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交通運輸服務發展報告(2015)
- 林曉言
- 2081字
- 2019-01-05 00:03:02
第二節 中國交通運輸服務的可靠性
一 時間可靠性
自1997年以來,我國鐵路產業在鐵道部主導下進行了6次大提速,提速這種內涵擴大再生產方式可以低成本提升鐵路運輸資源質量,實現重量、速度和密度的有機銜接,從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鐵路網絡大規模擴充、技術裝備水平迅速提高、鐵路運輸企業生產力布局不斷調整的情況下,依托行政力量和政府信用,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規劃和提供公共物品的職能,通過技術改造等內涵式擴大再生產方式進行鐵路提速,可以有效節約交易成本,改善運輸資源配置效率,為鐵路運輸企業市場化運營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
二 第一次大提速
1997年4月,中國鐵路實施第一次大面積提速,京廣、京滬、京哈三大干線全面提速。以沈陽、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大城市為中心,開行了最高時速達140公里、平均旅行時速90公里的40對快速列車和64列夕發朝至列車,全國旅客列車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54.9公里/小時。中國鐵路網內允許時速超過120公里的線路達1398公里,允許時速超過140公里和160公里的線路分別延長588公里和752公里。貨運方面首次開行了發到站直達、運行線全程貫通、車次全程不變、發到時間固定、以車或以箱為單位報價的“五定”貨運列車,做到了雙線日行800公里、單線日行600公里以上,實現了貨運班列客車化和價格收費公開化,提高了直達列車比重,減少了貨物列車改編作業,加快了車輛周轉,提高了作業效率。
三 第二次大提速
1998年10月,中國鐵路第二次大面積提速。直通快速旅客列車在京廣、京滬、京哈三大干線的提速區段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在非提速區段的時速達到120公里。夕發朝至列車增加到116趟。廣深線采用新時速擺式列車,最高時速達到200公里。全路旅客列車平均速度提升到55.16公里/小時。這兩次提速對提升鐵路客運競爭力有一定作用,令鐵路運輸在1999年實現扭虧為盈。
四 第三次大提速
2000年10月,中國鐵路第三次大面積提速。重點是亞歐大陸橋隴海線、蘭新線、京九線和浙贛線。重新分類和調整了列車的等級和車次。全國鐵路實行聯網售票,400多個較大車站可辦理異地售票業務。全國列車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60.3公里/小時。在實行第三次大提速前,特快、普快、普客列車車次并沒有以字母區分,1~199為特快,201~499為普快,501~999為普客,不同鐵路局存在相同車次號的情況。改用字母后一段時間,經過調整,重號現象消除。
五 第四次大提速
2001年10月,中國鐵路實施第四次大面積提速和新的列車運行圖。提速范圍基本覆蓋全國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區,對武昌至成都、京廣線南段、京九線、浙贛線、滬杭線和哈大線進行提速。全國列車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61.6公里/小時。
六 第五次大提速
2004年4月,中國鐵路實施第五次大面積提速。開行19對直達特快列車,主要范圍是京滬、京哈等鐵路干線,其中涉及上海鐵路局的有11趟,包括5趟京滬直達列車。列車運行速度普遍提高,部分列車時速更達到200公里。全國列車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65.7公里/小時。
貨運方面,增開了最高時速達160公里的特快行包專列和快速行郵專列,以及冷藏、集裝箱快運專列,并安排貨物直達列車運行線181條,實現貨物快捷運輸。
第五次大提速后中國鐵路網中時速可達160公里的線路里程達7700公里,時速可達200公里的線路里程達到1960公里。
七 第六次大提速
2007年4月,中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在提速干線開行動車組列車,旅客列車時速可達250公里,全國列車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70.18公里/小時。
貨運方面,在既有提速干線開行時速120公里、載重5000噸貨運重載列車。
自此之后,中國鐵路終結了在既有線上再提速,并著眼于建設高速客運專線,使最高時速達到350公里。
六次大提速的實施,使鐵路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運量大、速度快等比較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充分發揮,而這對于中國鐵路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中國鐵路六次大提速,國內共有十多家機車車輛重點制造企業和幾百家外圍企業直接受益,實現了機車車輛制造水平的跨越。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為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的開行創造了條件,為未來幾年內即將建成的鐵路客運專線做好了技術儲備和演練,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做好預演。
八 容量可靠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客和貨物運輸量和周轉量迅速增長。2013年,全社會完成客運量212.26億人次、旅客周轉量27573.40億人公里,分別是1978年的8.27倍和15.8倍;貨運量403.37億噸、貨物周轉量164516.22億噸公里,是1978年的16.2倍和16.7倍。其中,全年全國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21.06億人次,旅客周轉量10595.62億人公里;全國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9.61億噸,貨物周轉量29031.61億噸公里。公路完成客運量、旅客周轉量185.35億人次和11250.94億人公里,完成貨運量、貨物周轉量307.66億噸和55738.08億噸公里。水運完成貨運量55.98億噸、貨物周轉量79435.65億噸公里。民航完成客運量3.5億人次,旅客周轉量5658.5億人公里,完成貨運量557.6萬噸,貨物周轉量168.6億噸公里。隨著我國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裝卸設施、支持系統的配套,港口貨物吞吐量特別是集裝箱吞吐量大幅提高。2013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17.67億噸,比1978年增長近42倍。
九 安全可靠性
近年來,全國交通運輸安全形勢穩中好轉,交通事故數和死亡人數呈不斷下降之勢(見圖2-1)。

圖2-1 2001~2011年交通事故數和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