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哲學的派別(6)

  • 國學十八篇
  • 章太炎
  • 1200字
  • 2013-09-07 17:25:09

二程都是周的弟子,對于尋孔、顏樂處一話,恐怕只有程明道能做到。明道對人和顏悅色,無事如泥木人,他所著《定性篇》、《識仁篇》,和李翱相近。他說“不要方檢窮索”,又說:“與其是外而非內,不如內外兩忘”,見解是很精辟的。伊川陳義雖高,但他自尊自大,很多自以為是之處,恐怕不見得能得孔顏樂處。邵康節以“生姜樹頭生”一語譏伊川,就是說他自信過甚。

邵康節本為陰陽家,不能說是儒家,他的學問自陳摶傳來,有幾分近墨子。張橫渠外守禮儀頗近儒,學問卻同于回教:佛家有“見病”一義,就是說一切所見都是眼病。張對此極力推翻,他是主張一切都是實有的??蓟丶v自唐代入中國,奉摩尼教,教義和回教相近。景教在唐也已入中國,如清虛一大為天,也和回教相同。張子或許是從回教求得的。

北宋諸學者,周子渾然元氣,邵子迷于五行,張子偏于執拗,二程以明道為精深,伊川殊欠涵養,這是我的判斷。

南宋,永嘉派承二程之學,專講政治,金華派呂東萊輩,專講掌故,和哲理無關。朱文公師事延平,承“默坐證心,體認天理”八字的師訓。我們在此先把“天理”下一定義。“天”就是“自然”,“天理”就是“自然之理”,朱文公終身對于天理,總沒曾體認出來,生平的主張,晚年又悔悟了。陸象山和朱相反,朱是揭“道學問”一義,陸是揭“尊德行”一義。

比較起來,陸高于朱,陸“先立乎其大者”,謂“六經注我,我不注六經”,是主張一切皆出自心。朱主張“無極太極”,陸則以為只有“太極”,并無“無極”。兩人通信辯論很多,雖未至詆毀的地步,但悻悻之氣,已現于詞句間??梢妰扇说男摒B,都沒有功夫。陸象山評二程,謂“明道尚疏通,伊川錮蔽生”,實在朱、陸的錮蔽,比伊川更深。朱時守時變,陸是一生不變的。王荊公為宋人所最嫉惡,唯陸以與王同為江西人,所以極力稱頌,也可見他的意氣了。明王陽明之學,本高出陸象山之上,因為不敢自我作古,要攻訐朱文公,不得不攀附于陸象山了。

陸象山的學生楊慈湖(簡),見解也比陸高,他所著的《絕四記》、《己易》二書,原無甚精采,《己易》中仍是陸氏的主張。但楊氏駁孟子“求放心”和《大學》“正心”的主張說“心本不邪安用正,心不放安用求”,確是朱、陸所見不到的。黃佐(廣東人)指楊氏的學說,是剽竊六祖惠能的主張,六祖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币毁?,確是和楊氏的主張一樣。

宋代的哲學,總括說起來:北宋不露鋒芒,南宋鋒芒太露了。這或者和南北地方的性格有關。

南宋,朱、陸兩派可稱是旗鼓相當。陸后傳至楊慈湖,學說是更高一步。在江西,陸的學說很流行,浙西也有信仰他的;朱的學說,在福建很流行,后來金華學派歸附于他,浙東士子對朱很有信仰。

元朝,陸派的名儒要推吳澄(草廬),但其見解不甚高。朱派僅有金華派傳他的學說,金履祥(仁山)、王柏(會之)、許謙(白云)是這一派的巨擘。金履祥偶亦說經,立論卻也平庸。許謙也不過如此。王柏和朱很接近,荒謬之處也很多,他竟自刪《詩》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桐庐县| 荆州市| 嵊泗县| 都昌县| 济南市| 平顺县| 嵊泗县| 巴林左旗| 河曲县| 临西县| 邢台市| 天台县| 新沂市| 龙口市| 灵川县| 芒康县| 饶河县| 马鞍山市| 淄博市| 霍林郭勒市| 思茅市| 甘洛县| 凤冈县| 成都市| 淮安市| 平顺县| 青河县| 南川市| 泗阳县| 宁晋县| 昌邑市| 福泉市| 河津市| 晋江市| 通江县| 江山市| 白沙| 枝江市| 南川市|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