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稅制結構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2.3.1 國外研究

關于稅制結構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但觀點也不盡相同。如Diamond和Mirrlees(1971)通過對最優稅收的研究發現,收入的再分配效應只能通過直接稅來實現。Stiglitz(1976)后來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Natio(1999)的研究表明,稅收再分配效應主要通過直接稅實現,但同時也可以通過間接稅來輔助實現。Kakwani(1977a)通過對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四個國家所得稅和間接稅累進性的研究發現,所得稅的累進性比整個稅制的更強,能較好地發揮稅收的收入分配作用,但間接稅的累退性較強,對收入分配具有逆向調節作用。Milanovic(1999)通過對比79個國家再分配前后的基尼系數發現,再分配調節后基尼系數下降了30%,個人所得稅使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基尼系數分別下降了0.078和0.063,而且收入差距越大的國家,其對低收入者進行收入再分配的偏好就越強。Lars-Erik Borge、Jorn Rattso(2004)分析了挪威稅制結構的收入分配效應,研究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就越需要優化稅制結構對其進行調節。Saez(2004)從再分配的視角研究了直接稅和間接稅的短期和長期效果,結果表明,間接稅在短期內對收入再分配具有優勢,但直接稅在長期中對收入再分配具有優勢。與上述學者認為直接稅有利于收入再分配的觀點相反,Pippin(2006)實證研究了稅制結構與收入不平等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所得稅依存度(所得稅在稅收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與收入不平等不相關,即所得稅稅收收入比重的大小與收入分配狀況的改善沒有多大的關系,而且所得稅依存度越高也不一定改善收入不平等狀況。Bargain(2011)實證分析了美國稅收對收入不平等的影響,結果表明,共和黨時期的稅制結構加劇了收入不平等,惡化了收入分配狀況。但是另一部分的實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如Kim、Lambert(2009)和Hungerford(2010)的研究表明,美國累進性稅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收入不平等程度。此外,國外學者還對直接稅與間接稅的比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Decoster(2006)等使用微觀模擬模型,對降低直接稅比重與提高間接稅比重(即稅收替代)的收入分配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發現受益者是高收入者,而低收入者受到損害,稅制的收入分配功能減弱。Bargain和Callan(2010)通過對稅收—支出收入分配效應的研究發現,只有把稅收與支出綜合在一起研究,才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財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應,從而最終構建最優稅制。Cronin(2012)考慮了家庭規模對稅收負擔的影響,結果發現以家庭為征稅單位有利于調節居民收入分配。

2.3.2 國內研究

稅制結構是影響稅收再分配效應的重要因素,國內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稅制結構的收入分配效應進行了研究。如財政部科研所課題組(2003)的研究表明,中國稅收在收入分配調節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僅僅重視對貨幣收入的調節,而忽視了對財產的調節,缺乏專門調節個人財產的稅種。呂冰洋(2010)從三類收入分配入手,從理論上分析了我國稅收制度與三類收入分配的關系,認為影響居民收入分配的稅種主要是所得稅類中的個人所得稅和財產稅類。孫鋼(2011)認為,參與收入分配調節的稅種主要有七個,即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契稅和車輛購置稅,但稅收的調節作用未能產生預期的成效。呂冰洋、毛捷(2014)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分析了我國高投資、低消費的財政基礎,并從降低投資、消費比的角度出發,認為財政支出結構應更多地向民生傾斜,應提高直接稅的比重,特別是積極推動財產稅改革和個人所得稅改革。呂冰洋(2014)還從政府與市場入手,實證研究了我國稅制結構以商品稅為主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的扭曲,市場扭曲導致了政府的擴張,使得政府偏好于對商品征稅,而且市場的扭曲促使政府提高商品稅稅率,導致稅制結構中的間接稅占比上升。因此,稅制結構的優化最終還要歸因于市場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楊志勇(2014)認為,從廣義的稅制結構來看,我國的直接稅收入已經超過政府收入的一半,應該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主動優化稅制結構,其中直接稅優化的重點在于個人所得稅和房產稅的完善,間接稅優化的重點在于增值稅稅制的再造。劉華等(2012)、李香菊和劉浩(2014)分別使用世界銀行WDI數據和我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面板數據,實證分析了稅制結構與收入不平等的關系,結果均發現,流轉稅比重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公平。盡管學者對稅制結構收入分配效應的研究角度不同,但均認為我國目前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制約了稅收調節居民收入分配功能的發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广南县| 娄烦县| 灵武市| 湖北省| 宁都县| 定安县| 安顺市| 隆昌县| 临沧市| 中西区| 民丰县| 广汉市| 佛学| 佛学| 华亭县| 会同县| 东山县| 谷城县| 乐平市| 东源县| 东源县| 长泰县| 克拉玛依市| 平安县| 子洲县| 珠海市| 新竹市| 邻水| 珠海市| 山阴县| 吐鲁番市| 潞城市| 紫阳县| 卢湾区| 交城县| 信阳市| 承德市| 谷城县| 南投市|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