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客在想什么
- 阿福先生
- 785字
- 2019-02-01 16:53:08
前言
當今的服裝市場,品牌多如牛毛,顧客的選擇非常多。因此,曾有這樣的說法:服裝品牌將進入“顧客自選”時代,不再需要導購推薦,未來會有大量導購失業。果真如此嗎?顯然不是。
我們不能因為ZARA、H&M和UNIQLO等“超市型服裝品牌”是自選模式,就斷定所有品牌都會變成自選模式,還是有很大一部分顧客需要導購的專業推薦和服務,以節省更多的時間??
也就是說,“自選模式”和“推薦模式”都會在服裝行業長期存在。
2016年,我做了幾十場“大V定制”課程培訓,期間有很多店長問過我一個相同的問題:“我看了很多服裝銷售方面的書籍,學習了里面的銷售溝通話語和技巧,可我的推薦為何還是說服不了顧客呢?”
我給她們講了個故事。男孩GG瘋狂追求女孩CC,被CC拒絕了,理由是她喜歡會做飯的男人。GG花了一年時間學習烹飪,廚藝精湛,但仍然不能讓CC接受他,為什么呢?
原來CC喜歡帥氣、富有還會做飯的男人,GG廚藝再好也沒用。不懂女孩想什么,怎么能追到她呢?同理,顧客嘴上說的不一定是他心中所想的;你不知道顧客在想什么,如何說服他?
這兩年我發現,有不少店長和導購在面對顧客時,完全被顧客牽著鼻子走:顧客說“貴”,導購就說“不貴”;顧客說“上貨慢”,導購就說“上貨不慢”;顧客說“難看”,導購就說“不難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導購從沒想過顧客為什么這樣說,顧客這樣說的時候在想什么。
做培訓的人都知道,學會一項正確的技能很容易,而將這項技能變成本能的反應可謂難上加難,沒有長期的重復練習是不可能達到的。
現如今,很多品牌服裝店的店長和導購將“頭痛醫頭”的錯誤應對方式變成了本能反應,這是服裝零售業的悲哀,也是我們這一代服裝人的悲哀??
本書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而編寫的,書中集合了令店長與導購頭疼的53個問題,剖析了顧客的心理動機,以顧客心中所想、所盼為起點,反推店長與導購應該怎么說、怎么做,希望能帶給廣大服裝零售從業者一種看問題的新角度。
阿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