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導彈100
- 軍情視點
- 706字
- 2019-02-12 12:58:01
NO.17 法國“阿斯特”艦對空導彈
影響力指數
作戰性能
技術創新
服役時長
使用國家
“阿斯特”(Aster)導彈是歐洲防空導彈聯合公司研制的艦對空導彈,也被譯為“紫菀”導彈,2001年開始服役。

■“阿斯特”艦對空導彈模型
誕生歷史
20世紀80年代初,法國軍方逐漸認識到,隨著反艦導彈技術和導彈攻擊戰術的發展,其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反應時間、對抗多目標和抗電子干擾能力將不能滿足21世紀海軍防空作戰的需要,因此迫切要求開發新的艦對空導彈系統。為降低新武器裝備的研制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經費,法國軍方決定與意大利軍方共同研制。1989年6月9日,法國宇航公司、湯姆遜公司和意大利的阿萊尼亞公司聯合組成歐洲防空導彈聯合公司,并開始研發新防空武器,即“阿斯特”艦對空導彈,包括“阿斯特”15型和“阿斯特”30型兩種型號。

■“阿斯特”導彈發射瞬間

■英國“勇敢”級驅逐艦的“阿斯特”導彈發射裝置
彈體結構
“阿斯特”導彈的兩種型號都是兩級固體導彈,采用相同的指令、主動雷達尋的制導和15千克的破片殺傷戰斗部,主要區別是第一級,實質上是同一單級固體導彈加上了不同的助推器。“阿斯特”導彈在設計上與美國“標準”導彈類似,使用一個通用的導彈體,通過配裝不同的助推器來實施不同的任務。“阿斯特”30型的體積比“阿斯特”15型更大,長度為4.9米,總重450千克,最大射高為20千米,最大射程可達120千米。
作戰性能
“阿斯特”導彈除了經常作為陸基或艦載的防空武裝外,也是法國主導的“主要防空/反導彈系統”(PAAMS)的核心武器。該導彈使用了直接推力控制技術,在彈道終端關鍵的攔截階段以側向推進器直接產生反作用力,推動導彈撞向目標,而不是依賴彈翼控制。

■“地平線”級驅逐艦發射“阿斯特”導彈

■“阿斯特”導彈向高空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