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心態即命運

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高爾基曾經說過:“工作快樂,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獄。”因此,快樂工作的關鍵取決于心態。放棄抱怨,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當前的工作,“既來之則安之”,那么,我們就會從這種樂觀的心態中找到快樂。

1.心態差異產生的不同結果

心態是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是內心的想法,是一種思維的習慣狀態。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決定了我們對事物有什么樣的看法,而這種看法直接決定著我們的行為,一系列的行為組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人生,就是一個人的命運。

一位偉人說:“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換句話說,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現實狀況,就像拿破侖·希爾說的:“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即心態決定命運!

我們的生活有順境也有逆境,如何在逆境中奮起,改變命運?要想改變命運,獲得成功,我們必須注重心態的積極作用。狄更斯說: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同樣是黃昏,積極的人看到的是群星升起,消極的人看到的卻是黑夜來臨;同樣生活在忙碌的城市,奮進的人看到的是城市的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消極的人看到的是鋼筋水泥筑造的冰冷;同樣是時間流逝,消極的人看到的是自己一天天老去,而積極的人看到的卻是歲月帶給我們的精彩與豐富。

但事實是,事物還是那個事物,它并沒有因為誰而改變,改變的只是我們的心態,所謂“境由心生”就是這個意思。正是因為心態不同,所以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消極的人看到的永遠是痛苦和失敗,而積極的人總會看到陽光和希望。擁有積極的的心態不僅能幫助我們獲得健康和幸福,還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成功。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我,調整自我,做一個內心積極的人。

有三個建筑工人正在一塊兒砌一堵墻。

有個過路者問:“你們在干什么?

第一個人無精打采地說:“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墻”。

第二個人笑了笑說:“我正在蓋一棟漂亮的高樓”。

第三個人一邊干活一邊哼著小曲,笑得很燦爛,他抬起頭,很興奮地說:“我在為別人創造美好的生活”。

三年過去了,第一個人仍在工地上砌墻;第二個人早就成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師;第三個人已經成了一名負責建筑工程的高層領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不言而喻: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一個人的心態決定著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消極的心態制約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消極的心態下,即使他的條件再優越,也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相反,積極的心態往往能夠成就人生的事業。如果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正確的精神因素,那么,對待工作,他就會充滿信心,從而產生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說,積極的心態便是人生的太陽,是成功路上的千里駒,它能照亮我們的內心,加速推進我們事業的成功。

一位藝術家說:“你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你不能改變天氣,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環境,但你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其實很小,真正的區別就在于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他的心態。

每個人生活在現實里,會有挫折,會有失敗,會有痛苦,會有迷茫,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如果我們事事都抱著積極心態,即使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因為在積極心態面前,再大的困難都會望而卻步。這些困難與磨難,在積極者的眼中,是前進道路上的磨刀石,是攀登人生高峰的必經之路,他們始終堅信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有積極心態才能贏得好結果。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積極的心態。當面對挫折時,失敗者只是一味地抱怨和生氣,而不去奮斗和爭取,結果注定一事無成。而成功者則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面前,他們總是不斷地鼓勵自己,結果他們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就像愛默生說的:一個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目標永遠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人生的路上,挫折和困難難以避免,是積極面對,還是消極面對,完全取決于你自己的心態。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心態是決定一切的關鍵,我們要永遠記住一個道理:有太陽就會有月亮,有冬天就會有夏天;我們不可能輕易改變風的方向,但我們完全可以及時調整船的風帆。

2.心靈運行的規則:心態決定狀態

同樣是半杯水,悲觀者連連嘆氣:“唉!只剩下這最后半杯了。”樂觀者卻興高采烈:“太好了!居然還剩半杯!”明明是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人看來,卻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不同的心態使然。在不同的心態作用下,進而會表現出不同的精神狀態,所以,我們常說心態決定狀態。

關于心態的巨大作用,美國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講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可見,心態對人的重要性。

心態會決定人的狀態,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人,就會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就能開心享受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擁有積極心態的人,他總能夠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工作。

當所有的人都在抱怨郵遞是一件枯燥且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時,一位小伙子卻瘋狂地迷上了這項工作,并開始積極地尋找辦法改進著自己的工作。和其他郵遞員一樣,起初,這位小伙子也用著陳舊的方法干著分發信件的工作。大部分的信件都是憑著郵遞員們不太準確的記憶來分類發送。因此,有許多信件往往會因為記憶出現差錯而耽誤幾天甚至幾星期。于是,這位年輕的郵遞員開始積極尋找另外的新辦法。并且他覺得這是一件巨大的樂趣。就這樣,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索后,這位小伙子發明了一種把寄往某一地點的信件統一匯集起來的方法。就是這一件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成了他一生中意義最為深遠的事業。

他的圖表和計劃很快吸引了上司的注意。沒過多久,他就獲得了升遷的機會。短短幾年后,他成了鐵路郵政總局的副局長,不久又被升為局長,再后來他踏上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總經理的仕途。這位郵遞員就是西奧多·韋爾。接下來,在電話大王亞歷山大·貝爾、貝爾公司共同創始人加德納·哈伯德的支持下,西奧多·韋爾打造出了20世紀初最偉大的公司——AT&T電信巨頭,其影響力直至今日。

從西奧多·韋爾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態度,帶來不一樣的工作狀態,當別人因為抱怨而消極怠工時,西奧多·韋爾以積極的心態享受著工作,最終他收獲了自己的事業。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在60年代創立了一種心理治療體系——ABC理論體系,艾利斯稱:人的情緒狀態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自我評價所引起的。在ABC理論體系中,A是誘發事件,B是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后產生的想法和評價,C是特定情景下,個體情緒及行為的結果,即B決定了C。按照這個原則,如果我們凡事都能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么我們整個人生的狀態就是積極的,那么,在這樣一種狀態下,不管是我們的生活還是工作,都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態決定了一個人的狀態,積極的心態帶給我們勇氣,帶給我們自信,帶給我們智慧。心態有多積極,生命狀態就有多高漲。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內心充滿著力量。

卡耐基說過:“能看到每件事情的最好一面,并養成一種習慣,這真是千金不換的珍寶”。擁有良好心態的人積極、樂觀、自信,他們在遇到困難時,絕不會找借口;在遭受到失敗時,也不會停止不前;他們在失敗中依然保持微笑,并視失敗為另一段路程的開始。安德魯·卡耐基還說過,如果一個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點樂趣來,這不能怪罪于工作,而只能歸咎于做這項工作的人的心態。可見,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一個人的工作狀態。而工作狀態又影響著人們內心的幸福指數和快樂程度。所以,為了我們自己能擁有高質量的生活,我們必須要培養良好的心態。那么如何培養出良好的心態呢?

以淡然的心態為人:不要覺得自己某一方面的條件優越,就高高在上。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學會尊重和禮讓他人,這樣會讓我們的人際關系融洽很多。

積極的自我暗示:每天清晨我們不妨告訴自己今天會是個幸運的日子,有個好心情;每當有重大選擇和決定的時候,我們不妨暗示自己的選擇和決策是明智的;等等。

及時清空自己的壞情緒:人的心里不是堆積“垃圾”的地方,我們必須及時清空自己的壞情緒。

接受工作的全部:任何一項工作,它的成分里絕非只有快樂,工作就是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解決問題的。只想接受工作的好處,那是不可能的。在不情不愿中完成工作,必然享受不到工作的快樂。

3.同樣的遭遇+不同的態度=不同的人生

俗語說:“你有什么樣的命運,取決于你想要什么樣的命運。你是什么樣的人,取決于你想做什么樣的人。”或許這句話有唯心主義之嫌,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心態的決定性作用。心理學專家通過研究得知:每個人每天可能會產生5萬個想法,一個人如果具有積極的心態,就能使這5萬個想法轉化成巨大的快樂和成功,反之則會把這些想法轉化為痛苦和失敗。這足以說明,心態不同,人生就會不同。

曾經在《中國教育報》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美國女人塞爾瑪,她作為隨軍家屬也去了軍營。丈夫到沙漠腹地參加軍事演習,在45℃的居住條件下,她孤零零一個人留守在一間集裝箱一樣的鐵皮小屋里,周圍都是土著人,塞爾瑪語言不通,這些都讓她很痛苦,感覺度日如年。她寂寞無助,煩躁不安,于是寫信給她的父母,告訴他們她在這里很痛苦,很想回家,想離開這個鬼地方。

沒想到父母的回信上只寫了一句話:“兩個人同時從牢房的鐵窗口望出去,一個人看到泥土,一個人看到繁星。”開始塞爾瑪很生氣,認為父母不理解她,經過反復研讀,她終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她感到無比慚愧,于是決定留下來尋找“繁星”。她認識到:生活中不僅有泥土,抬起頭來還有星星,自己之所以痛苦,是因為總是低頭看泥土,現在應該學會抬頭尋找天上的星星了。

從此,她一改往日的消沉,積極面對人生。她與當地人廣交朋友,學習他們的語言。慢慢地,她發現土著人都很淳樸、善良,經常送給她禮物,比如陶器、紡織品等,她非常喜愛當地的陶器與紡織品,于是對土著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進行研究。塞爾瑪很受感動,她的求知欲望與日俱增。看到仙人掌能在45℃的高溫之下茁壯成長,頑強的生命力使她十分震撼,于是,她又開始研究沙漠中的仙人掌,還掌握了土撥鼠的生活習性。再后來,她驚訝地發現,沙漠中原來有那么多美景,日出、日落、海市蜃樓……之后的每一天,她都沐浴在“春光”之中。隨即她拿起了筆,一本名為《快樂的城堡》的書出版了。其核心觀點就是:人可以通過改變態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本書在美國暢銷了一年多。

生活常常就是這樣,面對同一種情況和境遇,因為心態的不同,其結局就會不同。塞爾瑪周圍的環境并沒有發生變化:同樣的沙漠,同樣的高溫,同樣的居民,同樣的孤單,而當她的心態變得積極、快樂時,她對周圍環境的看法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是心態的力量——心態才是人生不同的根本。一個人不能改變遭遇時,改變心態就會改變局面。

孫立和張林同是大學畢業生,剛到A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經理對他們說:“你們要在兩個月內完成30個版面的銷售。”30個版面?!孫立覺得這簡直就是經理的刁難。因為他了解到報社最優秀的業務員一個月最多才銷售13個版面。30個版面明顯就是過分的要求。于是,他開始整天抱怨經理,抱怨工作辛苦,慢慢地,他開始偷懶,對工作也越來越失去信心,在報社煎熬了1個月后,他選擇了辭職。可是,應聘了幾家單位,其兩個月的任務量都不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任務量低的公司,孫立又覺得工資太低,就這樣又折騰了兩三個月,孫立還是沒找到一家滿意的公司。更糟糕的是,因為所找的工作,孫立都不是很滿意,所到之處,他都抱怨重重,一年下來,不光業績平平,他所遇到的同事也都開始遠離他,因為大家誰都不想被壞情緒傳染。就這樣,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孫立又在考慮著跳槽離職。

與此同時,張林從一開始就選擇了留在A報社。他并沒有抱怨,而是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別人以前招攬不成功的客戶。每每去拜訪這些客戶前,他都不斷給自己加油打氣,第一個星期,他一無所獲;第三個星期,他和這些客戶中的5個達成了交易;第五個星期,他又成交了7筆交易;第六個星期,他又成交了7筆交易;第七個星期,他又成交了4筆交易;兩個月過去了,他不僅完成了30個版面的銷售,而且還超出了2個版面。在月度的業務總結會上,經理當著眾人,當即就把張林提升為業務一部的經理。報社同事給予了他最熱烈的掌聲。

同樣的遭遇,因為不同的態度,就有了不同的人生結局。當今職場充滿了競爭,什么才是制勝的核心?心態才是最根本的競爭力!可以說,心態比知識、能力更重要。就個人而言,競爭表面上看的是知識、能力、業績,實質上卻是心態的競爭。它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態度,所以,良好的心態是成功人生的必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拜城县| 肥乡县| 勐海县| 张家港市| 三门县| 长泰县| 曲沃县| 城步| 罗城| 永昌县| 木兰县| 灵璧县| 十堰市| 清河县| 南木林县| 新野县| 偏关县| 平舆县| 平陆县| 井研县| 翁牛特旗| 江陵县| 台南县| 海盐县| 沾益县| 塔河县| 石棉县| 滦平县| 巴东县| 白水县| 北宁市| 新郑市| 日土县| 青海省| 鄂尔多斯市| 金堂县| 蓝山县| 丽江市| 威信县|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