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推心置腹方為上

中國有句俗話叫“澆花澆根,交人交心”。中國人在交友時特別注重人品,注重彼此的心靈溝通,將能夠“推心置腹”的朋友視為自己一生的財富。在中國的行政管理中,管理者必須充分認識到與下屬、員工溝通的重要性,建立心靈的溝通。單純的長官命令或行政手段,是不適合中國人的管理模式與心理期待的。因此,管理者需要把行政手段與情感溝通結合,使下屬或員工真心與自己交流,建立彼此融洽的關系,才能使工作順利開展。

四大名著給我們的一個啟示就是:如果想維系住手下的一干人馬,如果想維系住手下的眾兄弟,你就必須與他們交心。

《三國演義》特別注重對人心的交往與收買,如諸葛亮在“隆中對”時就提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分天下的理論。其源自《孟子·公孫丑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今注今譯》,第85頁。


孟子從天氣時令、地形條件、人心向背等方面分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諸多因素,認為三者相較,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即“人心向背”。而“人心”對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性,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有獲得了人心,才能戰無不勝。雖然結論略顯武斷,但充分彰顯了古人對“人心”的注重。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又七次放了孟獲,目的就是收服“人心”,不以占領疆土為勝利。在第八十八回“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中,諸葛亮明確告誡手下眾將,來此地不是為了消滅孟獲、占領其領土,而是要收服人心。只有當地民眾心悅誠服地歸順,才能長治久安。而孟獲是其首領,具有絕對的號召力,所以首先要讓孟獲心服口服,才算真正的勝利。如:


卻說孔明放了孟獲,眾將上帳問曰:“孟獲乃南蠻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孔明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直須降伏其心,自然平矣?!?img alt="《三國演義》,第721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B6C63/110649047034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48455387-7cA3SJlbUWGytnLskw0OYRrU4kgq0uuA-0-f8b4273d0b903049413a2883133cf0ca">


諸葛亮在征孟獲的時候手下傷亡慘重,但他一次又一次地把孟獲抓來之后,又一次次地放掉,他本有N次機會把孟獲殺掉,但他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呢?手下將領也不明白。諸葛亮說我抓這個孟獲太容易了,如探囊取物一般,殺掉他也容易,但是這并不能收服當地人的心,也不能讓他們死心塌地地臣服于我,所以收心為上。我必須讓孟獲內心真正地感覺到,他才能真心投降我,這樣南方也才能永久平定。

如探囊取物?諸葛亮雖說七擒孟獲,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蜀兵已經傷亡慘重,所以渡瀘水的時候冤魂不散,諸葛亮沒有辦法才祭冤魂,招魂。但是諸葛亮知道殺一個人、殺十個人、殺幾十萬人很容易,但想收服幾十萬人的心是很困難的。諸葛亮深諳此道。

諸葛亮深刻認識到,只有“降服其心”,才能真正平定南方。而對眾將的疑惑,諸葛亮做了深刻的解釋:


“吾三番擒之而不殺,誠欲服其心,不欲滅其類也。吾今明告汝等,——勿得辭勞,可用心報國?!北妼莘唬骸柏┫嘀?、仁、勇三者足備,雖子牙、張良不能及也?!?img alt="《三國演義》,第727~728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B6C63/1106490470347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48455387-7cA3SJlbUWGytnLskw0OYRrU4kgq0uuA-0-f8b4273d0b903049413a2883133cf0ca">


蜀將出生入死,擒得孟獲,屢次又被放掉,自然心生不滿。諸葛亮將“攻心”為上的道理講給眾將領聽,消除了他們的疑惑,才能三軍用命,貫徹領導意圖。因此,作為管理者,一定要將自己的想法或行動目的明示下屬員工,才能凝聚力量,共同攻克難關。不要隱瞞,不要蒙蔽,不要把下屬當傻瓜。

對于下屬,交心就更為重要了。只有下屬與領導一條心,才能真心拼搏,否則眾叛親離,必然導致潰敗。

《三國演義》在收服下屬人心時,有時甚至使出了一些虛偽但有效的手段,以達成目的。最為大家熟知的是“劉備摔孩子”:


云縱馬過橋,行二十余里,見玄德與眾人憩于樹下。云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趙云之罪,萬死猶輕!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墻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彼旖庖曋?,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于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后人有詩曰:

曹操軍中飛虎出,趙云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三國演義》,第348頁。


趙云在百萬軍中救得阿斗得益于曹操的一句話,曹操在高崗上一看到那個白馬將軍就問他是誰,怎么會這么厲害?手下說這人是趙云趙子龍。曹操愛才,說這趙云武功比關羽還好,這人必須給我留下來,任何人不能放箭,我要活子龍,不要死趙云。你們不能把趙云給我殺了。手下的人一聽不敢把趙云殺了,因此趙云才得以沖出來,否則的話,百萬軍隊,即使趙云武功再高,擠都能擠死,還打什么啊。大家一擁而上,一擠就完事了。得益于曹操的這句話,趙云因此殺了出來,但也累得筋疲力盡。

趙云見到劉備時,劉備正與眾人憩于樹下。劉備此時行軍特別慢,因為幾十萬名百姓跟著他,老弱病殘的軍士也跟著他,根本走不快。如果曹兵追上來,他們肯定沒有活路?!霸葡埋R扶地而泣”,趙云于是下馬跪那兒哭,跟劉備說,糜夫人投井死了,我沒有辦法救她,就把土墻推倒了,把夫人掩埋了。阿斗我把他揣在懷里了,“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趙云說剛才我打的時候還聽見公子哭呢,這會兒一聲都沒有了,估計完了。于是趕緊解下來,“遂解視之,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孩子在那兒睡呢,睡得挺香的。這里挺暖和,趙叔叔的懷抱也挺寬闊的,自己很放心的。

后來有人就說這個阿斗——劉禪,從小就沒心沒肺,長大了被俘之后更是樂不思蜀。劉禪小時候在打仗的環境中還能睡著。其實孩子哪知道這些啊,外面刀光劍影自己哪里知道啊,何況趙叔叔懷抱這么溫暖,于是睡著了。

趙云高興地說,幸好孩子沒事,然后雙手捧著孩子遞了過來。玄德接過,然后一下扔地上了。這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據傳,劉備長相奇特,雙手過膝,胳膊特別長。大家注意這個動作——趙云是雙手遞過,玄德不是沒接,而是先雙手接過來,然后“擲之于地”。劉備本身胳膊就比較長,再彎彎腰,然后再這樣擲之于地。小孩的骨骼發育比較軟,一般從床上掉下來,哭兩聲就沒事了?!皵S之于地”,這個“擲”字,本身就不是很嚴重的摔,所以說孩子自然沒事。

“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边@個舉動卻讓以趙云為代表的手下將士大受感動。你看,“趙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他跪下痛哭流涕,心道主公對我太好了,為了照顧我的情緒,把自己的兒子都摔到地上了。此時,劉備逃難,手下兵將大都老弱病殘,還有很多百姓跟隨他,他怎么讓趙云等一干人馬對他死心塌地呢?說我賞你萬戶侯,他有那權力嗎?我賞你千金,他有嗎?什么都沒有,怎么樣撫慰,必須收買人心?!盁o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本褪钦f實在沒有什么辦法來撫慰手下這些將領的心了,怎么辦呢?“故把親兒擲馬前”,有意地這樣摔一下,做一下這樣的舉動而已。

劉備這一招果然奏效,以至于眾將士和百姓都感激涕零。但后人看穿了劉備的手段,因此才有“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的俗語!

在《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中,劉備就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兄弟是我的胳膊腿,老婆孩子是衣服,衣服穿破了可以隨便扔,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兄弟不能動,兄弟要沒了就等于砍掉我的手足一樣。這番話也讓手下眾將士備受感動。

難道劉備不愛自己的家人嗎?他不心疼自己的老婆孩子嗎?不是的。這句話只是說給手下將士聽的,是收買人心的言辭。

這是多么真誠的謊言啊,說得劉備自己都信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襄垣县| 巴马| 黑龙江省| 栾川县| 尤溪县| 平潭县| 沙河市| 永德县| 益阳市| 绥化市| 本溪| 色达县| 永清县| 德兴市| 长子县| 九寨沟县| 昌邑市| 左贡县| 如皋市| 边坝县| 临泽县| 象山县| 邵阳县| 英吉沙县| 松原市| 台州市| 绥宁县| 乐昌市| 颍上县| 宣威市| 湘西| 昔阳县| 温州市| 深水埗区| 本溪市| 临城县| 元谋县| 崇阳县| 万载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