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職場滑鐵廬(2)
- 職場奮斗記:我在職場二十年
- 霧滿攔江
- 5420字
- 2017-01-17 10:05:38
實際情況是,接電話的人完全可能與此事沒有任何關系,她甚至有可能只不過是一個新來的掃地工。而我卻將出現在報社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視為“報社”,一旦遭遇冷落,就認為這是報社的行為,甚至懷疑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好東西,至少也是心懷險惡,因為他們都不肯維護象我這樣一個與他們全無關系的人的利益,受這種絕望心境的趨使,我當時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
但是接下來,就發生了那件比任何一部小說的情節都更刺激人的事情。我小時候一位朋友方哲的哥哥方慶,從老家趕來省城,到了之后打電話找我,讓我幫他安排幾個當地老鄉的聚會。
方慶是趕到省城來營救他的弟弟方哲的。
方哲是我幼年的一位同學,這家伙絕頂聰明,雙手靈巧得驚人。他曾經從垃圾堆里撿到一塊破爛的陶瓷片,被他三搞兩搞,竟然搞成了一匹奔馬的形狀。但這雙巧手卻被他使用的透支了,他的手會經常在人所不知的情形下伸進別人的衣兜里,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已有。
說清楚點,我這個同學是一個“偷盜癖”患者,這種人如果生在發達國家,多半會被送到心理醫師之處進行心理矯正。但不幸的是他生在中國,這就決定了天下之大,卻只有一個地方可供他去——監獄。
就在前不久,無所事事的方哲去一個朋友家里做客,無意中聽說了樓下人家出差不在家的消息,他立即行動起來,等一離開朋友的家,就躲藏在樓道里,然后再悄悄上樓,一腳踹開那戶人家的房門,進屋后東翻西找,抱著幾件毛衣和一臺錄相機跑掉了。
方哲將這些東西帶回了家,卻越想越覺得自己吃虧了,因為那家還有一臺彩電沒有拿,這讓他有著一種意猶盡的感覺。于是他又返回來,并考慮到自己最多只能搬動彩電,那戶人家的床他一個人搬不動,就臨時在大街上雇了輛三輪車,興高采烈的殺回戰場。
蹬三輪車的是鄉下來的民工,真的很能吃苦,在方哲的指導下,他獨自一人將那戶人家搬得凈光,幾乎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了他的三輪車上,讓方哲不由得為鄉下人的勤勞而心生敬佩。
戰場打掃完畢,方哲騎著自行車在前面開路,滿載而歸的三輪車緊隨其后,凱旋而歸。走到半路上,突然遇到了警民聯合的治安巡邏隊,巡邏隊拿手電筒一晃,問了一句:“干什么的?”聽到這句問話,當時的方哲反應神速,背一弓,足用力,把自行車踏得飛快,眨眼功夫逃之夭夭。他逃得是那樣快,巡邏隊有一輛老笨摩托居然都沒能追上他。
方哲雖然跑掉了,那個蹬三輪的民工卻被逮到了。這位可憐的老兄,他為自己的勤勞與勇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大牢里足足蹲了半年,這時候如果再有人對老兄講什么勤勞致富的大道理的話,他多半會問候你的親娘。
方哲雖然跑掉了,卻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警方畢竟不是吃素的,而方哲的手腳不干凈又在當地“頗有名望”。案發之后,片區的一名警察去方哲家里看看,進門一瞧,嘖嘖,那戶人家失竊的毛衣和錄相機還放在方哲家的客廳里呢。
事情鬧大了,方哲嚇壞了,跑到了不知什么地方躲了起來。哥哥方慶把他狠狠的揍了一頓之后,卻也知道方哲這個毛病不是一天兩天的,沒聽說過蹲大獄能夠矯正人的心理疾病,哥哥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護得弟弟周全。
就這樣,方慶趕到了省城,幾經周折,終于和一位準部級的老鄉見了面。
這位老鄉是我的家鄉頗受人尊重的一位老干部,他自幼年參加革命,扛槍打仗,身上留著十幾塊彈片,有日本人的,有國民黨的,還有自己人的,其中自己人的最多。關于這位老鄉還有一個傳奇故事,就在早年他帶部隊在前線打仗的時候,卻因為隊伍清洗異已,他被打成反革命,執刑死刑的人趕到前線,繳了他及警衛員的械,推出去正要處決。就在這節骨眼上,前方的敵人卻攻了上來,勢頭極猛,見勢不妙,上級英明果斷,立即做出指示,讓他先去指揮戰斗,將敵人打退之后,再執行槍決。
老干部暫時死里逃生,一面指揮戰斗,一邊發出訊息向上級領導求救,敵人打退了,可消息還沒有反饋回來。老鄉又被押赴了刑場,就在槍響前的一剎那,上級終于有新的命令下來了:準予他繼續立功贖罪,但卻剝奪了他的指揮權。
這樣的事情后來又發生過許多次,總之,這位老革命殺人放火是一流的好手,就是玩不轉職場。否則,以他的資歷,也不會被廢黜出一個荒遠的小地方去。
革命是神圣的,但革命的職場上同樣存在著游戲的規則。而規則是客觀的,是不會受任何影響的,絕不會因為目標的神圣而變得神圣起來。
這一規則一直主宰著這位老干部的一生。當方慶見到這位老干部,將禮物呈上,說出自己的要求之后,老干部立即回答了他一句話:
可以,我可以救你的弟弟,但你必須也要幫我做一件事。
方慶愕然,老干部如此名望,勢可通天,難道還會有什么需要他的幫忙嗎?
但老干部卻說:這個忙也只有你才能幫得了。
方慶就問:我能幫叔你做點什么呢?
老干部回答:你幫我把我兒子救出來,我就幫你把你弟弟救出來。
(4)老干部遭遇老油條
事情的經過,說起來讓人發噱。這位老干部戎馬生涯,一生歷盡宦海浮沉,稱得上智者了。但是他的智慧終究受到時代的局限,傳統的農業思維對這位老革命熏染之深,遠超過他在革命職場中所受到的“教育”。
老干部最大的心愿,是將自己門系的香火傳承下去,但是老伴的肚皮卻是不爭氣得很,連生了三個出色的女兒,長大后都成為處級以上的干部,卻怎么也搞不出一個兒子來。所以老干部五十歲的那一年,過繼了他家族的一個晚輩,算是得到了一個螟蛉之子。
到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這個過繼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在一家銀行干校畢業后,就由他的姐姐將他安排在了銀行系統。小伙子自幼養尊處優,長得皮肉雪白粉嫩,而且他從小和三個姐姐一起長大,據說三個姐姐都拿他當四妹看待,結果搞得這孩子的性格很內向,說話細聲細語,一見人就臉紅,比許多女孩子還易于害羞。
小伙子家世好,人品出眾,就極容易受到女性的青睞,青睞小伙子的有年輕的漂亮女孩,也有年齡略大一些的美貌少婦。相對來說,年齡大一些的少婦在情場上的際遇更多一些,實戰經驗也更豐富,辦起事情來講究一個簡捷明快,沒那么多的拖泥帶水。而小伙子畢竟年輕,關鍵時候,就犯下了所有男人都會犯下的錯誤,被單位里一個已經結過婚卻極愛在外邊偷嘴的女人捕獵到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位少婦的丈夫卻是一個混世油子,一根出色的老油條。此油條比他的妻子大出了有可能二十歲不止,而且這家伙極是悍勇,據說他雖然貌不驚人,沒錢也沒文化,但卻手腕高超得很,那怕是他在大街上遇到的陌生女人,被他看中的話,他只要一包花生米就能夠將對方弄上床。
若非有如此驚人之手段,這位老油條也不會將象他妻子這么優秀的女人弄到手。可知這世上百怪千奇之事,在所多有,遠非是寫小說的蹲在機器前能夠臆想出來的。
據說——還是據說——據說老油條娶到年輕美貌的妻子之后,就對妻子進行了嚴格的家教指導,指導的日程安排如下:老油條專門帶著新婚妻子去夜總會找小姐,讓妻子在一邊看著,如果妻子竟然不吃醋,那是絕對不可以,因為這就證明了妻子不愛他,回到家后必定會慘遭修理。而如果妻子吃醋太明顯的話,也不行,不符合大戶人家的風度,還是要繼續修理。
總之,婚后幾年,老油條將他的妻子修理得服服帖帖,老老實實。
按說在老油條如此嚴格的管理與指導之下,他的妻子很難有機會搞怪,事實上這也是后來老油條大戰老干部的理由之一。老油條一口咬定,他的妻子是絕不會主動引誘老干部的兒子的,除非,是老干部的兒子主動強暴他的妻子。
總之,這世上的事情,最復雜不過的就是男女情事,縱使是上帝,遇到亞當和夏娃搞怪,也只能是將他們轟出伊甸園了之。如果誰能想出比這更好的法子,那他肯定比上帝還要強。
但是沒人能夠比上帝更有本事,這就注定了此類事遲早會爆出花樣。
老油條是如何發現了妻子在外邊偷嘴的,這個過程誰也說不清楚,但事情的進一步推進卻是許多人所親睹的。事發之后,老油條的妻子情知不妙,逃到了父母家躲藏了起來,被老油條沖進去,當著岳父岳母的面將妻子揪出來,喝令她脫光衣服,跪在地上,將偷嘴的全部經過如實的寫出來。
這位妻子足足寫了大半個晚上,這期間,她的父母就眼睜睜的在一邊看著,卻束手無策。
于是老油條獲得了第一手的證據。
老油條終究是老油條,情知對方權高勢重,只須一根手指頭就能捏死他,若沒有更進一步的證據,此事張揚開來,對自己只是有弊無利。
然后事情就發生了,老油條的妻子誠請小伙子去她的家里做客,小伙子食骨知髓,正是貪戀這一口的節骨眼上,接到邀請之后欣然前往。當地人在講述這個事件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誨淫誨盜的字眼,諸如那個女人水多,所以小伙子還在路上的一家商場停了一下,買了四條毛巾備用。再多的細節不能夠再說了,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即使是添油加醬的講述者自己都不能肯定許多細節的真實性。我在這里所提到的,都是被老油條四處宣講的“過程”,不涉細節,避免夸張失控。
過程就是小伙子被老油條當場捉獲,這時候老油條的妻子也一口咬定,是小伙子存心不良,企圖對她行暴,幸得她丈夫回來及時,諸如此類,說得有鼻子有眼。
關于此事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小伙子是真的居心不良,老油條無端受辱,當然會不肯罷休的了。至少,警方是相信這一種說法的,因為小伙子進去了。
這樣的事情,對于許多人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小伙子背后的靠山是何等的強硬,他的養父位高權重,戰友與部下分布于公檢法等實權部門之中,而且小伙子的三個姐姐姐夫也都是市里省里有頭有臉的人物,任何人只要說上一句話,小伙子就會平安無事的出來。
這樣想的人,恰恰是與職場相隔膜,對職場的博弈態勢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實際情況是,任何一個職場都是一個矛盾共生體,縱然是老干部家里的勢力再強大,但在職場中總會有許多牽扯他的力量。除此之外,職場中還有許多以“抗上”而立身的怪人,這些人遍布于職場之中,只認一個死硬的原則,楞是誰的面子也不肯賣。而且這樣子的人最容易獲得升遷的機會,因為他們是以酷吏而標榜,以能力立世,政治斗爭中的任何一方勢力都在極力的爭取他們,亦或是依賴他們。
不清楚老干部一家遭遇到的到底是什么情形,但是據說——又是據說——小伙子進去之后,就慘遭修理,逮住什么招什么,連小時候偷同桌女生的鉛筆這種事都招了出來。小伙子的二姐恃仗與警局關系不錯,硬是闖進了刑訊室,她瞪大眼睛闖進去,淌著眼淚走出來,強顏歡笑的掏出錢來給負責刑案的小警察們買煙抽,小警察們卻不肯抽這個煙,只是一再聲稱自己是“按法律辦事”,怪不得他們。
老干部心疼養子,一方面調動關系,求助各方勢力,另一方面親自找到老油條道歉,求老油條放他兒子一馬,卻被老油條拒之門外。
一番活動的結果,小伙子的卷宗終于遞交到了法院,老油條已經放出話來了,這事不死不休,他老油條和老干部對上了。
正當老干部無計可施之際,方慶為了營救他的弟弟找到老干部的門上來了。老干部不愧是久歷政治風波,知道這件事如果再由他出面的話,情況就會越糟糕。相反,如果這件事由方慶這樣一個與此無關的人來辦理的話,說不定他的兒子真的會平安無事的回家來。
實際情況正是這樣。方慶答應了老干部,找了一伙小混子跟老油條大戰一番,我還被方慶拉去當說客,對老油條展開車輪大戰。一時間老油條家中人滿為患,有的講理,有的說情,有的威脅,有的利誘,從早到晚連續糾纏了幾天,最終迫得老油條招架不住,不得不撤訴。
這樣一件事,充滿了獵奇的色彩,其對正值年輕的我的心理沖擊,是何等的強大。
我終于發現了一個規律,人在職場,無論你的身份有多高貴,靠山有多強硬,關鍵時候還得看你自己的表現。如果你不爭氣,再強大的門閥也幫不了你,如果你足夠強的話,完全可以依靠自己而成功。
但是我的思想仍然不夠成熟,仍然是非常的淺薄,只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而沒有看到問題的另一面。
實際情況是,一個人的家世背景在職場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這一作用的值是中性的,如果你立得正,行得端,這一值就會是個正數,就會幫助你比別人更容易成功。反之,如果你的行為有差池,做出了有辱家族名譽的事情,那么,這個值就會成為一個負數,值數越高,負面效果也就越明顯,所引發的職場動蕩與沖擊也就越猛烈。
但是當時的我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我只是從老油條的悍勇中總結出來一條規律:職場這玩藝,就是軟的怕硬的,就是硬的怕橫的,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就是老干部怕老油條,就是老油條怕老扯皮。
這一觀點的偏頗性是一望可知的,但這種觀點確實是我當時的想法。最重要的是,這種偏激的觀點,對于矯正我初入職場時所形成的懦弱心理,取得了非常明顯的矯枉過正的效果。
當時的我情緒非常的激動,自以為掌握了天底下最大的真理,躍躍欲試的準備與那些侵凌我的人決一勝負。
這種心態就足夠了!
沖啊!
我真正的職場生涯開始了。
(5)我的職場第一戰
我開始變成了一只好斗的刺猬,以一種制造沖突的思維來解決此后遇到的問題。我曾經在《職場動物進化手冊》一書中詳細的論述過刺猬這種員工的生存狀態,對其心理的刻畫,正是取材于我自己的經歷。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的職場第一戰雖然戰果輝煌,但殊無光彩可言,那是一次錯誤的嘗試得到了許多關愛我的人的諒解的結果,而非是我的能力的體現。
但是說來也怪,這個世界仿佛與人的心靈有著某種溝通,這其中牽涉到容格的集體潛意識理論,內在的玄秘更多的涉入了心靈學的領域,不是依據日常的道理能夠解釋得清楚的。但是總之,當我鼓勵自己象老油條那樣悍勇,躍躍欲試的尋找戰機,準備和不論是誰只要他侵犯到我的利益的人大干一場的時候,以前我所遭遇到的那些怪事卻突然來了一個急剎車,再也沒有發生過。
報社和雜志的人不再剽竊我的文章,反而是編輯們主動打電話約我吃飯,請我做他們的專欄撰稿人,單位中有些完不成發稿任務的同事,居然還求到我這里,托我介紹報社的朋友給他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