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

(一)經濟增長發展

20世紀末和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保定市不斷解放思想,尊重規律,搶抓機遇,超前決策,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經過不懈努力,保定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從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經濟市逐步變為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綜合城市,經濟總量迅速擴大,產業結構調整成績喜人,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1.經濟總量、增速和水平

1998年以來,保定以強市富民為目標,搶抓發展機遇,推動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得到不斷提升。1998年,保定市生產總值為594億元,2005年達到1072.1億元,突破1000億元大關,是1998年的1.8倍。此后保定經濟發展更是穩步前進,2010年生產總值實現2050.3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元,比1998年增加了2.45倍?!笆濉逼陂g,按可比價格計算,保定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為12.4%,超出五年計劃年均增速目標2.4個百分點;“十一五”期間,保定經濟年平均增長11.72%,實現快速增長的預期目標,增速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保定經濟發展的人均水平也逐步提高,人均財富擁有量快速增長,1998年人均生產總值為5717元,2005年突破10000元大關,達到10020元,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為18462元,比1998年增長了2.23倍。

2.經濟發展形態

進入21世紀,保定加快經濟轉型步伐,以建設創新型城市為目標,集結科技創業人才、創業團隊,科技研發力量不斷壯大,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十一五”期間,保定市新建英利、國電、立中3家“院士工作站”,英利集團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和國電聯合動力公司風電設備及系統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保定,省級以上研發中心達到16個。保定市新認定省級工業聚集區5個,縣級以上園區發展到40個,它們成為轉型升級、集聚產業的重要平臺。2010年,保定市共有院士工作站4家,其中院士15人,博士專家19人;省級研究所4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家;企業技術中心41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35家。全年取得國家級科技成果5項,省級科技成果225項;全年開發新產品9項;全年申請專利1653項,授權專利1373項。2010年末,保定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4億元,有24個項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全年實施省級以上科技成果推廣11項。

保定圍繞低碳城市建設,構建低碳高效型產業結構、技術先導型產品結構和龍頭帶動型組織結構,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笆晃濉逼陂g,保定市先后被國家部委命名為國家太陽能綜合應用科技示范城市、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試點城市、國家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等,并被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為國內兩個低碳城市試點之一。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緊緊圍繞產業升級和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在光伏、風電、輸變電、裝備制造、半導體照明等重點領域突破了一批共性關鍵技術??萍贾巫饔妹黠@增強,圍繞光伏、風電、輸變電等優勢產業,制定了《保定市新能源及輸變電產業集群規劃》,并通過專家論證,成為全國第二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集群項目試點城市,為推進產業技術升級奠定了基礎。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5家,科技創新在支撐保定市重點產業振興、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經濟增長動力結構

保定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地區經濟加快發展。這期間,保定把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重大機遇,積極克服世界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突破非關稅壁壘,應對反傾銷壓制,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2010年,全市外貿出口總額達43.3億美元,外貿出口成為保定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與此相對應,根據“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保定在穩定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完善各類社會保障的同時,改善商品供應,拓寬服務領域,積極引導消費。2010年,保定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64.2億元,是1998年的5.2倍,連續10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長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顯現。21世紀第一個十年,投資仍是保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在積極穩健的宏觀財政、貨幣政策引導下,2010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72.1億元,是1998年的7.2倍,有力地拉動了經濟增長。2010年實際利用外資4.9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1.1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資為4.7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1倍。在外商直接投資中,制造業占95.6%。全年新批利用外資合同16項,合同總投資為1.8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額為0.49億美元。全年新注冊三資企業15戶,總投資為2.2億美元,注冊資本為0.81億美元,其中外方資本為0.45億美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保定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正從工業化后期加速向后工業化階段邁進。但是,保定經濟發展仍帶有明顯的傳統增長方式特征,主要依靠投資實現經濟快速增長,而由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改善所帶來的效率提高尚未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作為創新發展基礎條件的高質量要素的集聚還顯不足,創新資源相對于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有著較大缺口,高層次專業人才數量、R&D經費投入、專利特別是發明專利授權量等相對偏低。這意味著保定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依然任重道遠。

(二)經濟結構的轉變

1.優化產業結構,使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1998年以來,保定市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制定了《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發展規劃(1999—2005年)》和《關于建設沿京石高速公路五個農業科技園區的優惠政策》,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為優化工業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出臺了《關于加強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實施方案》,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升級;為大力發展服務業,轉發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高第三產業整體水平。2010年,全市增加值總額2050.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03.7億元,比1998年翻了一番;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064.1億元,與1998年相比增長了3.37倍;第三產業增加值為682.5億元,與1998年相比增長了2.43倍。三次產業增加值之比由1998年的25.5∶41.0∶33.5調整為2010年的14.8∶51.9∶33.3(見圖2-1)。

圖2-1 1998年與2010年保定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

資料來源:保定市政府辦公室。

2.合理調整生產力布局,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2009年,保定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主三次”“工業西進”“對接京津”三大戰略,作為改變保定市“小馬拉大車”狀況、推進城鎮化、統籌區域發展的突破口。加快建設“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提高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建設三個次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加快“工業西進”,發揮資源優勢,實施工業強縣,是改變保定市西部山區貧困面貌、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大戰略。加快“對接京津”,發揮環京津的區位優勢,把整個保定作為京津的大衛星城市來規劃建設,統籌推進與京津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市場、人才、技術、文化等多層面對接合作,建設京津產業轉移、科技成果轉化、農副產品加工、休閑旅游和勞務輸出五大基地。

3.逐步推進城鎮化,努力實現城鄉經濟良性互動

扎實推進“三年大變樣”,城鎮面貌呈現新變化。開通大水系、構建大交通、建設大城市,2008~2010年,保定共實施重點工程150項,拆除危陋建筑97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800億元,這是保定市城建史上投資最大、項目最多、變化最大的時期。鐵路、公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設8條(段)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57公里。市區新改擴建主干道16條、支路42條,道路總里程達到245公里;新增公交車440臺,新開設公交線路21條,公交線路達到56條。建成32座污水處理廠、4座再生水處理廠和12座垃圾處理場、13座垃圾轉運站,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現全覆蓋。千方百計地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開辟多元增收渠道,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堅持財政支出向農村傾斜并逐年增長,支持村莊街道硬化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南水北調、水庫灌渠配套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節水農業。全市6000多個行政村實現公路、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開工建設省級新民居示范村310個。

4.著力改善生態環境,注重發展與環境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0年8月10日,保定成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之一。全市圍繞低碳城市建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把新能源和能源設備、汽車及零部件等先進制造業作為全市的支柱產業,提高規模、速度和效益,加快建設“中國電谷”和“華北輕型汽車城”。2010年,新能源產業銷售收入達到431.2億元;汽車產量達到72萬輛。大力淘汰水泥、造紙、制革、采礦等落后產能,抓好技術改造、節能減排、低碳產品應用等示范工程。加速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快速成長。長城、英利、巨力、天威、國電聯合動力等企業迅速崛起,成為行業領軍企業。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多城同創,“低碳保定”建設邁出新步伐。

這一時期,保定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全市產業結構和布局得到優化。但由于發展方式的局限,保定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是總體發展基礎差,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水平低;傳統產業比重大,新興產業規模小,高附加值產業和服務業比重低,城鄉建設和社會建設欠賬多,改善人居環境、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壓力大,調整結構、轉型發展的任務艱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锦州市| 射阳县| 崇仁县| 舞阳县| 固阳县| 新疆| 焦作市| 浦东新区| 千阳县| 白玉县| 金昌市| 太原市| 阿克陶县| 湘阴县| 罗定市| 河间市| 林芝县| 襄垣县| 平顺县| 杭州市| 礼泉县| 安新县| 天全县| 辽宁省| 拜泉县| 桂阳县| 榆林市| 桃园县| 双流县| 德清县| 浙江省| 张家界市| 吉林市| 进贤县| 库伦旗| 大洼县| 越西县| 朝阳市| 百色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