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凱瑟
真誠是力量的一種象征,顯示了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與尊嚴。
1.說到做到獲取信任和擁護
在所有美德中,誠信是重要的美德之一。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擁有誠信美德的人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與之相反,一個不知道誠信為何物、不講究誠信的人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鄙夷和唾棄。
《左傳》中記載了一則“食言而肥”的故事:
春秋時期,魯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魯哀公從越國回來,大夫季康子、孟武伯來到五梧迎候國君。當時,郭重為魯哀公駕車,看到季康子、孟武伯二人,就對哀公說:“您不知道,他們暗地里說了很多詆毀您的話,您一定要當面質問他們!”
魯哀公在五梧宴請大夫,孟武伯也參加了。孟武伯厭惡郭重,就一邊敬酒,一邊取笑說:“你怎么長得這么肥胖?”
季康子說:“應該罰武伯吃肉!我國接鄰敵國,我們沒能陪同君王同行,因而沒有參加這次遠行,但是武伯卻認為在外奔勞的郭重肥胖。”
魯哀公聽了,心有所感,于是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意思是如果經常吃掉自己的諾言,自然就會胖起來。
群臣聽后都會心地笑了起來,孟武伯面紅耳赤,感到萬分難堪。
表面上看,魯哀公是在說郭重,實際上卻在暗指孟武伯慣于說話不算數、不信守承諾,諷刺意味濃厚。
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講誠信的人,希望別人對自己講真話,對自己真誠以待,不喜歡被欺騙。當然,所有的員工都希望自己的老板是個講究誠信、說到做到的人。這就決定了成為一個值得信賴和追隨的領導者的前提之一是具有誠信美德。
有很多領導者十分喜歡四處承諾,今天對員工承諾:“好好干,保證年底獎金過萬!”明天又在員工大會上拍胸脯保證:“今年銷售業績上漲30%的話,公司全體員工巴厘島七日游!”
老子云:“輕諾必寡信。”輕許諾言的結果往往會食言,而食言的后果則會失去信用。失去了信用,自然很多事情就做不成了。
作為領導者,如果經常言而無信,不兌現自己的承諾,那么員工首先會對你失望,繼而會痛恨、絕望,對你失去信心和信任,最終,極有可能會因此離你而去。
相反,如果一個領導者十分講究誠信,不輕諾,一旦許下諾言,想盡辦法都要兌現。這樣的領導者自然會贏得員工的愛戴和信任,也吸引人追隨。
實際上,在絕大多數員工心中,領導者是具有權威性的,領導者的話是有分量的,其承諾,是他們心中的一種寄托。如果領導者總是輕言寡信,拿許諾來開玩笑,那么必然會對員工造成一種巨大的精神傷害,員工自然也就不會再輕信領導者了。
多項調查表明,古今中外,絕大多數成功者都非常重視誠信的作用和影響,他們自己也踐行著這種至高美德。
馬云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從我做公司到現在,我從來沒有錯過一份計劃,我答應人家的東西,都如期完成了。做人一定要講誠信,做企業也是一樣的。你本來虧了20元,卻偏偏說只虧了10元;本來你贏利了5元,卻偏偏說贏利了10元。這樣做企業的話,沒有哪個風投會相信你。”
有人曾問巨人集團CEO史玉柱,現在領導者的素質中,哪一種最重要。史玉柱馬上回答道:“是說到做到,只要你承諾了幾月幾日幾點鐘做完,你就一定要做到。完不成,不管什么理由,一定會遭到處罰……員工做出的承諾一定要兌現,一定要讓他說到做到,做不到你也要想方設法幫他做到。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要具備這個作風。”
說到做到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魄力。作為領導者,如果能說到做到,也就擁有了這份讓人敬佩的魄力,自然會更容易吸引人跟隨。
領導者講究誠信的主要表現為:在工作中能實事求是,信守承諾;在是非面前能堅持原則;出現失誤后能勇于面對;在與員工溝通時,能敞開心扉,堅守誠信原則。
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講道:“言行一致、堅定不移、正直并且強有力的領導者才是優秀的領導者,才能攀越高峰。”若做到了言行一致,領導者自然就容易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擁護,也自然就容易成為一個吸引人追隨的領導者。
領導力箴言
◎領導者講究誠信,不輕諾,一旦許下諾言,想盡辦法都要兌現,自然會贏得員工的愛戴和信任,也吸引人追隨。
◎作為領導者,如果能說到做到,也就擁有了一份讓人敬佩的魄力,自然會更容易吸引人跟隨。
◎領導者講究誠信的主要表現為:在工作中能實事求是,信守承諾;在是非面前能堅持原則;出現失誤后能勇于面對;在與員工溝通時,能敞開心扉,堅守誠信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