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問題:信息量太大,讓人不知該從何說起
讀前思考
· 你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對方在一次提問中一口氣提出了好幾個問題,試圖從你這里獲得一大堆答案。假如你當時精力不濟、思路不清晰,大腦就會頓時陷入一片空白,而心里會很煩。
混合型問題指的是提問者在同一時間里提出了好幾個問題。而大家通常在同一時間里只提一個問題,包括前面提到的引導型問題、消極型問題、含糊型問題等“壞問題”。在記者招待會上,有些新手為了在極其有限的提問時間里獲取更多消息,就會提出混合型問題。因為這種問題壓縮了很多信息,假如對方能全部回答到位,就能一舉收獲許多答案。
遺憾的是,提問者這個美好的愿望恰恰是回答者不愿意看到的噩夢?;旌闲蛦栴}的信息量過大,往往每一個子問題都可以拿出來單獨做長篇大論的回復。我們都知道計算機同時運行太多程序會死機,人同時思考多個問題雖然不會死機,但是會思維混亂。
只有極少數溝通高手才能從紛亂的混合型問題中捕捉到提問者最核心的問題,然后用一條線索巧妙地串聯起其他問題的答案。當然,他們不會事無巨細地回復每個問題,而會有詳有略地組織語言,重點回答那個核心問題,其他問題則用三言兩語來引導提問者自己去思考答案。
不過,大部分回答者都不具備這種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他們只能在同一時間內處理一個簡潔明晰的問題。碰上混合型問題時,往往會無法正面回答。
日本溝通專家齋藤孝指出:“向別人傳達事情的時候,第一要務就是‘有沒有說出你想傳達的意義(觀點)'?!睖贤ň褪菫榱吮舜私粨Q觀點,只要提問者的觀點夠明確、夠簡潔,對方就能迅速做出回應,提供有效的答案。
所以,我們在提問前應該養成認真檢查問題有無意義的習慣。具體而言,就是當發現自己提出的是“混合型問題”時,在心里對自己說“你說的話毫無意義”。然后,把混合型問題還原成幾個簡潔明晰的問題,逐個進行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