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為先鋒馬踏金營
- 精忠岳飛2
- 丁善璽 唐季禮著 李勛陽改編
- 5607字
- 2013-08-29 06:12:03
宋高宗帶著他的親信大臣,為躲避金兵的鋒芒,巴不得連夜過江南遷,逃之夭夭。北方只留下了一些諸如宗澤等忠肝義膽的英雄將領對抗金國,而岳飛作為宗澤所部先鋒已同金兵交戰多次——他在遭受王彥杖責、暴曬之后,深感王彥和他多有不和,無奈之下,帶著王貴、傅慶、張憲、牛皋一干人等離開了王彥軍營,重投宗老元帥麾下。老元帥很高興地接納了他們,并且恢復了岳飛在軍中統制的職務。
這天,宗澤老元帥考慮到岳飛作為先鋒軍,怕其孤軍深入多有危險,于是向其他將領問道:“金國敵軍來犯,岳飛領兵,作為第一迎戰隊已經先行,敢問哪位將軍肯率領第二隊人馬前去接應?”
將領們都默不作聲,那杜充、王燮面面相覷,心中苦笑。
宗老元帥看到竟無一人響應,不禁惱怒,提高聲調再次問了一遍,但還是無人應答。
老元帥怒道:“都是這樣貪生怕死,朝廷便無人出力了!”
王燮看到老元帥看了看杜充和自己,覺得躲不過去了,正要站出來,卻聽旁邊一個叫劉豫的將領應道:“末將愿為第二隊。”
宗澤一看是劉豫,心里不禁失望,思忖著劉豫空有一腔熱血,但領兵打仗實在不行,便有些猶豫。
王燮見狀,站出來道:“末將雖與岳飛曾有不和,但國家危難之際,不敢因私廢公,一定好好配合岳飛!”
杜充見狀,正中下懷,趕緊點頭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宗澤見實在別無人選,更何況王燮言辭切切,便應其所請,下令道:“既然如此,王將軍,你帶本部人馬,為第二隊先行,本帥親率大軍,隨后就到!”
這天,岳飛帶著八百熱血男兒一路前行,來到一處山谷。
岳飛四顧打量了一下,命令大軍停下,他又再三仔細勘察了一番,自言自語道:“這處山形不錯!”
牛皋見他看過來看過去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笑道:“大哥是在看風水嗎?好埋在這里讓后代占個祖蔭?”
岳飛向牛皋罵道:“我還沒打算死呢!我想讓金兵死在這兒還差不多。弟兄們聽令!強弓硬弩,兩旁伺候!”
王貴、牛皋等人聽到,即刻吩咐手下化整為零,埋伏起來。
原來,他們方才佯裝戰敗,一路逃跑,打算來一次伏擊。金兵果然窮追不舍,跟進了山谷。
金兵跟著跟著,突然不見了宋兵的蹤影,只見兩邊懸崖峭壁,狼牙凸出,山中棲鳥嘎嘎怪叫,正在狐疑猜忌時,突然聽到兩邊有宋兵一齊吶喊,萬箭齊發,金兵慌忙迎戰,首尾不能相顧。
拓跋耶烏暗叫“中了埋伏”,正待轉身尋路,突然,四面八方陷入一陣寂靜,沒了聲音。
他強裝鎮定,下令道:“來人,給我搜山!”遂躲在盾牌后面,看著士兵前去搜山。
幾名金兵得令便向山中尋去,沒過一會兒,那幾名士兵又拼命逃了回來。
拓跋耶烏見狀,問道:“怎么回事?”
其中一名士兵答道:“將軍,上面有埋伏。”拓跋耶烏心想,岳飛用兵一向神出鬼沒,自己萬萬不可粗心大意,于是,一招手,帶領大軍撤了。
雖然沒能誘敵深入,但還是殺死了不少敵人,于是岳飛命令王貴帶著戰利品去拜見宗元帥,一表戰功,以便犒勞眾將士。
王貴帶領一干人等走到半路,遇見了前來接應他們的王燮軍隊。
王燮先向他問了個清楚,然后說道:“你先回營,至于這些戰利品,本將軍代你轉交元帥便是。”
王貴心中雖然不愿,但無奈王燮總歸是自己上級,只好服從命令離開。
看著王貴走遠之后,王燮才仔細地打量著帳外的這些首級、兵器,不由得贊嘆道:“這岳飛果然好手段!我答應率領二隊就是想找機會給他難堪,沒想到,不等我接應,他就已經立下如此大功!”
他身邊的副將道:“將軍,隨后和金兵交戰,不知這岳飛還會立下多少功勞,依末將看,咱們不能將這個功勞報在岳飛身上。”
王燮明白他說的是什么,但是冒搶軍功可不是兒戲,于是問道:“怎么講?”
副將笑道:“反正岳飛凡事經您才能上報,所以這功勞不如算在您身上,而且上面一貫不會仔細核對這功勞到底是誰的。”
王燮想了想,道:“也是,這第一次戰功權且讓我得了,下次他再立功就給他報吧!現在你去把文書修好,差旗牌官送往大營領賞。”副將領命而去。王燮在營帳里樂滋滋地想,不知元帥會給自己什么嘉獎。
王燮在后方搶功,而岳飛全然不知,只知在前方奮勇作戰。
這天,岳飛再次率領八百熱血男兒,飛速前進,又至一山,看了看四周,心里盤算著這里又可以打一次埋伏,于是命令手下人馬駐扎,又將王貴、牛皋等人叫到身邊,道:“前面就是汜水關了,這座山的地形比前一座更有利,為兄打算在此安營扎寨,專等金兵到來,我們便殺他個片甲不留!王貴,你往后邊營內去見王燮將軍,借口袋四百個、火藥一百擔、撓鉤二百桿、火箭火炮……”如此這般,一一部署,各有各的位置和任務。
只見張憲、傅慶二人帶領二百人馬在山前,將枯草鋪在地上,撒上火藥;楊再興帶領一百名士兵在夾山道上堆積亂石。
除了牛皋,其余人都有各自的任務,他見大家都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不滿地向岳飛問道:“大哥,為什么沒有俺牛皋的事?”
岳飛笑了笑,道:“牛皋,留給你的是一項頂要緊的任務,你在前方山道上埋伏,若看見一個面如黃土、騎黃膘馬、用流星錘的,那人就是粘罕,務要擒住!你如若放走了他,可別怪大哥軍法不留情。”
牛皋一聽,原來大哥并不曾忘記他牛皋,而且還給他留下了如此重要的任務,于是高興地領命道:“他就是插了翅膀,俺也將他揪下來!”
而在此時,探子回報,金兵也停了下來,要在原地安營扎寨。
王貴、牛皋等人看此情形,不由得焦急不已。如果粘罕現在不來攻山,那么為打埋伏所做的一切準備就沒用了。
岳飛更是憂心忡忡,問道:“粘罕擁十萬之眾,若想強攻,敵眾我寡,肯定難以守住,這可如何是好?”他思慮了半晌,想到與其坐守等待,不如引蛇出洞,于是,吩咐王貴、牛皋等人待在原地,不要輕舉妄動,隨時候命,自己前去引逗粘罕出兵,誘其進入自己的埋伏圈。
只見他拍馬下山,手握長槍,向金兵大營殺去。
站在半山腰的宗欣不知底細,看到岳飛如此莽撞,不禁大驚失色地叫道:“岳飛啊岳飛,你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岳飛怎能聽見他的喊叫,只見他一馬當先,已經沖入金營,一邊槍挑沿路的金兵,一邊高聲大喊:“大宋岳飛前來探營!”
岳飛逢人便挑,遇馬便刺,如入無人之境,金營一時一片狼藉。
一名金兵慌忙跑入帥帳稟報:“大帥,有一個南蠻單槍匹馬殺來了!”
粘罕大怒,走出營帳,一看是岳飛,分外眼紅,提錘上馬,率領韓常、平章等眾將殺向岳飛,連拓跋耶烏也帶傷上陣助攻。只見岳飛神威凜凜,神槍左挑右刺,連傷金兵。
岳飛瞄了一眼粘罕,見粘罕已經勃然大怒,失去理智,心想,時候到了,便把瀝泉槍一擺,故意叫道:“粘罕你個膽小鬼,想以多勝少,你岳爺爺才不會上當,不跟你玩兒了!”說著,兩腿把馬一夾,佯裝敗逃,直向營門沖去。
粘罕豈容他說來就來,說去就去?一聲怒吼,率領金兵追了上去。
韓常見狀,心叫不好,趕緊上馬趕去保護粘罕。
岳飛回頭看了看,見粘罕、拓跋耶烏等人緊追不舍,眼看就要進入自己的埋伏圈,心中暗暗得意。
在半山腰的樹頂上,宗欣看見岳飛“敗”回,后邊漫天蓋地的金兵追上來,吹著胡笳,敲著駝鼓,好似潮漲浪涌,不禁著急地叫道:“完了,完了!這岳飛,不但他沒命了,連我也要被害死在這里了!”
原來,他是在偶然發現王燮冒領戰功之事后,暗中潛伏在王燮后面準備查個清楚的,沒想到此時被卷入了戰陣。
他四下看看,想要尋找一個好退路,卻聽得頭頂一聲炮響,震得山搖地動,令他差點兒從樹上跌下去。
原來,王貴、傅慶等人看到金兵在岳飛的引逗下已經進入了埋伏圈,于是點燃了火藥,用火炮、火箭向金兵打去,而夾道山上的王貴、楊再興也率領部下將亂石擲下。一時間,烈焰騰空,煙霧彌漫,巨石翻滾,燒得金兵兩目難開,砸得他們血肉模糊,喧喧嚷嚷,互相踐踏,人撞馬,馬撞人,亂作一團。
韓常察覺埋伏,慌忙勒住馬頭,和拓跋耶烏一起,帶著一隊人保護粘罕從小路逃生。
只是向前沒逃多遠,就見牛皋手舞雙锏,從一塊巖石背后躍馬而出,攔住了他的去路。
粘罕只好拔刀招架,可惜沒戰上幾個回合,便被牛皋一把抓住,活擒了過去。
雙方交戰很快結束,岳飛帶領王貴、楊再興等一邊打掃戰場一邊清點戰利品,各處不時前來報功。
這時,只見牛皋一邊策馬,一邊向他大喊道:“大哥,你神機妙算,果然拿著粘罕了!”
岳飛命令道:“押上來!”
牛皋得意地示意身后軍士將粘罕推上來。岳飛一看,不禁大怒,叫道:“來人,給我將牛皋綁去砍了!”
左右聽聞,答應一聲,就要捆綁牛皋。牛皋不明所以,以為聽錯了,大聲叫道:“大哥,為啥綁俺?”
岳飛道:“我怎么吩咐你的?現在你卻中了那粘罕的金蟬脫殼之計!”
牛皋還是不解,問道:“金什么蟬什么殼?”
岳飛走向粘罕,一把抹掉他臉上的泥土。眾人大吃一驚,原來此人不是粘罕,而是拓跋耶烏。
岳飛向牛皋道:“此人不是粘罕,而是殺害劉韐將軍的拓跋耶烏!”
牛皋委屈地道:“俺見他這般打扮,以為是粘罕,哪曉得他們會偷偷調換,大哥要殺俺,俺也沒話說,那就請與他一同殺了吧!”說著伸出手,要求兵士將自己綁起來伏法。
王貴見狀,率眾軍士跪下求情:“大哥,牛皋活捉了拓跋耶烏也是大功一件啊!”
岳飛怎么忍心殺掉牛皋,無奈軍法如山,見他們求情,方道:“也罷,念你今日初犯,且饒你一次,日后若再誤事,軍法無情,決不姑息!”
牛皋連忙道:“不會了,不會了!俺牛皋又不是糊涂人!”
岳飛點點頭,轉向拓跋耶烏,笑道:“拓跋耶烏,好久不見啊!”
拓跋耶烏自知在劫難逃,腿一軟,便一下子跪倒在地,道:“岳將軍饒命!岳將軍饒命啊!”
岳飛冷冷道:“在蜈蚣山我就饒過你一命,你還不知悔改;你害死劉韐將軍我也放過你一馬,但你仍一而再再而三地進犯,我現在后悔得很。來人啊!砍了拓跋,以祭劉將軍在天之靈!”應聲上來兩名士兵,將拓跋耶烏押了下去。
拓跋耶烏大呼小叫地求饒,但無人為其所動,想起劉韐慘死,眾將皆心緒難平。
岳飛看著拓跋耶烏被押下去,仰頭對著天空嘆道:“劉將軍,你在天之靈有知,末將為你報仇了!”說著,摘下頭盔,悲傷地流下眼淚。王貴、牛皋等人也跟著摘下頭盔,心中默哀。
雖然有數次大捷,但是跟金國的戰爭遠沒有結束,宋高宗趙構越發著急要南下遷都。
這天,臨安大宋皇宮內,趙構正懶散地在御書房的臥榻上休息,一旁的爐內燃著一些安神養氣的香,四周一片寂靜。他躺著閉目養神,康履則跪在一旁拿著小木槌替他捶著腿。
這時,一名宮女走進來,在康履耳邊低語了幾句。康履皺了皺眉,點頭,輕輕將手中的木槌遞給宮女,示意她繼續替趙構捶腿,自己準備離開。
趙構微微睜開眼,看著康履問道:“是秦大人吧?”
康履拱手道:“是,陛下昨夜沒有休息好,請再躺一會兒吧,老奴讓他晚點再來。”
趙構擺擺手,坐起身。康履立即拿起一旁的龍袍替趙構穿上。趙構吩咐傳秦檜覲見。
不多時,秦檜進來,三拜九叩道:“臣秦檜叩見皇上。”
趙構端坐,道:“不必多禮,汜水關一戰,愛卿有何看法?”
秦檜答道:“回陛下,汜水關一戰,宗澤大人凱旋,此乃陛下恩澤深厚,福蔭護佑。”
趙構笑道:“那你的意思是,這一仗我軍將士是必勝無疑,無論是宗澤還是劉光世、韓世忠,隨便哪個將軍出征都能打勝的?”
秦檜拱手長揖道:“微臣不敢。宗澤大元帥體恤軍情,愛護將士,確實有過人之處,但何妨云影雜,榜樣自天成,臣以為,這都是皇上修身養德所致。”
趙構明知道秦檜在拍馬屁,但這馬屁拍得他渾身舒坦,于是爽朗一笑道:“秦愛卿的一席話,讓朕豁然開朗,好似吃了補藥一樣啊!”
秦檜忙道:“臣句句肺腑之言,句句肺腑之言啊!”
“那接下來朕應該怎么做?”
“臣以為,這宋金兩國開戰日久,金人一直認為我軍將士不善戰,這一仗給了他們一點下馬威,讓他們也嘗嘗苦頭。”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要乘勝追擊?”
“不,金人之所以會敗,并不是他們的步兵不驍勇,騎兵不威猛,而是他們太自以為是,輕敵所致。這一仗給他們提了個醒,接下來的仗就沒那么好打了。下一次他們再打過來,為臣擔心的可是大禍臨頭啊!”
趙構聽他分析得頭頭是道,不無焦慮,道:“這可如何是好?那……那朕應該趁這個時候,盡快南遷,秦愛卿,你看可否?”
秦檜道:“臣以為是!”
趙構聽了點點頭,越發堅定自己偏安一隅的想法。
那秦檜看他對自己言聽計從,不禁露出得意的一笑。
覲見完皇上之后,他從皇宮大內出來,匆匆來到一家酒樓的雅間內,并派人去請自己的夫人也來這里。
原來,他要在這里宴請自己當初的恩師汪伯彥,因為沒有他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不一會兒,王氏也來到了包間內,見桌子上放著點心和水果,抓起來就吃。
秦檜急忙阻攔道:“老師還沒到,不要無禮!”
王氏道:“在五國城的時候,餓了還沒得吃呢。”說著依然大口大口地吃。
秦檜看著,對夫人的變化有一些感慨。
這時,一個下人唱喏道“汪大人到”,只見汪伯彥從外面走了進來。
秦檜連忙起身拱手叫道:“老師。”
汪伯彥一邊回禮一邊道:“秦檜,秦夫人,你們太客氣了,應該是我請你們才對。”
秦檜道:“豈敢,豈敢,我敬老師一杯。”
說著,三人入座,觥籌交錯。
秦檜屢屢舉杯向汪伯彥敬酒:“學生能有今天,多謝老師提攜。”
汪伯彥客氣,回敬道:“舉手之勞,舉手之勞。秦檜,你現在正得皇上恩寵,日后老夫還得仰仗你提攜呢,哈哈哈……”
秦檜道:“學生南歸,皇上以檜為奇,學生的恩寵是一時的,不像老師,三朝元老,是朝廷的頂梁柱,皇上對老師才是真正的倚重。何況當日若沒有恩師那塊玉佩,學生早就死定了!”
汪伯彥道:“說那么多干嗎?干杯,干杯。”說著三人再次干杯。
只見王氏嘴上也不多說話,只忙著用手抓著東西往嘴里塞。
汪伯彥看著她,笑道:“夫人近來氣色可好多了。”
王氏一邊吃一邊應道:“嗯,還是家里好,金人那邊,哪是人待的地方,打死我我也不要再去了!”
秦檜看著她滿嘴的食物,歉意地沖汪伯彥笑笑,道:“老師,夫人在北邊習慣了,見諒。”
汪伯彥看了看秦檜,一語雙關地笑道:“是習慣了啊!聽說,你現在在皇上跟前也習慣為金人說話呢。日后金人占了天下,你可不能忘了為師啊!”
秦檜連忙道:“哪里哪里,學生哪有那么大能耐。不過,老師饋玉之恩,秦檜即使再被抓到五國城也不會忘記的!”說著,二人對視,心照不宣,哈哈大笑。
汪伯彥看著秦檜,嘆了一口氣,道:“秦大人如今可是今非昔比啊,想聽到秦大人說一句實在話,比以前要難多嘍!”秦檜忙不迭地說著“老師見外,老師見外”的話,端起杯子和汪伯彥喝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