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兩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公元前202)

在皮洛士從意大利、羅馬和迦太基撤退后,10年間一直處于戰爭狀態之中。戰爭爆發的原因是迦太基人與墨西拿和西西里島的居民之間發生沖突,并很快演變成一場爭奪西西里島和地中海西部地區控制權的戰爭,羅馬從此踏上了一條控制整個地中海和黑海的道路。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的主戰場是西西里島,那里的陸戰醞釀了23年之久,但最終卻是海戰結束了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長達幾個世紀之久的主導地位,也正是海戰,將羅馬推上了軍事和海上的最重要的地位。正如波利比阿所說:“那些對安提柯、托勒密或德米特里烏斯的宏大海戰留有印象的人,無疑將會驚異于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規模巨大的(海上)作戰。”Polybius,Rise of the Roman Empire,1.63(p.109).

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迦太基一直控制著安納托利亞西部及埃及的廣闊領土,包括北非的大片地區、西班牙南部、巴利阿里群島、撒丁島、科西嘉島和西西里島西部。迦太基城位于突尼斯灣中一處寬5千米的半島上,在面向地中海的一側依靠一面單獨的城墻作為防衛,而在面向陸地的一側則由3面高15米的城墻作為防衛。這3面城墻都建有高60米的塔樓,和2個高度不同的馬廄——其中較低的一個里面有300頭大象,較高的一個有400匹馬。營房可容納24,000名士兵。在公元前2世紀,這種雙體港口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復雜的:


這些港口之間可以相互聯系,有一個寬70英尺的共享入口,用鐵鏈封鎖。第一個港口服務于商船……第二個港口內有一個小島,二者周圍建造了多個相互之間有一定間隔的巨大碼頭。船塢中遍布路堤,能夠容納220艘船……在每個碼頭前面,都矗立著2根伊奧尼亞式的柱子,港口和小島之間有一條連綿不斷的柱廊……艦隊司令能夠從那里觀察到海上的情況,同時,侵入海上的敵人則無法看清港口。正在駛入的商人未必都能立即看清碼頭,因為他們被雙層城墻所包圍。通過許多道閘門,商船無需穿過修船所,就能夠經過第一個港口到達迦太基城。Appian,Roman History(Punic Wars),14.96(vol.1:567).


迦太基人對羅馬人構成了持續不斷的威脅。根據波利比阿的記載,羅馬人“正在積極地準備著軍事行動,但是,只要迦太基對地中海的控制未受到挑戰,戰爭結果便依然懸而未決”。Polybius,Rise of the Roman Empire,1.20(pp.62-63).在長達3年的僵持階段中,羅馬人依靠盟友的船只前往西西里島。之后,羅馬決定建造“100艘五槳座戰船和20艘三槳座戰船,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因為他們的造船工匠在建造五槳座戰船方面完全沒有經驗,這些船之前從來沒有在意大利使用過”。他們俘獲了1艘迦太基人的已擱淺的巡邏船,從而克服了開始時的困難,“他們正是以這艘船為模型,根據其構造建造了自己的整支艦隊”。

即便在最佳的條件下,逆向工程也極為困難,但是根據老普林尼的記載,羅馬人從實際上毫無造船業可言的起點開始,“在獲得造船木材后的60天內”,羅馬艦隊“就可以下水了”。Pliny,Natural History,16.74.192(vol.4:513).在地米斯托克利的影響下,有經驗的雅典造船工匠在3年內建造了200艘船,相比之下,羅馬人更是格外地令人驚訝。考古發現表明,羅馬人可能早已受益于迦太基人的造船技術。對所謂的“布匿戰船”(一種發現于西西里島的馬爾薩拉的公元前3世紀時利布爾尼亞人的船只)的檢查顯示,迦太基的造船工匠已經開始在構成船體的各種船板上標記其各自的位置,而不再采用2,200年前制造胡夫船的那種方法。Frost,“Marsala Punic Ship”;Frost et al.,Lilybaeum(Marsala).(利布爾尼亞人的船是一種槳船,每側有17支槳,每支槳配有2名槳手,用于傳遞信件及進行偵察。)如果羅馬人以這種船作為模板,根據造船工匠在上面留下的標記,建造一支艦隊的工作便容易多了。

由于迦太基人的船只造得更好且更易于控制,執政官蓋烏斯·杜伊利烏斯(Gaius Duilius)決定通過創造羅馬軍隊得以戰無不勝的條件,來抵消迦太基人高超的航海技術的優勢,即通過甲板上的戰斗擊敗迦太基人。羅馬人的核心戰術是“烏鴉”(corvus),即一種長11米、寬1.5米的四周裝有圍欄的裝置,末端用鉸鏈與可升到船只前方的高8米的桅桿的基部相連接。Polybius,Rise of the Roman Empire,1.22(p.65).“corvus”是希臘語中“korax”(烏鴉)一詞的拉丁語翻譯,古代的羅馬人和希臘人都以此稱呼這種裝置。See Wallinga, Boarding-Bridge of the Romans.當“烏鴉”裝置落到敵船的甲板上之后,外部的鐵釘迅速將其固定,羅馬士兵便可沖到敵船上。公元前260年,杜伊利烏斯曾在西西里島東北海岸的邁萊附近俘獲了一支迦太基艦隊,當時“烏鴉”裝置便已體現出其作用了。當羅馬水兵蜂擁登上敵船時,“戰斗似乎已經被轉移到了陸地上”。Polybius,Rise of the Roman Empire,1.23(p.66).迦太基人試圖從船尾繞到羅馬戰船上的計劃無法奏效,因為“烏鴉”裝置能夠通過一根寬闊的拱從港口落到船的右舷上。如此一來,羅馬人可以確保永遠保持其優勢。到戰爭結束時,迦太基人已失去了130艘戰船中的50艘。

西西里島的戰事沒有太大進展,羅馬人對此十分不滿。4年后,羅馬人向北非開戰,在迦太基軍隊被徹底擊潰之前,強迫其有條件地接受和解。在一次規模更大的遠征中,羅馬人俘獲了100多艘迦太基戰船,但是在返航途中遇到暴風雨,損失了280多艘戰船和35,000名士兵及船員。波利比阿把這場災難歸咎于指揮官完全無視引航員針對天氣狀況提出的建議。“西西里島南部沿海地區是一片多巖石的海濱,只有極少數區域可以安全泊船。”Ibid., 1.37(p. 82).他繼續描述了羅馬人某些整體的觀察、他們對力量的依賴及其固執的態度,并解釋了為什么這些因素與海上事業的成功是相互矛盾的。在陸地上,羅馬人常常擊敗其敵人及其器械,因為他們能夠“運用一種力量去對抗另一種本質上相似的力量”。“但是,當他們面對大海和空氣,并試圖以武力征服它們時,卻遭到了徹底的失敗。于是,事實果然如此。這種情況無疑仍將繼續,直到他們改正這些關于魯莽和武力的先入之見。”有人認為,“烏鴉”裝置在升高后會使船只上重下輕,從而導致戰船傾覆。如果羅馬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可能已經明白“烏鴉”裝置是十分危險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北非的戰斗開始后它就再也沒有出現。Goldsworthy,Punic Wars,116.

這場戰爭又進行了14年,不時出現令人鼓舞的勝利和悲壯的失敗,但沒有一次是決定性的。迦太基人戰略的重點是確保利利巴厄姆(今西西里島的馬爾薩拉)的安全,羅馬人斷斷續續地封鎖利利巴厄姆近10年之久,盡管他們在暴風雨中損失了上千艘戰艦。迦太基人本來有能力擺脫封鎖,但在公元前241年,一支由相對缺乏航行經驗的水手和水兵組成的滿載谷物的船隊,在港口北面的埃迦提斯群島遭到攔截。迦太基損失了120艘戰船,上萬人被俘。由于無法從國內獲得支援,難以繼續防守利利巴厄姆,迦太基只得投降。

盡管迦太基人的航海傳統更加悠久,但他們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從來沒有獲得徹底的勝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迦太基的海軍依靠的是身兼商人身份的水手,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大型的海戰。當然,他們對戰爭也并不陌生——即使在與羅馬人的戰爭期間,他們仍頻繁地與近鄰努米底亞人作戰。但戰爭終究不是他們國內生活的特征。羅馬人的好戰精神和堅韌意志,使他們能夠輕松地適應船只和海戰。一旦他們學會了尊重大海,就能夠控制它。

戰后,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貿易恢復了。盡管已公開宣布不干涉迦太基的事務,但羅馬于公元前238年占領了撒丁島;9年后,撒丁島和西西里島西部成為羅馬帝國最早的2個行省。同時,迦太基人開始在西班牙南部擴展其疆域,他們確實需要西班牙的銀礦區來增加收入,以支付給羅馬人。他們也可能是想彌補撒丁島和西西里島的損失。利用那些因絲毫沒有抵抗就被迫放棄陣地的懷有不滿情緒的士兵,不失為一個辦法,其首領是哈米爾卡·巴卡(Hamilcar Barca)。他征服了瓜達爾基維爾河周圍的大片土地,在西南沿海建立了新迦太基城(今卡塔赫納)。羅馬人對伊比利亞半島的興趣僅限于同個別的城鎮(尤其是薩貢托港市)結盟。公元前226年的一項條約規定,以埃布羅河(其入海口大約位于巴塞羅那西南75英里處)作為迦太基和羅馬勢力范圍的分界線。

5年后,哈米爾卡的兒子漢尼拔(Hannibal)成為迦太基人在西班牙南部的最高領袖。公元前219年,他奪取了薩貢托,第二次布匿戰爭隨之爆發。公元前218年至公元前216年間,漢尼拔率軍經過今法國南部,翻越阿爾卑斯山脈進軍到意大利,并多次擊敗羅馬軍隊。在亞得里亞海東岸的那不勒斯的坎尼會戰中,羅馬的80,000名士兵中只有不到15,000人沒有陣亡或被俘。然而,迦太基從來沒有在海上對羅馬構成威脅,盡管漢尼拔在意大利不受控制地停留了15年,他在那里也仍然只有一支艦隊,而羅馬則可以從西西里島、撒丁島甚至埃及獲得穩定的谷物供應。Casson, “Grain Trade, ” 82.最終,漢尼拔于公元前203年離開了伊比利亞半島。當時他被召回國內,負責抵抗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的進攻。盡管沒有發生重要的海戰,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的海上戰略亦與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的同樣重要,西庇阿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重視海上戰略。

西庇阿的命運一直同西班牙的戰爭聯系在一起。在那里,他于公元前212年奪取了薩貢托,并于3年后奪取了新迦太基城。波利比阿認為,西庇阿已意識到海上戰略的價值。西庇阿的朋友寫道:“他最先發現,在西班牙的城市中,能夠容納一支艦隊和海軍的港口實際上是獨一無二的,使迦太基人得以很方便地從非洲直接渡海航行。”Polybius,Rise of the Roman Empire,10.8(p.408).西庇阿進一步認識到,如果奪取港口的計劃落空,“他依然能夠確保士兵的安全,因為他擁有制海權”。新迦太基城的丟失使迦太基只剩下了一個重要的海外港口——加的爾。西庇阿返回羅馬后,開始計劃入侵北非,漢尼拔也被召回迦太基。公元前202年,西庇阿在扎馬戰役中獲勝,從而獲得了“非洲征服者”(Africanus)的稱號。漢尼拔催促迦太基人接受羅馬的和解條件,隨后逃往了塞琉古王朝的安條克三世(Antiochus III the Great,即安條克大帝)的宮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潜山县| 宁晋县| 镇原县| 阳曲县| 西乌珠穆沁旗| 沛县| 栖霞市| 延川县| 灵宝市| 鄄城县| 龙门县| 南江县| 深圳市| 汕头市| 华亭县| 昌乐县| 博客| 沂南县| 桂林市| 金平| 崇文区| 泸定县| 龙泉市| 辰溪县| 丰原市| 汾西县| 隆化县| 河东区| 手机| 镇雄县| 岳池县| 阜阳市| 门源| 从江县| 永靖县| 江孜县| 楚雄市| 兴义市| 牡丹江市|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