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1 從命令管控向引領支持

我認為只有大膽的臆測,而不是事實的積累,才能引領我們向前邁進。

——愛因斯坦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來自恒星,從一粒細胞體開始漸漸進化;每個人的偉大都來自環繞他的蕓蕓眾生,在無數個行為和結果里去追尋真理;我們都在尋找未來之光,沿著它的蹤跡發現未知的自己。領導者就是光的使者,它出現的時候,跟隨者會看到自己的存在,他的天賦、他的價值、他的意義。

1.硅谷的上帝——喬布斯

生長在硅谷的喬布斯,童年經歷著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他自己回憶到:“住在我周圍的人們大都研究的是很酷的東西,比如太陽能光伏電池和雷達,我對這些東西充滿了好奇,經常向他們問這問那。”

在宗教信仰如此普遍的印度到處是貧窮、落后、甚至有些骯臟,許多神學大師看起來很荒誕。孤獨、失望和迷茫時時襲來,19歲的喬布斯來到了喜馬拉雅山腳下的溫泉小鎮,睡在簡陋的小屋,勉強生活。在一個夜晚的禪修中,他想到了愛迪生,看到了黑暗中的光明……

喬布斯后來說:“那是我生平第一次開始思考,也許托馬斯·愛迪生對改變世界作出的貢獻,比卡爾·馬克思和尼姆·卡洛里·巴巴兩個人加起來還要大。”此前他一直在是研發產品還是追求神性哲學中搖擺。通過印度之旅他頓悟出,唯有通過有形的物、通過創造獨一無二的產品,來傳遞無形的思想和價值,感動人們,進而改變世界。


印度之行,讓喬布斯深刻感受到生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無形的精神力量與有形的物質力量。他一直保持著禪修的習慣,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1976年,他與禪修導師乙川弘文再次確認自己創業的想法,乙川弘文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去吧,既然心向往之,還有什么可糾結的?全心即佛,心佛無異。當心性再無滯礙,行止皆隨本心的時候,你就是大徹大悟的佛陀呀!”


喬布斯神跡1.0——開啟微軟圖形界面技術的人

斯蒂芬·沃茲尼亞克幫助喬布斯獲得蘋果創業初期的輝煌,比爾·阿特金森則是與喬布斯創造未來的伙伴。喬布斯對于一個人是空想的虛張聲勢還是有真正的實力和自信實現新技術,有天然的判斷力,阿特金森就是那個總能夠實現新技術、新突破的天才。

喬布斯渴望擁有一臺真正烙印自己想法的電腦。此時,施樂公司的帕洛奧圖研究中心團隊也在嘗試計算機的創新——用戶圖形界面。其中有一位艾倫·凱的科學家,他的兩句格言深得喬布斯認同:“預見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親手創造未來”以及“對待軟件嚴肅認真的人,應該制造自己專屬的硬件”。

施樂的風險投資部門想要參與蘋果公司在1979年夏天進行的第二輪融資。借此,喬布斯帶領團隊了解用戶圖形界面技術。

通過演示,喬布斯興奮地說,我看到了計算機的未來,它應該變成現實。喬布斯和阿特金森果然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做出了更為簡化、實用的突破。在掌握的資源遠不及施樂及IBM的情況下,改變了計算機產業的進程也改變了微軟。喬布斯開創了個人計算機時代,也開創了圖形界面時代。

1984年,蘋果公司的年銷售額達15億美元,而微軟只有1億美元。蓋茨特別喜歡去蘋果公司看各種演示,而且對不理解的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兩家公司為了一個宏大的新未來,簽訂了一個對于微軟特別重要的合同,為麥金塔電腦開發圖形界面版本的軟件——文字處理程序Word和全新的電子表格軟件Excel,這套系統的開發是在喬布斯的標準下完成的,喬布斯回憶說:“他們一開始做出的應用程序很糟糕但是他們堅持努力,越做越好。”

這個過程幾乎讓蓋茨成了蘋果的一員,他說:“每次聚餐我都去,已經成了那兒的一分子了。”

最后,喬布斯對Excel非常喜愛,以至于放棄了自己的BASIC團隊。喬布斯還意識到,微軟會盜用麥金塔電腦的圖形用戶界面并開發自己的版本。

微軟當時已經開發出了DOS操作系統,并授權給兼容電腦使用。DOS系統采用老式的命令行界面,會顯示出小而呆板的系統提示符,如C:\>。喬布斯及其團隊擔心微軟會抄襲麥金塔的圖形界面的思路。安迪·赫茨菲爾德注意到,微軟方面的聯系人就麥金塔操作系統如何運作詢問了太多細節問題,這令蘋果更感憂慮。

1983年10月,蘋果公司在夏威夷舉行銷售會議,喬布斯像明星一樣演講,蓋茨看上去就像個高中生,他說“微軟期望1984年全年收入的一半都來自為麥金塔電腦研發的軟件”。

一個月后,因為麥金塔電腦推遲一年發布,11月蓋茨宣布微軟計劃為IBM個人電腦開發Windows操作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采用圖形界面,有窗口、圖標和可以指向并點擊的鼠標。蓋茨在紐約赫爾姆斯利大飯店主持了一次喬布斯風格的產品發布會。這次發布會預示著全球微軟時代的到來。


喬布斯的神跡2.0——點燃皮克斯

精明、理性、務實的蓋茨帶領著微軟穩步發展,藝術家喬布斯被迫離開蘋果,在“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喬布斯再次與乙川弘文暢談。當時喬布斯想到日本修行,而乙川弘文勸說道,“禪是自我內心的修行,生活在僧院與生活在企業并沒有多少差別。”佛教的空與色、抽象與具象、自我與世界,在禪中得到了和解,這種和解最終通過動畫制作得到實現。

喬布斯表達自己渴望的強烈程度,很難讓人忘記。1985年夏天,喬布斯在蘋果公司正處于失勢中。一天,他和艾倫·凱一起散步。凱知道,喬布斯對創意與技術的交融很感興趣,于是建議他一同拜訪自己的朋友,盧卡斯影業電腦部門的負責人。喬布斯無論對人還是事物的本質,都有極強的判斷力和預見力。

在皮克斯,他遇到了真正的藝術家約翰·拉塞特,他們相互認定對方的才能。喬布斯對他恭敬有加,真心欽佩他的才華。拉塞特則理智地將喬布斯視為贊助人——能夠欣賞藝術工作并且知道如何將其與技術和商業進行融合。在一次次的財務危機中,喬布斯并不是出于商業上的考慮,他堅持讓皮克斯每年拍一部動畫片,還千方百計為皮克斯開拓市場。即使皮克斯的硬件和軟件產品線都失敗了,喬布斯還會保護著動畫團隊。對他來說,這已經是一個擁有魔力的藝術之島,能給予他深層次的情感愉悅,他愿意培養它,為它賭上一把。

皮克斯的成功,讓喬布斯的藝術天賦得到了綻放,他設計了皮克斯的總部大樓。皮克斯總部大樓的設計蘊含著人與人相遇的禪意,讓那個對你重要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出現。皮克斯的員工佩恩說:“喬布斯希望員工來到共享空間,與同事進行偶然的對話,我一直就進行這類對話,它讓文化保持活力。”

喬布斯逝世后,皮克斯的首席創意官約翰·拉塞特和公司總裁埃德溫·卡特姆在官方網站表達了他們對喬布斯的致意:“史蒂夫·喬布斯是我們一位親愛的、富有遠見的朋友,他是皮克斯大家庭的一盞明燈。他先于我們其他人預見到了皮克斯的潛力,那是我們未曾想象到的。史蒂夫給了我們機會,并且相信了我們那個瘋狂的夢——制作電腦動畫影片;他經常說,‘要把它做好’。他是皮克斯成功的原因。他的精神力量、品行,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們每個人變得更好。他永遠是皮克斯DNA的一部分。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我們的心與他的妻子勞倫和他們的孩子同在。”

2013年,皮克斯總部大樓的主樓命名為“喬布斯大廈”,以表達對喬布斯的尊敬。佩恩說:“喬布斯希望大樓空間有巴黎奧塞美術館的感覺,他希望大樓給人一種它早已存在的感覺,它應該是永恒的設計。皮克斯賦予了喬布斯更為強大的神秘魔法,那就是再造蘋果。”


喬布斯的神跡3.0——科技界的蘋果

當喬布斯剛剛把皮克斯做上市,再次站在眾人矚目的位置,蘋果正經歷著一團糟。就在那個時刻,喬布斯意識到自己很在乎蘋果,于是決定重返蘋果,并首先邀請了坎貝爾進入董事會。

喬布斯既有洞察未來發展趨勢又有洞察每個人天賦的超能力,并像神一樣把這兩者連接起來,這并不是他與生俱來的特質。禪修確實給了喬布斯很大的幫助,每一位偉大的領導者都應該有一個苦思冥想的過程。

蘋果員工黛比·科爾曼認為喬布斯的現實扭曲立場充滿力量,他說:“那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扭曲,你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你并沒有意識到它是不可能完成的。”

蘋果員工霍夫曼說:“喬布斯具有神奇的力量,能準確地知道你的弱點是什么,怎樣能讓你覺得自己很渺小,怎樣能讓你畏縮。這是那些極富魅力、知道如何操縱別人的人身上的共同特質。你知道他能摧毀你,這就讓你感覺自己變弱了,你渴望得到他的認可,然后他就可以把你推上神壇并徹底擁有你。”

從蘋果的設計的巨大影響力而言,每個參與蘋果設計的人,都得到了才能的充分釋放。我們對喬布斯的控制欲有太多誤解,非常罕見有這樣的領導者,能夠那么了解他人、聆聽他人內心深處的渴望。

iPhone手機一經推出,立刻被博客寫手們奉為“耶穌手機”。微軟公司的史蒂夫·鮑爾默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的采訪時這樣說道。“但它確實對商務人士沒有吸引力,因為沒有鍵盤。”這句話,現在聽起來,像一個冷笑話。

“史蒂夫了解人的欲望。”艾倫·凱說道。凱是施樂PARC(帕洛阿圖研究中心)的先驅,他在40年前就設想過推出一臺Dynabook平板電腦。凱善于作出預言性的評價,于是喬布斯詢問他對于iPhone的看法。“把屏幕做成5英寸寬,8英寸長,世界就是你的了。”凱說。而他當時并不知道iPhone的設計源自平板電腦的想法,并將用于平板電腦上,而蘋果的平板電腦實現了并且實際上超越了凱所設想的Dynabook。

是的,喬布斯了解人的欲望、人類的欲望,也了解他身邊工作天才們的欲望。喬布斯,一個鼓勵亞當和夏娃吃蘋果的上帝,而且吃完要解決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

2.特斯拉附體——從佩奇到馬斯克

大多數人一想到電燈泡,就會聯想到愛迪生,事實上照亮世界的是塞爾維亞裔美國人尼古拉·特斯拉。他是交流電、無線電、無線遙控、火花塞乃至水和電的重要創造者和推動者。交流電將人類帶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這個功勞無疑應歸屬于特斯拉,他被人稱為“電氣時代之父”。

除了無線電等技術特斯拉還發明了雷達、傳真機、真空管、霓虹燈管、飛彈導航、星球防御系統等,一生獲得過1000多項發明專利,他還提出了現在科技的核心概念。諸如電子顯微鏡、激光、電視、移動電話、互聯網以及其他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許多事情,至今特斯拉仍有許多研究被美國FBI列為最高機密封存。

特斯拉曾經仰慕愛迪生并為他打工。1885年,他告訴自己的老板愛迪生,他可以改進馬達和發電機。愛迪生說:“如果你做到了,給你5萬美元。”特斯拉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愛迪生卻只給他加薪10美元。

特斯拉憤而辭職,開始創建自己的公司,經營交流電。在利益的驅動下,當時愛迪生大力抨擊特斯拉,并將其冠以“科學異端”之名,一場科學迫害應運而起。1888年,特斯拉得到西屋公司支持,研發已構思了6年的交流電體系,半年后,他研制的交流電發電機取得專利,并慢慢取代傳統直流電的位置。

不在發明就在發明的路上,這就是特斯拉,他的發明給大眾帶來了美好生活的同時,卻觸動了當時太多人的利益。首先是以直流電為代表的愛迪生利益集團,后來是金融寡頭J·P·摩根。摩根曾經支持特斯拉建設沃登克里弗塔,但他只是希望特斯拉將這座塔建成以讓他進行無線電通信而已,他看中的是商機而不是科學。特斯拉當時在沃登克里弗塔主要做的實驗卻是無線供電(不用導線就可以使電能傳輸到用電器上的技術)。

意大利人馬可尼搶先做到了跨大西洋無線電通信,無線電的專利也被錯判給馬可尼,這使得摩根很生氣,他停止了對特斯拉的資助,沃登克里弗塔只建成了一半,同時使特斯拉負債累累,成為當時媒體嘲弄的對象。但摩根仍不滿足,他利用自己在政經界的巨大影響力,讓美國所有課本都刪除了特斯拉的名字和事跡,這一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

特斯拉的發明創造更重視實踐,并不重視理論依據,有時是一種直覺般的感覺引領著他的發明創造。他往往是先有了結果再找其原理。雖然他有時對原理的解釋是不正確的,但這并不妨礙他進行天才的發明。他不同意愛因斯坦的理論,與新興的量子物理學格格不入,因此當時的“正統”科學界都不喜歡他,常常貶斥他,不承認他的成就,這在當時社會對特斯拉的聲譽造成了很大影響。

在一個科技致富的時代,特斯拉竟然放棄了交流電的專利,免費共享給整個社會,他的天賦里從來沒有為自己謀利的念頭,他的崇拜者視他為“發明了20世紀的人”。令人悲痛的是,特斯拉自身卻是窮困潦倒,長年經濟拮據,晚年的他只能努力賺取養老金,無力說服投資者資助他最新的構想。直到去世的時候,他都堅信自己可以發明出結束所有戰爭的武器,發明出電能通過無線方式跨越大洋的方式,并計劃從太空中收集能量。


童年的眼淚——佩奇

特斯拉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44年,他的好友,《紐約先驅導報》記者約翰·約瑟夫·奧尼爾撰寫了一篇關于這位發明家的傳記,題為《浪子天才: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傳記總結說:“在他生命的最后30年,在見到過他的數千人當中,知道他是誰的很可能不超過10個人。”但媒體仍然沒有忘記他,每隔一年就會頭條報道特斯拉和他最新的科學預測。

科學家純粹的精神與商人的逐利本性之間的對立沖突,在特斯拉一生中留下的故事,發人深省。這篇文章發表后41年,也就是1985年,12歲的佩奇閱讀了特斯拉的傳記后被深深地打動了。從那一刻起,佩奇認識到,僅僅作為一個科學家、發明家是不夠的,必須進行成功的商業運作,保持自己財富上的獨立,這樣才能夠按照自己的夢想,構思未來,創造發明。佩奇曾在谷歌首頁紀念特斯拉也是為了警醒自己和人們,要學愛迪生而不是特斯拉。

在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有一個尼古拉·特斯拉的雕像,紀念他給整個人類作出的貢獻。引領心靈的永遠不是財富,而是人作為創造者的智慧、精神和靈感。即便愛迪生被塑造得再光彩照人,也經不住見證者留下只言片語記錄的真相,尤其是像佩奇這種具備科學家的探索精神的人。他和特斯拉,在一篇文章里跨越時空相遇,在眾多特斯拉的偉大技術里相遇,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特斯拉的發明之中。

特斯拉帶給世界的不僅是發明,更是光明;帶給佩奇們的不僅是思考更是無窮的力量。佩奇的好友馬斯克,也是一個特斯拉迷。


顛覆傳統——馬斯克

2004年2月,馬斯克的新公司用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命名為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結束了汽車業數十年來沒有新公司成立的狀態。該名字的意義,也蘊含著馬斯克的夢想,即像特斯拉一樣,發明出一個新世界。

特斯拉叛逆無懼的性格似乎在馬斯克身上已經附體,這個讀科幻小說長大的科技企業家,信奉的是外星人的哲學,他說:“《銀河系漫游指南》一書教會我最難的是提出問題。一旦做到了,其他會變得很容易。”與傳統汽車公司一般以創始人名字命名的慣例不同,馬斯克向世界宣布,這家公司并非一般的汽車企業,而是技術驅動的高科技公司。這是創始人在向自己的偶像和先驅致敬,向偉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致敬。

馬斯克只要有錢就會投入更冒險的項目,和特斯拉一樣,總是拼上身家性命“折騰不休”。還好馬斯克學過一些商業課程,投資多元化,以保證他的財務自由,他自己采取了一些風險規避措施,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最重要的是,他的好友佩奇非常理解并支持他,或許是特斯拉促成了他們的深厚友誼。

2015年11月,美國財經網站CNBC撰文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憑借多項發明,成為年度創新大獎的獲得者,被稱為21世紀的“托馬斯·愛迪生”。我想這位作者一定不了解馬斯克,他更想被稱為21世紀的“尼古拉·特斯拉”。


引領支持——未來領導者

只有具備行云流水的思想,才能夠打造出世界級的企業,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在D10數字大會上將喬布斯比作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他說:“喬布斯會把好的想法變成輝煌的完成品。他真的是一位具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工程師和企業家,與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樣。”

對于埃里森而言,喬布斯絕對不是一個商人企業家,他回憶了一件事情,那是在蘋果市值超過甲骨文的那天,喬布斯曾給他打電話,埃里森回憶道:“喬布斯對此感到驕傲,但對他來說,這根本不是一種動力而只是一種衡量標準,表明他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確的,人們喜歡他的產品,而且大量地購買這些產品。”

喬布斯曾經想要把皮克斯的電腦賣給大眾市場,他的想法是,有創意的人很快會想到使用這款電腦的各種方法。他說:“我認為,人是創造性動物,面對工具他們能想出發明者未曾想過的各種聰明的使用方法,我覺得這會同樣適用于皮克斯電腦,就像Mac一樣。”雖然皮克斯電腦沒有成功,但對于創造性的信仰是喬布斯畢生的追求。

高科技企業時代與工業企業時代最大的不同在于,那種資本、董事會和職業經理人形成的控制力已經被徹底瓦解。科技企業家崇拜的是科學家,而非傳統的財富標簽的商人企業家。科技企業家更像個科學家、藝術家,引領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激發著每個人的天賦優勢的自我實現,是員工的伙伴而不是雇傭老板。

喬布斯在1985年被蘋果驅逐,這對于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和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及謝爾蓋·布林來說是一種警示,他們都牢牢地把握住了在各自公司董事會中的投票控制權。埃里森稱:“看看現在硅谷中的天才人物吧,他們已經不再信任董事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杭州市| 象山县| 黎城县| 溧阳市| 邵阳县| 石渠县| 西昌市| 沈丘县| 龙州县| 湖北省| 成都市| 项城市| 若尔盖县| 隆德县| 腾冲县| 博罗县| 万安县| 东宁县| 容城县| 德阳市| 海伦市| 玉田县| 定安县| 和顺县| 福清市| 车致| 林州市| 汉中市| 寿光市| 冕宁县| 彰武县| 正阳县| 通海县| 平利县| 大宁县| 平遥县| 梨树县| 龙游县| 防城港市|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