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當前改革梗阻的主要表現形式

自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改革正在各個層面漸次鋪開,多個領域取得突破和進展,特別是對一些社會關注度高、群眾抱有期待的問題,政府及時出臺了相關改革舉措,一些領域的改革效應開始釋放,為推進改革任務落實、實現良好開局奠定了基礎??偟膩砜?,改革勢頭較好。但在一些地方和部分領域,改革在實踐操作中也出現不少困難和障礙,“中梗阻”“天花板”“等繞拖”等難題亦不同程度地浮現。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形式化”和“任務化”傾向,局部利益和部門體制分割對改革推進形成了障礙。具體而言,改革政策梗阻主要表現為如下幾種現象。

(一)“你有政策,我有對策”的替換性執行

替換性執行是指當需要執行的改革政策與負責執行的部門存在利益沖突時,執行部門有可能制訂出與上級改革政策目標表面一致、實際相悖的執行措施。這是政策執行者主觀反對改革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如2011年《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取消部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規定取消運營車輛二級維護檢測收費、運營車輛綜合性能技術等級評定收費,但一些地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將部分收費另立名目,改為罰款或轉嫁為關聯單位維修費。

(二)搞“土政策”的附加性執行

附加性執行指在改革政策執行中,執行部門附加原目標沒有的內容,使政策對象、范圍、目標和力度超出原有要求,導致政策擴大化。而所謂“土政策”就是打著貫徹上級政策要結合實際的旗號,根據自身利益需要各行其是、謀取私利,甚至在中央改革政策之外“大膽創新”,造成審批事項邊減邊增、事與愿違。例如,“易租寶”等互聯網金融公司出事后,一些地方擅自停止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審批,導致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陷入停滯。

(三)“斷章取義,為我所用”的選擇性執行

選擇性執行是指改革政策執行部門對上級或中央的政策指令進行過濾,選擇對自身“有利”的執行,甚至在傳達和執行過程中對政策內容有意曲解,以本地區或部門的特殊性為借口做出不同解釋。例如中央反復調研和論證過的改革細則,部長司長都通過了,到處長那里卻要再“研究研究”;簡政放權的剛性目標已然“約法三章”,但一些含金量高的審批改革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中央的好政策、好措施“看得見、摸不著”。

(四)“陽奉陰違”的象征性執行

象征性執行是指改革政策執行中虎頭蛇尾、前緊后松、敷衍塞責、延宕推脫的現象。政策執行過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制訂象征性的執行措施,沒有具體措施。一些部門或人員相互推諉扯皮,表面上大張旗鼓,暗地里拒不執行;一些領導干部“會上叫得響,落實不到位”,上面發個文件,他也“照葫蘆畫瓢”發個文件,當一次“復印機”,上面開個大會,他也開個大會,重復一遍上面的精神,當一次“留聲機”。

(五)“變形、走樣”的片面性執行

片面性執行是指由于改革政策執行者業務素質低、認識水平低,對政策價值或作用缺乏正確認知,對政策目標、原則和措施缺乏準確理解,使政策在執行過程中“變形、走樣”。一些領導干部善于以“點上”工作代替“面上”工作,只抓幾個改革“閃光點”,搞幾個“樣板工程”做做樣子,“閃光點”之外的工作常常難以落實。這樣的改革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六)“左顧右盼”的觀望式執行

觀望式執行是指在執行過程中改革政策執行主體總是被動坐觀,觀上面的招數,等新政策出臺;觀上面的態度,看是不是來硬的;觀左右行動,看是不是動真的。在國企改革領域,有的地方說得多、做得少,以“等等國家的頂層設計”為由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事業單位公車改革至今還未全部完成,很多事業單位以“行政機關公車改革尚未完成”為由觀望等待。改革進程出現“上焦、中溫、下涼”的現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蕲春县| 罗江县| 常山县| 舒兰市| 冀州市| 邛崃市| 缙云县| 安塞县| 宁津县| 额济纳旗| 会宁县| 江油市| 宜川县| 锡林浩特市| 吴江市| 西吉县| 格尔木市| 巩义市| 海原县| 兴安盟| 五大连池市| 九龙县| 临泽县| 皮山县| 平安县| 东乡| 闸北区| 伊川县| 曲麻莱县| 隆化县| 连云港市| 佛教| 葵青区| 海原县| 梁河县| 乐业县| 海丰县| 广丰县| 乌拉特后旗|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