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企業教學因“案例”而高效

在企業培訓中經常需要講述與企業相關的案例,通過對案例故事的講述為學習者創設一個與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類似的情境。在這個情境中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也就是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現實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不是告訴學生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解決。

案例閱讀1.1

一個實現“自主學習”的教學案例

安德莉亞是澳大利亞“門尼·彭茲中心小學”的教師,她的實驗班為六年級,有30名學生。她的教學內容是關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

完成學習任務所需的知識點清單;

知道從何處以及如何去獲取所需的信息與資料;

首先,安德莉亞鼓勵她的學生圍繞這一教學內容擬定若干題目,例如,奧運會的歷史和澳大利亞在歷次奧運會中的成績等問題(確定與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確定媒體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學生用多媒體形式直觀、形象地把自己選定的問題表現出來)。

經過一段時間在圖書館和互聯網上查閱資料以后,其中米徹爾和沙拉兩位小朋友合作制作了一個關于奧運會歷史的多媒體演示軟件。

利用、評價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與人交流討論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在這個軟件向全班同學播放以前,教師提醒大家注意觀察和分析軟件表現的內容及其特點。播放后立即進行討論。一位學生說,從奧運會舉辦的時間軸線,他注意到奧運會是每4年召開一次。另一位學生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并不總是這樣,例如,1904年、1906年和1908年這幾次是每兩年舉辦一次。還有一些學生則注意到在時間軸線的1916年,1940年和1944這幾個年份沒有舉辦奧運會。這時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年份沒有舉辦奧運會?”有的學生回答可能是這些年份發生了一些重大事情,有的學生則回答發生了戰爭,有的則更確切地指出1916年停辦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1940年和1944年停辦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過大家的討論和協商,認為有必要對米徹爾和沙拉開發的多媒體軟件作兩點補充:①說明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對舉辦奧運會的影響;②對奧運歷史初期的幾次過渡性(兩年一次)奧運會作出特別的解釋。這時候有位小朋友提出要把希特勒的照片通過掃描放到時間軸上的1940年這點上,以說明是他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教師詢問全班其他同學:“有無不同意見?”沙拉舉起手,高聲回答說:“我不同意用希特勒的照片,我們應當使用一張能真實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如大規模轟炸或集體屠殺猶太人)的照片,以激起人們對希特勒的痛恨。”教師對沙拉的發言表示贊許。

(資料來源:李樂.多媒體技術環境下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學與管理,2008(2):132-134.)


從案例可以看到,教師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建立一個有關奧運會某個專題的情境,并以奧運會歷史或澳大利亞在歷次奧運會中的成績這類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再通過展開討論,把對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但是又離不開教師事先所做的、精心的教學設計和在協作學習過程中畫龍點睛的引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說的話不多,但是對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卻很大,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

企業培訓也是此教學方法的用武之地,筆者在南京某媒體團隊的內部培訓中,曾經設計了這樣的練習環節:要求各學習小組有效結合項目管理的知識制定一個大型會務活動的執行方案。

案例閱讀1.2

高度參與的課堂教學

南京日報集團下屬的《培訓》雜志管理團隊開展《會展項目管理與策劃》的主題培訓,希望通過專業的方法和訓練,讓其團隊策劃和管理效能有所提升,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大型行業會議策劃、組織與服務方面能達成“降本增效、提升服務體驗”的目標。

授課中教師宣布一項任務:結合項目管理的知識和方法,為“xx大型行業會議”設計執行方案。要求責任到人,每一個關鍵節點必須有衡量標準、負責人和時間期限。(大家立刻開始投入討論和制訂計劃)

案例教學點評

教學目標:創設情境,確定問題。

教學策略:通過拋出真實問題情境或工作挑戰,引導學員自主思考并制訂行動計劃。

教學計劃:這是每個學員都要面臨的工作場景,在課堂上對一個大型會議提出策劃方案,對任何一個人來講都是一個挑戰。但,這也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提升和指導的工作內容。每個人都是從業者,都有在該工作中的經驗和經歷。我們就是要通過對該事件的集中研討,得出相對的優質方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現方案中的不足,并提出問題引導學員深入思考,以實現“啟發學員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

教學建議:太多的教師喜歡“給答案”,但是這在案例教學中是“大忌”。這里不是說不讓教師“給答案”,而是要充分發揮學員的學習力。理論上,案例教學要求學習者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并能夠清晰、有邏輯地表達觀點(這也是案例教學對學員的基本要求)。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并不是真的要“教”給學生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學習,當然,這里也包含向教師學習。案例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員感覺到是自己在不斷探尋并獲取知識經驗的過程。即使教師的經驗豐富、見解精準,也要營造學員“自主獲取知識”的感受,這才是案例教學的實質。

案例閱讀1.3(續案例閱讀1.2)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討論,各小組開始呈現各自的執行方案。教師提醒,在呈現人講解的時候,其他人要注意方案中的具體細節和關鍵的問題所在,呈現人的表現代表小組的最高水平。每小組呈現完成后,立即提出問題并討論。

案例教學點評

教學目標:規定學習情境,創造學習沖突。

教學策略:設計學習競爭機制,激發思想交互。

教學計劃:每個小組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其他小組在傾聽的同時則在尋找其“不足”,于是針對各個問題場景的討論開始了,其目的是尋求“更佳方案”。此時是比較典型的“對事不對人”,但也無法避免辯論中的“人身攻擊”,此時需要教師來協調。各小組是在競爭表現,于是在互相傾聽和辨析對方邏輯漏洞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就產生了。

教學建議: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切實做到“公正公平”,因為教師是控制這個場面的情感基調。如果有學生提出不同意見導致爭辯,或者為了爭取發言機會出現“危險信號”,教師要及時發現并能夠有效引導,讓教學保持氛圍熱烈、主線清晰,不能因為爭論導致討論方向偏離。

案例閱讀1.4(續案例閱讀1.2)

一個學員舉手發言:剛才的陳述中,交通環節是有不確定因素存在的,如果安排大巴車去會場,如何確保所有的人都能準時到達,并且人數如何核準?另外,萬一大巴車遲到怎么辦?還有,每次上車都點名的方式好像并不合適,因為我們的參會者都是各個單位的負責人,這樣的方式可能會造成反感。還有人會坐錯車,還有人會愿意和自己剛認識的朋友坐一輛車。有人會臨時有事,選擇自己走。以前會務組在這方面每次都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但是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事情發生。其實,在這一點上,我不建議包辦交通,但是,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自行到達會場的出租車費用(僅限從機場到酒店),這樣既能節省我們的資源,又能讓參會者感到比較自由。(部分同學附和該建議,說這要好很多,表面上看我們的費用高了,但是我們節省了很多的人力和管理者的精力分散成本。)

有學員對午餐問題提出了不同觀點:為參會者提供方便餐會造成會場衛生的混亂,而我們沒人員處理衛生,萬一湯汁發生灑漏,污染了座椅,酒店方面會要求索賠。還有吃飯會讓會場充滿了味道,影響下午會議的心情,如果在就近的餐廳或場所就餐可能會更好。(這時有人說在外面就餐會造成成本上升,公司層面難以同意。)經過大家的討論和協商,認為有必要對就餐問題作進一步的補充,即①還是在會場內就餐;②選擇航空類包裝餐食,食品不能有味道和湯汁。發言的同學逐漸踴躍起來,越來越多的改進建議被提出……教師一邊示意助教老師做好記錄,一邊對優秀可行的建議表示贊同,對不同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學員的問題給出反饋。

案例教學點評

教學目標:引導課堂教學,探尋解決方案。

教學策略:通過引導教學研討,啟發思想使討論不斷深入。

教學計劃:各小組都在發言并陳述觀點,教師要積極引導學員互相質疑。可能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比學員思考得更加深入,這時就需要通過問題引導,啟發學員深入思考,而不是教師給出答案。在這一點上,教師必須控制自己的這種“表現欲”。在這里我們可以把現場的教學對話呈現出來,讓讀者感受一下課堂教學引導的過程。

對話(教學引導)

教師:能不能不吃午餐?

學生:不能啊!

教師:能不能到外面吃?

學生:不能!

教師:只能在會場吃?有沒有其他場地?

學生:沒有!

教師:那就確定,在會場吃!要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不能弄臟場地、不能有味道!

教師:好,有沒有簡單易處理、沒有味道的餐食包裝?

學生:應該有!

教師:誰能說出滿足這兩個條件的餐飲產品?不會灑漏、沒有味道!

學生:飛機上的餐盒就行。

教師:各位認為如何?能滿足要求嗎?

學生:(異口同聲)能!

教師:那就確定這個,如何?

學生:好!

教學建議:案例教學需要教師有高超的引導能力,這需要教師具有對課程整體的熟練把控。同時,對研討的問題要有深刻的領會,并能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學員觀點的不足和可提升的空間。在學生們爭辯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主導討論的方向,在話題偏離時能夠“適時”干預,對學生的表現和觀點及時給予反饋和啟發指導。

有人認為學生討論時是教師“休息”的時機,這是一個非常膚淺的認識。實際上,在研討的過程中教師要保持全程的精力集中并能夠深刻理解雙方的觀點,能夠及時給出評估意見和作出“服眾”的判斷才行。

案例教學活動中,這種“問題情境設計”能準確地把學員的注意力聚焦于培訓的核心上。因為本次培訓的主題就是“活動策劃與流程梳理”,目的就是幫助管理團隊在會議與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養成項目管理的思維方法和工作習慣。

通過問題場景的設計,引導學生個體對“教學問題”進行回應,激發其積極思考,并通過小組討論形成方案,真實地再現各自的認知層次與思維方式。在培訓中教師依據表現進行不同側重點的提醒與點評。最重要的是,培訓中教師的講授時間大幅下降,而就問題的探討與交流的時間就更加充裕,學生們上這種課程的直接感受就是“很過癮”“收獲極大”“怎么這么快就下課啦?”這樣,讓學生們在討論和交流中掌握知識,共享經驗,在教學互動中加深對特定知識的理解,從而保證教學品質。

成年人的學習,特別是管理者更加注重交流和研討,這一點也恰恰是案例教學與生俱來的一大優勢。昆侖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術總監吳新剛說:“聽完老師的課,我感覺有非常多的收獲!老師在課堂上通過不同維度、不同手段,讓書本上的知識都鮮活了起來,尤其在模擬實際工作的沙盤活動時,同學們往往都手忙腳亂??兩天的課程感覺自己不僅學習了知識,還結識了老師與諸位同學,同學們的分享也使我受益匪淺。”

傳統的、告知類的培訓和學習并不適合管理者,他們更喜歡自己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就是“自主學習”方式大行其道的原因。實際上,“自主學習”的方式適合所有人,“讀萬卷書”也不能替代“行萬里路”!不是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楚雄市| 汨罗市| 奇台县| 普格县| 黔东| 万宁市| 瓦房店市| 大洼县| 江口县| 土默特右旗| 闸北区| 巨野县| 察隅县| 多伦县| 高唐县| 竹北市| 滕州市| 佛冈县| 陕西省| 海丰县| 麦盖提县| 亳州市| 桂阳县| 九龙县| 贺州市| 泸水县| 大厂| 深水埗区| 米泉市| 读书| 报价| 泾川县| 股票| 贺兰县| 砚山县| 托克托县| 武强县| 奇台县| 荔浦县|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