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易經雜說
  • 南懷瑾
  • 1060字
  • 2019-01-05 10:00:31

理、象、數

懂了這三個原則以后,還有三個法則要懂得,這三個法則就是我們手邊的這部《易經》的三個內涵:理、象、數。

這些基本原則要先記住,才能研究《易經》,現在先解釋這三個字。

根據《易經》的觀點看宇宙的萬事萬物——人生也好,情緒也好,思想也好……都有它的原則和道理。以我們現代的觀念而言,理是屬于哲學的,宇宙間萬事萬物既都有它的理,也必有它的象;反過來說,宇宙間的任何一個現象,也一定有它的理,同時每個現象,又一定有它的數。譬如這個錄音帶,是錄音用的,它能錄音,其中有很多理,錄音帶的樣子、大小等,還會放出聲音,就是它的象;這卷錄音帶,若干分鐘可以錄完,有若干長,若干寬,這就是它的數。萬事萬物都有它的理、它的象和它的數。

所以研究《易經》的學問,有些人以“理”去解釋《易經》,有些人以“象”去解釋《易經》,有些人以“數”去解釋《易經》。古代的人掐指一算,萬事皆知,那就是了解了易數的緣故。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有它的數,這是必然的過程,譬如我們舉起桌上的茶杯,左右搖擺,這就是一個象;而左右搖擺了多少度,多少秒鐘搖擺一次,就有它的數;為什么要搖擺,就有它的理——是我為了使大家更具體了解《易經》理、象、數的道理所做的動作。所以《易經》每一卦、每一爻、每一點,都包含有理、象、數三種含義在內。人處在世界上,與這個世界的關系不停地在變,只要發生了變,便包含了它的理、象、數。人的智慧如果懂了事物的理、象、數,就會知道這事物的變,每個現象到了一定的數,一定會變,為什么會變,有它的道理,完全明白了這些,就萬事通達了。理、象、數通了,就能知變、通、達,萬事前知了。

我常常告訴同學,最好不要去鉆研《易》這門學問,如果鉆進去了,會同我一樣,爬不出來。如果一定要學,也最好只學一半。如果真把《易經》學通了,做人就沒得味道了。譬如要出門了,因為《易》學通了,知道這次出門會跌倒,于是不出門了,一步都懶得動了。像這樣的人生,還有什么味道?何必去學?所以我說學《易》最好只學一半,覺得奧妙無窮,如黑夜摸路,眼前迷迷茫茫,蠻有趣的;天完全亮了走路,眼前有一個坑,會掉下去,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不走了。可見學通了《易經》非常乏味,何必去學?話雖這么說,但學《易》真的通了,哪里還用來講《易經》;我現在還來講《易經》,可見就是半吊子,還不通。像我這樣不通的人,在這里吹這些東西,或許可以幫助大家摸摸這條路;如果有位真正通《易》的人,知道我們在這里研究《易經》,看我們盲目得太可憐了,也許會同情我們,高興來帶帶路,也說不定。

理論講到這里,以下我們進行八卦的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隆回县| 克东县| 龙山县| 永寿县| 修文县| 梧州市| 内黄县| 和静县| 扶风县| 樟树市| 娱乐| 察雅县| 灌阳县| 阜宁县| 和硕县| 竹山县| 积石山| 宁强县| 嵊州市| 贡嘎县| 北安市| 潼南县| 甘泉县| 永和县| 孟州市| 资阳市| 界首市| 应城市| 甘肃省| 无极县| 休宁县| 抚远县| 襄城县| 淅川县| 双桥区| 南雄市| 英德市| 辽中县| 股票|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