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江南城鎮化水平新探:史料、方法與視角
- 江偉濤
- 1027字
- 2019-01-05 00:16:20
《東方歷史學術文庫》出版前言
在當前改革大潮中,我國經濟發展迅猛,人民生活有較大提高,思想觀念隨之逐步改變,全國熱氣騰騰,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舉國公認,世界矚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發展而尚待完善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應,那就是在社會各個角落彌漫著“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淵之下,無所不入”的濁流。出版界也難遺世而獨立、不受影響,突出表現為迎合市民心理的讀物汗牛充棟,而高品位的學術著作,由于印數少、賠本多,則寥若晨星。尚無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學者,往往求出書而無門,感受尤深。這種情況雖然不會永遠如此,但已使莘莘學子扼腕嘆息。
歷史科學的責任,是研究過去,總結經驗,探索規律,指導現實。我國歷來有重視歷史的傳統,中華民族立于世界之林數千年者,與此關系匪淺。中國是東方大國,探索東方社會本身的發展規律,能更加直接為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借鑒。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歷史學科十分關心,但限于財力尚未充裕,資助項目難以面面俱到。我們是一群有志于東方史研究的中青年學人,有鑒于此,幾年前自籌資金設立了一個民間研究機構,現為中國史學會東方歷史研究中心。創業伊始,主要是切磋研究。但感到自己研究能力畢竟有限,于是決定利用自籌資金設立“東方歷史研究出版基金”,資助有關東方歷史的優秀研究成果出版。凡入選的著作,均以《東方歷史學術文庫》作為叢書的總名。
我們這一舉措,得到了老一輩史學家的鼓勵、中青年同行的關注。胡繩同志為基金題詞,在京的多位著名史學專家慨然應邀組成學術評審委員會,復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允承出版,全國不少中青年學者紛紛應征,投賜稿件。來稿不乏佳作——或是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或在深度和廣度上超過同類著作;或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或提出了新的學術見解,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百花齊放,絢麗多彩。這些給了我們巨大的鼓舞,也增強了我們辦好此事的信心。
資助出版每年評選一次。凡提出申請的著作,首先需專家書面推薦,再經編輯委員會初審篩選,最后由學術評審委員會評審論證,投票通過。但由于基金為數有限,目前每年僅能資助若干種著作的出版,致使有些佳著不能入選,這是一大遺憾,也是我們歉疚的。
大廈之成,非一木能擎。史學的繁榮,出版的困難,遠非我們這點綿薄之力能解決其萬一。我們此舉,意在拋磚引玉,期望海內外企業界,或給予我們財務支持,使我們得以擴大資助的數量;或另創學術著作基金,為共同繁榮歷史學而努力。
《東方歷史學術文庫》編輯委員會
199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