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采購管理實戰手冊(圖解精華版)
- 楊華
- 2826字
- 2019-02-18 15:16:03
第二節 精益采購的認知
講師提醒
精益思想在企業采購工作中的應用即體現為精益采購。精益采購(Lean Procurement)是運用精益思想,以采購成本治理為切入點,通過規范企業的采購行動,實施科學決策和有效控制,以質量、價格、技術和服務為依據,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數量采購需要的物資,杜絕采購中的高價格和一切浪費。
一、精益采購管理的目標
精益采購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企業的采購體系,使采購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立決策透明機制,實行必要的招標采購,使所有的信息公開化,防止暗箱操作,在保證采購物資質量的前提下,將采購價格降到最低。精益采購管理的四個目標如圖1-7所示。

圖1-7 精益采購管理的目標
1.保障供應
保障供應是指能夠適時、適量地采購到企業所需的物資。采購的物資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進得越早越好,適時、適量采購的重要性如圖1-8所示。

圖1-8 采購要適時、適量
2.降低成本
企業采購部的活動消耗的資金最多。除此之外,企業采購活動的經濟杠桿效用也非常明顯。盡管“價格購買者”這個詞由于意味著其在采購時所關注的唯一因素是價格而一般被人理解為貶義詞,但當確保質量和服務方面的要求得到滿足時,企業采購部還應全力以赴地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所需的物料和服務。在物資采購過程中,會發生各種費用。例如購買費、檢驗費、搬運費、裝卸費及保管費等。因此,企業采購部在采購物資時要運用適當的采購策略,使總的費用降到最低限度。
3.保證原材料質量
保證原材料質量是要保證采購的物料能夠達到企業生產需要的質量標準,保證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合格。保證原材料質量也要做到適度,質量太低,當然不行;但是質量太高,必然會增加購買費用,也是不合算的。所以要求物資采購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采購價格低廉的物品。
4.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是指對于供應商的開發、了解、選擇及使用等綜合性工作的總稱,是企業對資源來源的控制和管理,也是企業保證為生產提供可靠資源的根本。供應商管理在實現準時化采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供應商管理內容包括供應商的選擇、供應商的審核、供應商檔案信息管理、供應商績效評價、供應商退出和對相關信息的查詢分析。供應商的選擇、審核和供應商績效評價是供應商管理工作的重點,因為供應商的選擇和審核對企業的采購和成本控制具有直接的影響,而供應商績效評價則是對采購業務最有效的支持和監督。
二、精益采購管理的原則
企業在采購過程中應遵循5R原則。精益采購管理的5R原則是指企業在采購過程中應做到物料供應的適時(Right Time)、適質(Right Quality)、適量(Right Quantity)、適價(Right Price)和適地(Right Place),見圖1-9。

圖1-9 5R原則
1.適時
適時是指要求供應商按規定的時間準時交貨,防止交貨延遲和提前交貨。供應商延遲交貨會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而供應商提前交貨則可能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如增加倉儲空間資源、庫存占用資金和物料搬運成本,從而導致企業在物料倉儲管理方面的效率下降。
2.適質
適質是指供應商送來的物料和倉庫發到生產現場的物料的質量應符合生產技術要求。一個優秀的采購人員,應該是精明的商人和合格的品質管理人員這樣一個雙重的角色。因為一方面,采購人員要以最便宜的價格購買到企業生產所需要的最佳品質的物料;另一方面,采購人員要不斷地去推動那些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去完善其品質管理體系,來提供質量更加穩定的物料。
(1)來料品質不良的后果。采購的物料因為品質方面的原因,對企業會造成不良后果,如圖1-10所示。

圖1-10 來料品質不良的四大后果
(2)適當品質的特點。適當品質的物料,要具有以下特性,具體如圖1-11所示。

圖1-11 適當品質的特點
(3)保證物料適質。保證物料適質的方法有七種,具體如圖1-12所示。

圖1-12 保證物料適質的方法
講師提醒
派駐檢驗人員一般針對企業長期穩定合作的供應商,且該供應商的供貨量達到其產能的30%以上。同時,不應將某位檢驗人員長期派往同一個供應商處,以防其間關系發生變化。
3.適量
適量是指采購物料的數量應是適當的,即對需求方來說是經濟的訂貨數量,對供貨方而言就是經濟的受訂數量。企業在確定訂貨數量時應考慮以下三項,具體內容如圖1-13所示。

圖1-13 訂貨數量應考慮的因素
4.適價
適價是指物料的采購價格直接關系到最終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在確保滿足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力爭最低的采購價格,這是精益采購管理中采購人員最重要的工作。
價格永遠是采購活動中心的敏感焦點,企業在采購管理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采購能節能多少采購資金,所以,采購人員必須把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跟供應商的“砍價”上。物品的價格與該物品的種類、是否長期購買、是否為大量購買及市場供求有關系,同時與采購人員對該物品的市場狀況熟悉程度也有關系,如果采購人員未能把握市場脈搏,供應商在報價時就有可能“蒙騙”采購人員。
(1)如何取得合適的價格。一個合適的價格往往要經過圖1-14所示的幾個環節的努力才能獲得。

圖1-14

圖1-14 取得合適價格的環節
(2)采購部的注意要點。為了達到適價的目標,企業采購部應注意圖1-15所示的四點內容。

圖1-15 采購部的注意要點
5.適地
適地是指物料原產地的地點應適當,采購的物資與使用地之間的距離越近越好,如果距離相隔太遠會對企業生產有一定的影響。
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采購人員在選擇試點供應商時最好選擇近距離的供應商來實施。近距離供貨不僅使得買賣雙方溝通更為方便,處理事務更快捷,也可以降低采購物流成本。
許多企業甚至在建廠之初就考慮到選擇供應商的“群聚效應”,即在周邊地區能否找到企業所需的大部分供應商,對企業長期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精益采購管理的意義
隨著市場競爭的逐步加劇,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多,但是從現階段來看,精益采購管理對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影響是巨大的,是不可忽視的,應該科學對待,科學規劃,實現企業精益采購管理行為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企業精益采購管理行為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圖1-16所示的幾個方面。

圖1-16 精益采購管理的意義
1.體現在節約成本方面
精益采購行為對于精益成本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時也能夠對企業整體精益管理形成一定的影響,精益采購行為主要體現在對企業成本的控制上,節約企業成本,無疑能夠對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2.促進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
采購的原材料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所生產的產品的質量,可以說作用是巨大的,可見,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精益采購管理對保證企業產品質量具有重要的貢獻,通過走訪調查可知,認為采購原材料成為產品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的企業高達95%,可見精益采購行為的重要性。
3.使企業科學預見發展方向
在采購市場上,直接決定的因素就是原材料,而采購市場上的原材料的供應程度必然影響到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果采購的原材料銷量大增,則躋身于該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反之則有所減少。可見,企業精益采購行為能夠增強企業的市場敏感度和預見性。
學習心得
學習回顧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有哪些收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反思
我還有哪些不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動計劃
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來促進公司精益采購管理的推進工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