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陽光心態——快樂之源

一棟房子如果沒有窗戶,溫暖的陽光就無法照進來,新鮮的空氣也不能飄進來。人也如此,只有打開“心窗”,陽光才能夠進來,心情才會更加明朗。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快樂和幸福不能靠外來的物質和虛榮,而要靠自己內心的高貴和正直。”擁有陽光心態,我們才能以一種快樂的心情欣賞人生的起起落落,才能以一種成熟的姿勢書寫人生的花樣年華。

1.給你陽光,你就燦爛

人活在這個世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或遇到困難,或遇到挫折,或遇到變故,這些都是人生前進中的正常現象。然而,當遇到這些現象時,有的人只會痛苦憂郁,或悲觀失望,或萎靡消沉,甚至失去對生活的勇氣。不可否認,這些現象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思考,會刺激我們的言行舉止,會打擊我們勇氣。比如,當我們在工作中受到領導的否定后,我們會情緒低落;當我們在生活中遭到同事們的誤會時,我們會感到委屈;當我們遇到棘手的問題或者職業瓶頸時,我們會煩躁不堪;當我們被調到很差的工作環境中時,我們也會怨天尤人,消極怠慢……遇到這些現象,人們有情緒都是正常的。但我們的這些情緒不能過而極之,否則被陰暗籠罩了生活,我們的日子就不會有光明可言。

我們要學會用陽光般的心態面對生活。心向陽光,就不會悲傷。在一切的外在條件差不多時,人與人細微的心態差異——其心態是陽光還是不陽光,就會產生幸與不幸,甚至是成功和失敗的巨大差異!

深圳一家公司的員工A曾經講述他一天的不幸遭遇:早晨起晚了,匆忙打理。洗漱完畢后,他著急地飛奔下樓,誰想跑得太匆忙,不小心把腳扭了。他當時就想:以前下樓從沒扭過腳,今天卻把腳扭傷了,今天一定是個倒霉的日子。于是,他帶著一肚子怨氣走出了家門。當看到一輛公交車駛來時,他趕緊跑過去。誰想司機竟然沒看到他,把車門關上開走了。他越想越生氣,越想越覺得自己倒霉透頂,氣得簡直想回家不上班了。就在這時,又來了一輛公交車,上車竟然有座位,但是A全然沒有感到幸運。他始終覺得自己今天很倒霉。就這樣,“倒霉”的事還沒完,就在他要下車時,司機猛踩一腳剎車,他被人重重地踩了一腳。他簡直忍無可忍了,毫不留情地大聲斥責那個踩他的人。就這樣,他帶著一肚子怨氣到了公司,全沒了心情工作,見誰都煩。一天下來什么工作都沒干下去,結果,臨下班又被領導訓斥了一頓。

這位員工認為自己的這一天慘極了,他開始覺得每天這樣匆忙的上班根本就沒有快樂可言,只有郁悶和憤怒。真的是嗎?不是!其實,都是這個員工心態不夠“陽光”,他放大了他遇到的問題和煩惱。在他看來,扭腳簡直就是天意,司機關門和被踩了腳那都是別人故意與他作對,領導的批評更是上天安排的“倒霉”事。就這樣,凡事都向壞處想,他把自己一天的心情徹底搞壞了。

可是再看看同是這家公司的B員工。B和A一樣,每天重復著匆忙的生活。這天,B所居住的公寓發生了火災。等到警方趕到時,B的家當早就被燒壞得所剩無幾。同事們紛紛給B打電話安慰他,B告訴所有人的幾乎是同一句話:“還好,還好,燒光的只是我的東西,我的命還在。”在接下來,B重新打點一切,沒過多久,B又找到了新家,并且他樂觀地告訴同事,經過這次事件,他學會了不少火災求生的技能。

B比A其實要慘得多,但是,B安然處之,而A則在憤怒中忍受痛苦。很明顯是兩個人的心態不同。簡單地說,一個充滿陽光,一個不陽光。如果A在扭腳的時候給自己一個陽光的心理暗示,如果在擁擠的早高峰還有座位時享受一下自己的幸運,如果不計較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能去專心工作,那么,這一天的情況都會有所改觀。所以,根本不是生活苦不堪言,而是我們那不肯放手“黑暗面”的心在作怪。有時候,我們將自己的陰暗思想等同于現實本身,可事實并非這樣。

現實對于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是一樣的,但一經各人的“心態”詮釋和理解后,便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形成了不同的世界。所謂心態改變,世界就會改變,你心中想的是什么樣,世界就是什么樣。一個人的心里若裝的全是黑暗,那么,眼里看到的就全是暗淡;一個人心中裝著陽光,眼里看到的就全是透明的光亮,其生活就會燦爛無比。所以,陽光的人總會視失敗為墊腳石,而消極的人視失敗為絆腳石;陽光的人總能在憂患中看到生機,而消極的只可能在生機中看到憂患;陽光的人用心態去決定成敗,而消極的人則用成敗決定心態;陽光的人用心態去駕馭命運,而消極的人被命運駕馭心態。

所以,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若想生活得泰然自得,多一點幸福,就應該抱持一種陽光的心態,唯有抱持陽光心態的人,才能在遭遇不幸時,依然微笑、樂觀地面對世界,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放下和重生。唯有他們,才會在生活中充滿快樂、溢滿陽光!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擁有陽光心態呢?

開放你的心靈——陽光心態的起點: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發掘事情的可能性;

學會正面思考——陽光心態的基石: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記住適當的壓力是前進的動力。

保持積極的態度——陽光心態的源泉:每天給自己打打氣,不斷告訴自己完全可以帶著微笑快樂工作。

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靠近邊塞的人中,有一位智者,他家的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鄰居說你真倒霉,家里唯一的一匹馬都走丟了,你還怎么干農活?智者回答:“你怎么就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丟失的馬領著一匹野馬回來了,大家都祝賀他,你太幸運了,多了一匹馬,智者回答:“你怎么就知道這不是一個禍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馬,他的兒子又喜歡騎馬,有一次從馬上摔下來折斷了大腿。鄰居說,你真倒霉,就這么一個兒子,腿還斷了,智者回答:“你怎么就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侵入邊塞,青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參戰,胳膊腿全的小伙子都在戰場上被打死了。唯獨他的兒子因為腿摔斷了的緣故免于征戰,父子才得以保全性命。

故事就講到這里,我們要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要像塞翁一樣超越空間和時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可能出現的其他變化。這樣,無論是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我們才會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實,從大尺度的時間和空間來看,任何事情是好是壞都是未知數,沒有所謂的好事和壞事,只是懷著平和的陽光心態,我們就會變得灑脫、平淡。換句話說,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這個事情的態度。態度變了,思維變了,事情也就變了。試想一下:假如你是塞翁,你會怎么做呢?

的確,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很像這個鄰居,總是急于判斷一件事到底是好還是壞。當按照自己的判斷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的時候,大家就很容易接受;可一旦發現,事情不盡人意,大家就會沮喪、消沉,甚至困死在焦慮、急躁中,自己的思維也會如一潭死水。

實際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只要抱著陽光心態,像塞翁一樣以處變不驚的心態對待那些你心中所謂的“壞事”,說不定壞事就會成為改變命運的一個機會。干洗大王喬利·貝朗成功的故事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喬利·貝朗出生于一個貧民家庭,13歲就在一個貴族家庭當小雜工。他幾乎包攬了全部的臟活累活,一天要干十幾個小時,而所得的工資連一只雞都買不到。但喬利感到非常滿足。

有一天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喬利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原來是女主人第二天一早要去赴約會,她要求喬利立即將她的衣服熨一下。因為實在太困了,喬利不小心將煤油燈打翻,燈里的煤油正好滴在了女主人的衣服上。喬利簡直被嚇壞了,因為那件衣服實在太昂貴了,以喬利的能力,他根本賠不起。貴夫人堅決要求喬利賠償,給她白打一年工!

喬利沮喪極了,他答應給女主人白打一年工,他也得到了那件衣服。為了警示自己別再犯錯,喬利將那件衣服掛在自己的床前。一天,他突然發現,那件衣服被煤油浸過的地方不但沒有臟,經過煤油浸過的地方,衣服上原來的污漬反而被清除了。這個發現令喬利興奮極了,他覺得一定可以在煤油上做文章。經過反復試驗,喬利又在煤油里加了其他的一些化學原料,終于研制出了干洗劑。

一年后,喬利離開女主人家開了一間干洗店,世界上的第一家干洗店就這樣誕生了。喬利的生意一發而不可收拾,幾年間他便成了讓世界矚目的干洗大王。如今,干洗店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在享受他發明的干洗劑的同時,也記住了他的名字——喬利·貝朗。

我們通常都會面臨一些看上去非常像“禍”的事情,比如老板突然安排了一大堆任務,我們卻沒有時間來完成;比如領導總是對我們吹毛求疵,甚至有時候,對我們的態度還很惡劣……但是如果我們能換一個思維,很可能就成了另外一番景象:老板給我那么多任務,這說明老板非常器重我,這說明我的工作能力強,我一定要盡力完成,不讓老板失望,再說,說不定這還是一個不錯的升職機會呢;領導對我吹毛求疵,是因為我做得確實還不夠好,我要爭取做得更加完美一些,這對我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是非常有幫助的……

所以,禍事并不一定都是絕對的禍事,當我們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當塞翁,讓自己先維持在最好的心態下,然思再去思考“轉禍為福”的方法,若能做到這樣,那么還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們苦惱呢?

3.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我們的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里有著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許許多多的快樂,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發現。而要發現它,關鍵在于我們自己的心態。

欣賞美其實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對內在世界的美麗漠不關心,那他無論如何也看不見外在世界的美麗。但如果你能換個角度看問題,換個角度看生活,擯棄固執和偏見,一種前所未有的美就會呈現在你的眼前,因為美就在你的心中。找到心中的美,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美。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問題是一塊很有趣的石頭,對不同的人會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在失敗者面前,它就是絆腳石,讓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栽一個又一個跟頭;在成功者面前,它就是墊腳石,讓他在收獲勝利的同時,又踏上新的事業的起點。

任何一個人,只要不以問題的“難”找各種借口來躲避,而是全力以赴地去解決問題,甚至把困難和問題當成是鍛煉自己最好的機會,那么,再“難”的問題也能解決,再大的問題都能攻克,當初的絆腳石就能變成墊腳石。微軟全球資源副總裁張亞勤說過:“不要害怕問題,工作就是解決問題。我們之所以有價值,就在于能夠解決問題。”要知道假如上帝要送一份最好的禮物給你,一定是以困難和問題做包裝。所以,如果抱著積極的態度看問題,那么,困難和問題就會變成促進我們發展的最好時機。

林文貴出生在臺南一個普通家庭。年少時的他有些輕狂有些叛逆,高中沒畢業就跑去混社會。他當過搬運工、水泥工、貨車司機,后來又和朋友合伙做過生意,但每次經歷都超不過半年。

終于有一天,他意識到不能再這樣混下去了,于是,他進一家公司當起了銷售員,賣的是韓國現代汽車。當時韓國現代汽車在臺灣地區的銷售情況簡直糟透了——銷售量排名倒數第一,顧客滿意度排名倒數第二。這還不算,這種汽車的銷售點都在窮鄉僻壤,要把汽車銷售給當地的居民,那簡直是難上加難。當時他所在的營業處的150多名業務員因為看不到希望,絕大多數都跳槽了,最后只剩下包括林文貴在內的二十來個人。要想把這樣的一個弱勢品牌銷售出去,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年,林文貴的業績差得連年終獎都沒拿到。

一般人遇到如此惡劣的情況,往往都會給自己找借口:“這樣偏僻的單位,這樣不受歡迎的牌子,根本沒什么發展,做不出業績也罷,要不干脆辭職算了。”林文貴也想過放棄,甚至一想起客戶拒絕他的表情,他就發誓不再干了。但冷靜之后,他悟出一個道理:“好賣的車,大家都會賣。不好賣的車,大家誰都不想去賣,沒人和我來搶客戶,我豈不是有更多的機會?”

心態一改,一切全變。林文貴徹底打消了放棄的念頭,他以全心全意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慢慢地,林文貴的樂觀開始感染客戶,他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許多人開始幫助他,甚至一位半身不遂的客戶都極力地幫他介紹客戶。伴隨著樂觀的態度,林文貴的能力越來越強,2005年,林文貴創下了臺灣有史以來年度最高汽車銷售紀錄——205輛,那一年,他的收入也因此高達560萬元新臺幣。2007年,林文貴獲得第一屆《商業周刊》“超級業務員大獎”金獎。評委給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他就像生長在懸崖上的蘭花,沒有土,沒有水,懸崖上的風很大,自己卻從細縫中活出精彩。”

所謂運隨心轉,翻轉一面是天堂。換個角度看問題,困難就不再是困難,而是值得我們去感恩的機會,是生活賜予我們更快成長的另類“美”。所以說,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要想看見這些美,就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灑滿陽光的心。如果你整日心情陰暗,煩惱不斷,又怎能找到生活中這些和你近在咫尺的美呢?所以,擁有一顆積極向上、充滿陽光的心吧。它能讓你發現生活中的美,讓你快樂每一天!

4.“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日本曾有學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相同的米飯分別裝入三個容器中,對第一份米說你的味道好極了,對第二份米飯說你的味道真臭,而對第三份米飯,大家給予無視。一周后奇怪的現象發生了,第一份米竟然變得有酒曲的香味,第二份則已長霉變質,第三份米則是無色無味。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意念的力量,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心理學家通過無數實驗也發現,自信可以長期在你的潛意識中支配你的行為。如果一個人常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可以”“這個困難我一定能克服”“我一定會成功”,這些充滿積極性的字眼真的能讓一個人信心大增,干勁增加,真的能讓一個人更快地發掘出自己的潛能。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也都需要得到別人的鼓勵。日本有句格言:如果給牛戴高帽,牛也會爬樹。這句話說起來有些奇怪,不過卻能反應出一個實在的道理,那就是當一個人的才能得到別人的肯定后,即使他會碰到很多困難和挫折,他也會充滿自信地去面對。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曾說過:如果一個人不會贊美自己的成功,不會欣賞自己的長處,不會夸贊自己的進步,那么,就激發不起他向上的愿望。

不要小看這種贊美,它往往能給我們帶來信心;信心增強了,又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成功,結果更大的自信就會再一次在我們的心中產生。如此良性循環,我們的人生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所以,如果你想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有所作為,那么,千萬別忘記這句忠告:要時刻對自己說“我一定能行”“我是最棒的”……要善于通過贊美自己一次次微小的成功來增強自己奮發有為、拼搏進取的信心。

自信是成事的根本。所以,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中,我們都要保持自信——最好是必勝的高度自信,因為自信是潛意識能量的靈魂,沒有自信,我們的潛能就得不到最好的開發。

同樣的,身為管理層,我們也一定得懂得一個道理——好員工是鼓勵出來的,是夸獎出來的,很簡單,沒有一個人不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如果你能對員工進行及時的鼓舞,那么,他們創造出的效益將不可估量。很多管理者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技術能力,而在于沒有挖掘出員工的積極性,員工做事積極性不高,自然業績就不會好,所以,我們建議管理者們應多抽出些時間來想這些事,而不是想自己如何去做更多事。

其實,當你學會真心表揚你的員工時,他們就會朝著你希望的方向去努力。當一位管理者想讓懈怠的員工工作積極起來時,通過肯定和表揚,先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多么有用,讓他們成為自信的人,這要比批評來得有效果。因為只有自信的人,才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講到這里,我想起來了一個小例子。在非洲一個村子里保留著一個很好的習俗,當村里有人行為不檢點時,他就會被要求公開亮相,以示懲戒。但不同的是,村中的每個人都會一一來到犯錯者的身邊,告訴他曾經對自己提供的幫助,并真誠地謝謝他,并且所有的贊美、感謝都是真實的事情。當這么一大群人都告訴犯錯者大家都記得他的好時,可想而知,犯錯者會下多大的決心去改正自己的錯誤。管理員工,不要通過批評、貶低的方法,應該告訴員工他是多么優秀。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愿意改正錯誤或是提升自己,我們這樣做了,員工改變的動力會更大。

總之,在別人工作做不到位時,我們首先要想到,可能是因為他沒有認識到工作的意義,可能是因為他缺少社會經驗,而不能直接否定他們的工作能力,打擊他們的信心。我們要點燃每個人心中的火,我們要相信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缺點的,甚至是有私心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優點,然后給予肯定,讓其優點和長處發揮到極致,那么,我們的目的也就更容易達到了。

故事分享

1.染布與賣傘

有一個老太太,她非常不快樂。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是賣傘的,另一個是染布的。天下雨時,她焦慮:天下雨了,我大兒子的布怎么晾得干?天晴了,她還焦慮,我二兒子的傘怎么賣得出去?下雨她焦慮,出太陽她也焦慮,總之,她什么時候都焦慮,結果,她焦慮出病來了。有一個智者對她說:你換一種思維吧,天下雨,你高興,因為你二兒子的傘賣得出去。天晴了,你高興,因為你大兒子的布晾得干。老太太轉念一想,開心了,從此,不管下雨還是晴天,她都是高高興興的。

故事很短,卻給人以啟迪。同樣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看,結果卻大不同。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遭遇不順時,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另一個角度積極地去看問題,而不要消極待之,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有快樂可言。

2.一杯水一片湖

有位禪師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禪師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弟子說:咸得發苦。禪師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里,讓弟子再嘗湖水。弟子喝后說:純凈甜美。禪師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心境似湖,抱怨全無。

經典案例

1.過橋試驗

教授說:“你們幾個人聽我的指揮,走過這個曲曲彎彎的小橋,千萬別掉下去,不過掉下去也沒關系,底下就是一點水。”結果大家都順利過橋。走過去后,教授打開了一盞黃燈,透過黃燈,人們看到,橋底下根本不僅僅是一點點水,而且還有幾條在爬動的鱷魚。眾人嚇了一跳。

教授問:“現在你們誰敢走回來?”這一下,沒人敢走了!

教授說:“你們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堅固的鐵橋上。”此時,只有三個人愿意嘗試——第一個人顫顫巍巍,走的時間多花了一倍;第二個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就再也堅持不住了,嚇得趴在了橋上;第三個人才走了三步就嚇趴下了。

教授這時打開了所有的燈,大家才發現,原來,在橋和鱷魚之間還有一層很結實的網,網是黃色的,剛才在黃燈下大家根本就沒看清楚。大家現在不怕了,說要知道有網我們早就過去了,幾個人嘩啦嘩啦都走了過去。只有一個人不敢走,教授問他是怎么回事,這個人說是擔心網不結實。

2.你和兩年前一樣

有一個女士長得很漂亮,她經過不斷選擇最終和一個男士結婚了,沒想到兩年后,她被男士拋棄了,更不幸的是她的孩子也死了。女士萬念俱灰,上了一位老人的船,準備跳海自殺。船開到大海中時,她準備跳下去。老人見狀急忙攔住,詢問她是怎么回事,在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經過后,老人問她:“姑娘,兩年前你是什么樣子?”女士自豪地說:“兩年前我是漂亮的單身貴族,追求我的人很多,我既沒有先生的拖累,又沒有孩子的煩惱。現在我可悲慘了,我既沒了先生,又失去了孩子。”老人說:“這兩者不是一樣的嗎?兩年前,你沒有先生,現在你也沒有先生。兩年前,你沒有孩子,現在你也沒有孩子,你還和兩年前一樣漂亮,有什么想不開的?從頭再來。”老人的話把女士給點醒了,她也不想跳海了。對,從頭再來!

游戲互動

1.再撐一百步

本游戲用一個感人的故事,激勵大家勇敢地面對困境,堅持到底,取得成功。

參與人數:集體參與

時間:10分鐘

場地:自由選擇

道具:無

概述:這是一個激勵參與者積極進取、不輕言放棄的拓展訓練小游戲步驟:

1.所有參與者坐好,盡量采用舒服和放松的姿勢。

2.給參與者講述如下的故事:

美國華盛頓山的一塊巖石上,立下了一個標牌,告訴后來的登山者,那里曾經是一個女登山者倒下去的地方。她當時正在尋覓的庇護所“登山小屋”距她只一百步而已,如果她能再多撐一百步,就能活下去。

3.講完故事后,讓參與者就此故事展開討論,讓大家分享聽完這個故事后得到了什么啟發。

相關討論:

1.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發?

2.你對“激勵”有什么新認識?

總結:

1.這是一個很有寓意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言放棄,失敗之前一定要再撐一會兒。勝利者,往往是懷著陽光的心態的人,是能比別人多堅持一分鐘的人。即使精疲力盡,但只要有一點點能源和希望殘留著,就要運用那一點點能源和希望堅持下來,這才是最后的成功者。人生中充滿風雨,只有心懷陽光、懂得竭盡全力抵抗風雨的人才是人生的主宰者,才不會被命運打倒。

2.引導參與者了解了這一層意思之后,鼓勵他們多想一些激勵自我的方法。這個環節本身就是一個激發參與者潛能的環節。讓參與者自己想一些激勵法,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以便他們能更快地將這種理念帶回到工作中去。

2.解繩

活動目的:明白經驗對人的限制,發揮創意與行動力

活動器材:室內、室外皆可;兩人一組,每人一條一米長的繩子

活動規則:

兩人一組并發給每人一條繩子。將兩條繩子交叉后,再將自己繩子的兩端打結做成繩環,套在自己的手腕上,不要讓繩子松脫。想辦法在不松開手腕繩環的情況下,各自脫困,掙脫揪結的繩子。

活動分享:

1.你是如何解開繩子的?

2.解不開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曾經想過放棄?

3.過程中嘗試過哪些方法?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

4.有沒有任何想法是嘗試前就被否決的?為什么?你是否只在自己的經驗中尋找答案?

5.生活中曾有過類似的情境嗎?你的反應是什么?

6.過往的很多經驗對你有什么影響?你會過度依賴經驗嗎?你是否曾自己把自己局限住了?

7.你能將解開的繩子恢復到開始操作前的模樣嗎?

勵志金曲詞作賞析

《陽光總在風雨后》

(陳佳明作詞,許美靜演唱)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

愿與你分擔所有

難免曾經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地抬頭

誰愿藏躲在避風的港口

寧有波濤洶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燈塔的守候

在迷霧中讓你看透

陽光總在風雨后

烏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動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陽光總在風雨后

請相信有彩虹

風風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會在你的左右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

愿與你分擔所有

難免曾經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地抬頭

誰愿藏躲在避風的港口

寧有波濤洶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燈塔的守候

在迷霧中讓你看透

陽光總在風雨后

烏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動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陽光總在風雨后

請相信有彩虹

風風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會在你的左右陽光總在風雨后

烏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動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陽光總在風雨后

請相信有彩虹

風風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會在你的左右

風風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會在你的左右

人生感悟

學習與思考

一念之差有多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全椒县| 通州市| 葫芦岛市| 丽江市| 石柱| 夏邑县| 沙坪坝区| 门源| 临夏县| 淳化县| 巴中市| 千阳县| 棋牌| 兰州市| 咸阳市| 巴中市| 鲁山县| 鲁山县| 白山市| 吉林市| 民丰县| 清涧县| 自治县| 屯留县| 隆子县| 禹城市| 江西省| 手游| 雷波县| 泉州市| 泾川县| 浏阳市| 托克托县| 稻城县| 汾阳市| 峨眉山市| 河南省| 宣威市| 株洲市|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