講,過去我們經常講行業的邊界,其實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因為在數據層面,行業邊界幾乎沒有特別清晰的界定。所謂的行業邊界,在過去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游戲規則。一個是規模經濟,一個是范圍經濟。規模經濟越大越重要,而今天一個人就是一個市場,這是難以想象的。過去的范圍經濟有協同效應,今天的范圍經濟在數據層面變成了數據經濟,而它的行業延展空間更大。
所以,今天新商業的“新”,不是簡單商業模式的“新”,而是突然發現在下一個時代,產品層面、客戶關系層面等都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為這個變化的結果,行業突然間會走到戰略的拐點。在這個戰略拐點,對于很多行業來講,有的行業拐點來得早,有的來得晚。數據化水平更高的行業,往往這個拐點會來得相對早一些,比如投資行業、金融行業。金融行業的數據一直非常完整,突然發現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會走得非常快。所以,今天再看商業范式改變,所有行業在面對下一個時代的時候,改變的方向都差不多,只是早晚的問題,而這個拐點對企業的戰略挑戰是非常大的。因為是拐點,是一個新的時代,才有一個大企業的沒落與新創企業的開始。
為什么今天我們更應該定義未來,超越競爭?其實行業最大的挑戰是,當游戲規則都是圍繞行業領先者走的時候,行業領先者也在面臨同樣的戰略拐點。那意味著今天的競爭確確實實不應該是圍繞行業領先者去模仿的競爭。你以為你的對手是友商,其實你真正的競爭對手是這個時代,因為這個時代在改變,所有一切都在改變。
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因為對未來的判斷不同,我們的動作也會不太一樣。我特別喜歡貝索斯的這句話:“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3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很多,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7年,那么可以和你競爭的就很少了。因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長遠的打算。”恰恰當你能看那么遠的時候,你就能夠耐得住寂寞,能夠抵得住誘惑。我們不是站在現在看未來,因為站在現在看未來,就等于拿著一張舊地圖去找新大陸,我們應該站在未來看現在,對行業終極做出判斷。所以,我們每個行業都應該問一個共同的問題,比如什么是未來的零售,什么是未來的醫療,什么是下一個十年的教育。當你把行業終極看得非常清楚的時候,你就不會為當下一兩年的變化感到驚慌。
從這個觀點回到零售,我認為今天的零售在經歷第四次革命。為什么我沒有把互聯網當成零售革命的一個階段?因為互聯網本身是在為下一個零售革命創造基礎設施——數據、算力和算法,它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東西。零售革命的背后是兩個驅動力:一個是消費的變化,一個是技術的變化。在新的技術時代,所有的交易場景會變得無處不在。今天早上你起來,看到很多新聞,這內容是不是一個交易平臺?在路上看到小姑娘穿著非常漂亮的裙子,你拿著AR、VR功能的手機一拍,交易馬上就完成。你會突然發現,今天線上線下的概念變得非常有實驗性,零售變得無處不在。
未來是一個無界的概念。零售中,人、貨、場的邊界會變得融合。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實質是“無界零售”,終極目標是以知人、知貨、知場為基礎,重構零售的成本、效率與體驗。站在未來對行業終極做出判斷,這種認識方式跟過去不太一樣:你是站在現在看未來,還是站在未來看現在?是基于消費看零售,還是從產業看零售?等等,你突然會發現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和判斷,決定了一個零售企業如何對未來做戰略部署。
※※※
預見未來,以終為始。因為對行業終極的預見非常清晰,所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用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當我們把所有視野放在終極的時候,你的判斷都會不同。競爭不是求同,而是求異,因為求異才能有創新,求同只會導致模仿。
所以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糟糕的時代。最好,是因為給所有企業帶來了同樣的機會;最糟,是因為改變了過去所有的習慣和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