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學的誕生

1856年5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生于捷克摩拉維亞地區弗萊堡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859年,弗洛伊德3歲時,他們一家人移居奧地利維也納。在此后的79年里,弗洛伊德一直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直到1938年為躲避納粹的迫害,他才逃避到英國倫敦。1939年9月,弗洛伊德在倫敦去世。弗洛伊德身上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民族身份:猶太人。雖然不信仰猶太教,但是弗洛伊德始終有強烈的猶太人身份意識。據說,他結交的朋友大部分是猶太人,還定期參加當地猶太人的集會,而且對他的那些被翻譯成希伯來語的著作不收版稅。甚至,弗洛伊德認為自己能夠獨立思考與民族身份有密切關系。的確如此,弗洛伊德獨立思考習慣來源于猶太人被歧視的社會環境。在第一次在維也納大學遭到反猶太主義抗議后,他便遠離他人,開始獨立思考問題,養成了獨立的判斷能力。

一 走向精神探索之路

那么,弗洛伊德是如何建立精神分析學的?這與他個人的經歷息息相關。1873年秋,弗洛伊德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開始大學生活。1881年3月,他通過了醫學院的畢業考試,獲得博士學位。在讀書期間,弗洛伊德學習了生物學、醫學、病理學、外科手術、人文科學等多學科知識。除了基礎課,他選修過動物學家克勞斯主講的生物學,生理心理學家布呂克主講的生理學、語言生理學課。正是從這些課程里,弗洛伊德學習到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達爾文主義等科學思想。這些科學思想都成為精神分析學的科學基礎。同時根據維也納大學的規定,弗洛伊德還連續三年學習了心理學家、哲學家布倫坦諾的哲學課。他還研究了亞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學著作。1879年,德奧與俄國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戰爭爆發,弗洛伊德應征入伍。在從軍期間,他閱讀了英國哲學家約翰·斯因亞特·穆勒的著作,并將其譯成德文。穆勒的著作涉及社會、勞工、婦女解放及社會主義等問題。這些哲學思想滋潤了弗洛伊德,使他能夠進一步思考人和社會的問題。可以說,在從1873年至1881年的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的學習生活中,弗洛伊德獲得了廣博的知識和扎實的科學研究方法。這些都為精神分析學的創立做好了準備。

自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畢業后,弗洛伊德先是在布呂克教授的生理研究所工作,擔任助教。但是由于要贍養父母、撫養弟妹,還要準備結婚的花費,這項工作的薪水不足以支撐弗洛伊德的生活開支。在完成第三學期助教工作后,弗洛伊德改行做了維也納全科醫院的專職醫生。這段時期,弗洛伊德主要興趣集中在研究神經系統疾病。不久,在布呂克的推薦下,弗洛伊德獲得一筆可觀的獎學金,前往巴黎跟隨當時歐洲最著名的精神病專家沙可學習。在巴黎期間,弗洛伊德研究重點從一般的神經系統病理學、組織學轉向神經病治療學。從沙可那里,他學會了催眠術。1886年2月底,弗洛伊德完成在巴黎的研究計劃回到維也納,擔任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兒科病研究所的神經病科主任。與此同時,他在維也納正式開設診所,進行了大量的神經病臨床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從某種意義上說,弗洛伊德被迫從醫是件幸事。假如他一直是位醫學研究人員,就不可能創立動力心理學。跟病人的接觸,促使他不斷地從心理學的觀點考慮問題。”〔美〕 C. S.霍爾:《弗洛伊德心理學入門》,陳維正譯,商務印書館,1985,第7頁。精神分析理論的創立與這些醫學實踐息息相關。精神病治療是精神分析學的基礎。弗洛伊德就是從研究精神病癥開始,逐漸深入人類精神深處,從而為他的精神分析學奠定了基石。弗洛伊德對精神病的治療采用了很多方法:電療法、催眠術、談療法、自由聯想法等。其中,法國精神病專家沙可的催眠術對于弗洛伊德思想的形成尤為重要。催眠術能夠發掘被遺忘的痛苦經驗,還能夠通過暗示把痊愈的觀念印入病人心理。正是通過催眠術的實踐,弗洛伊德發現意識背后還有另一種更加強大的心理——無意識。同時,弗洛伊德自己創造的自由聯想法,對于理解人的深層心理也具有重要作用。精神病醫生鼓勵病人自由言說,訴說內心的隱秘,從而表露出被壓抑的心理內容。在精神病醫療實踐中,弗洛伊德逐漸了解精神異常行為的內在原因,揭示出隱藏在心里深處的強大驅動力,提出了防御、抵抗、壓抑和發泄等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并把它們與人類早期經驗聯系起來。

總之,在對精神病癥的醫療實踐中,弗洛伊德對精神異常行為的探索研究逐漸深入,初步揭示出無意識之謎。他發現意識活動只是人的精神活動的表層,在這表層之后還有更有價值的精神層面,這便是無意識活動。其后,這些精神病的治療方法逐漸超出精神病治療的范圍,成為探索人類精神的一種方法,構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895年,弗治伊德與布洛伊爾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出版,這是弗洛伊德開始探索無意識的標志。

二 社會語境:戰爭與科學發現

弗洛伊德所處的時代是動蕩不安的。他先后經歷了許多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大事件,這些都對他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分析理論的形成產生了直接影響。他在一生中目睹了許多戰爭:意奧戰爭、普法戰爭、法國公社革命、美西戰爭、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各國帶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社會災難,還導致數以萬計的人遭受精神創傷,導致精神病發病率猛增。這些戰爭充分展演了人類自身的丑惡本性。一戰后納粹勢力在西歐地區崛起,更使弗洛伊德遭受了許多民族歧視和迫害,他不得不出走英國。可以說人類上演的這些殘酷的屠殺、流血、破壞等陰暗面,直接左右了弗洛伊德對人性的看法。弗洛伊德后期重新思考了人性問題。他感到人的本性中具有某種侵略本能或自我毀滅的本能,也就是死本能,從而修正了早期思想中關于性本能的觀念,促進了精神分析理論的發展。對人性惡的認知也直接影響了弗洛伊德的歷史觀,使其思想帶有悲觀主義的色彩。

對人自身的深入認知,還跟弗洛伊德所接受到的科學成果有直接關系。“弗洛伊德漫長的一生,從1856年至1939年,正是科學史上最富有創造成果的時期。”〔美〕 C. S.霍爾:《弗洛伊德心理學入門》,陳維正譯,商務印書館,1985,第4頁。這些豐富的科學發現直接融入弗洛伊德關于精神分析理論的建構。19世紀自然科學中的許多進展,如達爾文的進化論、費希納的心理學、細菌學說、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等給弗洛伊德的思想奠定了科學基礎。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發表直接在關于人的觀念領域掀起了一場巨大革命,人成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動物中的一種。1860年,費希納創立現代心理學,使人們認識到人的精神是可以進行研究和測試的,從此心理學進入現代科學的行列。法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該定律表明,自然界中一切運動最終可以歸結為一種能量形式向另一種能量形式的不斷轉化。弗洛伊德受此定律影響,直接將其應用于對人的心理活動過程的分析。他認為,人體自身也是一個動態能量系統,人的心理活動的能量系統結構及其變化也是符合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的。他將人的結構系統的能量稱為力比多。心理活動的能量都來自本能,在本我、自我、超我三個系統中轉換,并且能與外界形成能量交換。很明顯,弗洛伊德的動力心理學就是受到了能量定律的影響而創立的。

一切認知都來自科學。在科學的基礎上,弗洛伊德創立了影響巨大的精神分析學。精神分析學對人類認知自我具有革命性轉換。在弗洛伊德看來,人類的自戀經歷了三次沉重的打擊。第一次打擊是“天體論的打擊”。哥白尼日心說摧毀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天真想法,讓人類意識到自己不過是生活在茫茫宇宙中的一個小星球上而已。第二次打擊是“生物學的打擊”。達爾文的進化論,打破了上帝造人說,把人類的起源歸結為動物。這樣,人和動物之間就沒有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人具有動物性,保留著一些動物所具有的本能沖動。第三次打擊則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認為他對人類自戀造成的打擊比哥白尼、達爾文尤甚。在精神分析視域中,無意識是人類精神的根本所在,而意識則是由無意識決定的。精神分析學告訴人類,他們不是自己的主人,甚至掌握不了自己。

三 弗洛伊德的著作及思想分期問題

弗洛伊德一生勤于著述,他的論著合計起來有百余種,代表性的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夢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性學三論》(1905)、《詼諧及其與潛意識的關系》(1905)、《圖騰與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論》(1916)、《精神分析引論新編》(1917)、《超越快樂原則》(1920)、《自我與本我》(1923)、《集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一個幻覺的未來》(1927)、《文明及其缺憾》(1930)等。這些著作囊括了醫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美學等領域。當然,它更是形成一門獨立的精神分析學。

精神分析學誕生的標志是什么?關于這個問題并沒有統一的看法。有人認為精神分析學是以1895年《歇斯底里研究》為標志,有人認為以1900年《夢的解析》為標志。這個問題需要加以辨析。先看《歇斯底里研究》這部著作,它是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合著的,因此,要搞清楚哪些是弗洛伊德的觀念、哪些是布洛伊爾的觀念有些難度。而且,《歇斯底里研究》雖然觸及了無意識觀念,但是它把觸角更多集中在精神病的研究上。實際上,精神分析學并非完全是精神病治療學,而是探索人類精神的學科。《夢的解析》所涉及的主題是精神分析學的基本支柱之一,它所研究的對象已經跨越純粹精神病治療的范圍,開始輻射人類的一般精神問題。因此,從精神分析學自身的形成而言,《夢的解析》作為標志更為確切。

人們平常談論弗洛伊德思想的時候,很少注意到弗洛伊德思想本身存在一個發展歷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其生命歷程中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一直發展變化的。這個變化與弗洛伊德個人思考的深入和與他人論辯有直接關系。學界一般將弗洛伊德的思想歷程劃分為前后期,但是對此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學術界是以1905年為界的。1905年之前弗洛伊德主要集中于精神病學的研究。在這個階段,他雖然發現了人類精神中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但是主要還是集中在精神病領域。1905年之后,他把在精神病學中發現的東西開始推廣到普通人的范圍,進一步提高到研究人類精神的高度。換言之,1905年后弗洛伊德的思想開始哲學化,上升到一般的文化哲學高度。1905年后的東西可以歸為晚期弗洛伊德思想。但是,晚期弗洛伊德思想也是處于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也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以1920年為界,以《超越快樂原則》為標志,前期是以無意識、性本能等在各種文化形式中的表現為研究歸宿,帶有鮮明的愛羅斯傾向。1920年之后,弗洛伊德的思想慢慢超越了性的色彩,其理論對于人格結構、本能等方面的認知都發生了極大變化,顯示出與前期不同的理論色彩。由此,對于弗洛伊德思想的分期,我們應該在上面的劃分中加以把握和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青阳县| 陆良县| 涟水县| 分宜县| 无为县| 休宁县| 乾安县| 大新县| 阳信县| 荥阳市| 长沙县| 洛宁县| 禹城市| 常德市| 资兴市| 株洲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天门市| 东光县| 两当县| 綦江县| 黄骅市| 南宫市| 德兴市| 阿合奇县| 耒阳市| 班戈县| 牡丹江市| 香港 | 衡山县| 上犹县| 兴国县| 石狮市| 盐边县| 北辰区| 民县| 庆城县| 卫辉市| 石阡县|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