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巴經濟走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 高柏 甄志宏
- 1572字
- 2019-01-04 19:31:27
三 財政制度與國家統一
綜合來看,以上兩種理論的確都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對巴基斯坦俾路支民族主義運動起源的解釋,但是要運用其中的因果邏輯機制尋求管理民族主義的方案時,這兩種理論都意味著國內政局和社會結構的激烈變動,改革最后的走向難以預期。
比較而言,財政制度改革是一種相對溫和、更易于為各方接受的方案,而且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財政改革來緩和沖突,但是這種改革的力度有限,相關的研究也應該進一步深化。
實際上,政府間財政制度作為決定各級政府和同級地方政府間利益和職責分配的機制,是地區民眾對待聯邦政府和其他聯邦成員單位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巴基斯坦轉移支付制度的高度可視性(即轉移支付規則和分配結果簡單清晰,易被普通民眾理解)更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關聯。因此,從政府間財政制度的角度來分析俾路支民族主義運動的情況是非常有價值的,它既是俾路支民族主義運動發展和興起的重要原因,也可以成為管理和解決俾路支民族主義的有力工具。
首先,財政制度有助于減輕地區居民政治自主權喪失帶來的成本。Bolton&Roland運用新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從地區中間選民的效用函數出發,分析認為存在三個重要的因素影響一個地區中間選民投票選擇分裂或統一的決策:①起因于財政政策地區偏好差異的政治因素。即由于統一國家的中間選民不同于保持兩個地區相互獨立時有決定權的中間選民,因此國家的政策可能并不符合地方的偏好和利益。當地區居民不得不遵守統一國家中間選民所選定的政策時,他們就承擔了政治自主權喪失的成本。②分裂引起的效率損失。Bolton在論文中假設從經濟效率的觀點來看,國家的分裂總是會引起效率損失,而統一的國家則更有效率,因為地區間的自由貿易得以保證,國防和法律實施方面的重復成本得以避免,地方公共服務供給也能夠得以協調,也就是說統一的效率來自公共產品聯合供給的規模經濟。
因此,分裂總是會增加獨立地區的成本。③由于地區間人均收入差異產生的稅基因素。即由于各個地區的人均收入不同,當兩個地區合并在一起時,低人均收入的地區總是能夠從中獲益,即其合并稅基效應為正,而高人均收入地區則由于人均稅基的下降而受損。地區選民的效用函數就由以上三個因素構成,如果一個地區的中位選民的效用函數為正(即以上三個因素加總為正),那么該地區就會選擇統一,否則就將選擇獨立。在這一分析框架下,第二個因素(分裂帶來的效率損失)和第三個因素(稅基合并的凈效應)是給定的,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一般會采取相應的財政政策來減少由于政治自主權喪失帶給地區選民的成本。
第二,轉移支付制度可以推動政治選票交易,使國家保持統一。Motohiro Sato認為轉移支付是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工具。他指出在統一的國家中,少數民族地區可能會擔心其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受到損害,或者他們可能會感覺無法同其他地區保持團結。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間的補助能夠作為政治選票交易,使國家保持統一,從而通過確保某一地區的富裕來換取統一,避免分裂。Béland和Lecours
也認為少數民族社區在中央制度中邊緣化、缺少代表權和/或者沒有權力可能是分裂的強烈激勵,但均等化轉移支付項目將成為這些地區成員選擇統一的重要激勵,從而抵消前述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
第三,均等化轉移支付有助于強化國家認同感,形成對聯邦主義政黨政治活動的支持。Béland和Lecours在分析加拿大的財政均等化轉移支付在多民族國家政治和解中的作用時指出,均等化不僅可以通過“收買”貧困成員單位以幫助聯邦國家的統一,它還有助于強化國家認同感,在全國范圍內產生團結和凝聚的情感,通過具體的地區間財政轉移支付賦予抽象的地區統一觀念以實體支持,從而使得對分裂的支持變得不可能。比如,加拿大自1957年建立均等化轉移支付項目以來,魁北克在地區財政再分配中持續獲得了絕對數額意義上的最大聯邦均等化轉移支付,對魁北克的政治活動家持續捍衛魁北克作為加拿大的一個省而存在具有重要價值。
- 中國經濟再平衡與可持續增長(“中國經濟前沿”叢書)
-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體制變遷中的農民發展
- 新常態下的心常態—讓我們習慣增長的“極限”
- 高管薪酬差距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
- 邁向碳中和:能源轉型中國方案
- 中國經濟增長的新要素和新模式
- 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景德鎮陶瓷與“一帶一路”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 鄉村振興:中國式現代化·協調發展之路
- 七堂課穿越牛熊(雪球「島」系列)
- 國民經濟管理學
- “雙碳”目標下綠色技術市場推廣問題與策略
- 發現中國“義利99”:A股上市公司社會價值評估報告(2018)(英文版)
- 專業市場主導的區域經濟研究
- 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區域經濟合作研究(東北亞研究叢書)
- 貧困的復雜圖景與反貧困的多元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