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研究:以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為視角
- 宋俊成
- 3843字
- 2019-01-05 03:26:19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在高等教育領域學科發展史上是少有的。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特殊性,其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除具有其自身學科發展的內在規律以外,國家層面的學科政策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學科政策涉及國家對科學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涉及政府發展科學的基本方針,涉及科研管理和資助活動的特點與模式,涉及國家推動科研、教育與經濟結合的政策措施,等等。因此,對學科政策的探討不僅具有理論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就是其學科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和基礎。因此,要總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經驗,必須反思其學科政策的內容與建設歷程。如此,才能準確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及其學科政策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選題的現實背景
1.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對學科建設的影響重大而深遠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需要、社會的發展需要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各項政策對學科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甚至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歷程表明,學科政策不但為學科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條件,而且對學科建設目標具有導向功能,對學科建設內容具有規范功能,對學科建設實踐活動具有協調功能。進入21世紀以來,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復雜多變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對學科建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刻。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內容的視角,進一步分析其學科建設及其政策需要,進而推動學科的科學發展、內涵發展和創新發展,任務重大而緊迫。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內容體系尚需完善
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實踐的角度來看,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具體內容還缺乏一種整體性與自覺性認識,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作為影響學科發展的主導性因素,往往也是針對解決學科建設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而制定。這樣一來就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基礎性、綜合性、關聯性、協同性、開放性和實效性都相對不足。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進入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科建設環境的深刻性和復雜性程度越來越高。一方面,現有的學科政策已不能充分有效地調節學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學科政策表現出政策時滯和政策失效;另一方面,學科建設中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打破政策均衡,對學科政策提出了新需求,表現出政策供給不足。因此,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內容的視角出發研究其學科建設各內容要素的發展狀況,有利于促進學科建設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和協調發展,從而降低學科政策運行過程中的阻抗,提高政策運行效率,促進學科快速發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內容的整體性研究亟待加強
從學科建設內容構成要素的角度來看,當前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學術研究表現出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對學科建設內容構成要素的整體性關注不夠。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提煉產生了相當豐富的理論成果,對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這些成果大部分針對學科建設內容的某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缺乏對學科建設內容的整體性思考。眾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一個復雜的組織體系、知識體系和實踐活動體系的復合體。只有學科建設內容各要素協同發展,才能推動學科整體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從學科建設內容與學科政策內容辯證關系的角度進行系統理論研究的學術成果比較少。實際上,不論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歷史還是現實都表明,學科政策對學科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科政策內容與學科建設要素的相互契合度,是有效發揮學科政策功能與推動學科科學發展的關鍵。因此,從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的視角審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內容各要素的發展狀況,有利于在已有的思想認識基礎之上從學科建設全局出發,整體規劃學科建設的結構體系,更好地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提供理論支持與政策指導。
二、研究的理論意義
1.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理論研究空間
實際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就是對學科本質和學科建設中的系列重要問題的政策性回答。因此,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看,學科建設理論內在地包含學科政策建設內容。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學科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與分析,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相關政策的理論研究還不夠充分;從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的角度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然而,缺乏理論研究的政策不可能成為有遠見的政策,而忽視政策的理論研究也難以成為具有使命感的研究。因此,從學科政策內容的角度觀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本身,不是就政策談政策,而是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內容的研究,關注學科建設內容各要素的發展狀況,從而有力地開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理論視野。
2.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內容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內容體系是指在學科建設過程中,為實現學科發展總體目標,各內容要素相互連接的有機系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過程中,學科的組織機構、師資、經費、專業、課程、教材以及學科規劃、實施與評價等建設都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是,這并不代表已經有意識地建立了完整的學科建設內容體系。2005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經過一個短暫的快速發展期,轉而進入了學科建設諸多問題集中凸顯期,這與以往對學科建設內容的整體性認識不足有極大的關系。因此,更需要有意識地建構完善的學科建設內容體系,促進學科建設各內容要素的協調發展。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學科建設內容和學科政策內容辯證關系的分析,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內容體系,彌補學科建設具體實踐和理論研究的不足。
3.準確把握學科建設與學科政策之間的張力
影響一門學科發展的因素一般有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學科自身發展的內在客觀規定性,二是滿足學科發展需求的外部客觀環境。二者既對立又統一,在矛盾運動的過程中推進學科不斷向前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逐漸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發展規律,裴學進將其歸納為“適應實踐需要而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服從和服務于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需要的規律,學科發展的獨立—分化—整合規律,借鑒和依托相關學科而發展的規律,學科基本理論系統化和再系統化的規律,學科研究范式建立和轉換的規律”六個方面。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與一般學科發展規律重要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存在與發展,是建立在當代中國社會對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建設與發展現實需要的基礎之上的”。
正因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研究以學科發展規律為內在線索,以學科政策內容變遷為外在主線,深刻分析學科建設的社會歷史依據和基本經驗,探索二者相互作用的內在機制,準確把握二者相互促進的動力因素,保持二者之間的一定張力,最終切實提高學科建設的效率與質量。
三、研究的實踐意義
1.增強學科發展驅動力,提高政策內容的針對性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既是國家宏觀層面加強意識形態教育的政策性安排,也是微觀層面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和發展的具體措施。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對學科建設的影響是持久的、多方面的,我們既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與中國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的相互關系,也要看到學科建設的自主性與規律性;既要認識到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對困境所做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也要認識到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迫切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引導。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的視角發現影響學科建設的內在政策性因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所需要的政策環境與政策支撐動力,探討推動學科建設的有效政策措施,進而提高學科發展的驅動力。
2.科學指導學科實踐活動,提供學科政策制定依據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在艱難掘進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學科建設正面臨著內涵發展和規模擴張、創新發展和依托發展的突出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在協調這一矛盾發展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明確學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而且可以凝練學科方向,提高學科管理水平;不但可以完善政策措施和基礎保障,而且可以提高學科科學品格的學術認同,拓展學科理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成為有據可依、有規律可循的規范活動過程。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的視角開展學科建設研究,能夠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新方向,創新學科理念與學科思維,進而對學科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和論證,以戰略眼光思考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確定學科指導思想和發展理念,為學科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支撐。
3.提高學科實踐活動效率,提出政策實施合理建議
從實踐上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既是學科發展的理論體現,也是學科建設理念對實踐發揮直接作用的依據,是學科理論走向學科實踐的中介,對深入推進學科建設活動具有關鍵性作用。如果對學科政策缺乏清醒的認識,學科建設就不能得到有效開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關注學科政策的學科建設不可能成為有效率的學科建設,而不關心學科建設的學科政策也難以成為有廣泛應用價值的學科政策,不可能對較大范圍的學科建設活動產生影響。因此,從學科政策內容分析的視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對學科建設實踐活動產生的積極作用與消極影響,以及學科建設實踐活動對學科政策的反作用,有利于合理定位學科政策目標,有效執行學科政策內容,充分發揮學科政策關鍵性中介作用,進而規范學科建設活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