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南海社會工作發展報告(2017)
- 陳永杰 盧施羽 劉維
- 4547字
- 2019-01-04 19:22:25
第一章
導論
過去100年,社會工作無論是作為一個專業還是一份職業,在中國都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得益于社會治理創新的機遇,過去10年間,社會工作在一批東部沿海城市獲得長足的發展。讓人欣喜地看到的是,在社會工作這個行業中,從業者的隊伍在快速壯大,新的服務機構在不斷涌現,更重要的是有利的政策空間在不斷拓寬。從2012年十八大報告和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不斷明確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創新中的角色后,社會工作這個關鍵詞便高頻地出現在各類政策文件之中。2017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改革完善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依法推進公益和慈善事業健康發展,促進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發展。切實保障婦女、兒童、老人合法權益”。在承擔社會治理創新的重任之中,社會工作是被明確提及的一個專業和職業,這也是社會工作不可回避的歷史責任。
一個經濟上日益強大的國家,其崛起過程難免會帶來經濟與社會結構的急速轉變。在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城市,這些結構上的急速轉變,幾乎必然衍生一系列難以回避的社會問題。在應對這些新涌現的社會問題的各類型社會服務中,社會工作不僅僅帶來了科學的工作手法和多元的介入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明確了一種以尊重個人權利、爭取社會公平正義為核心內容的價值觀,讓社會服務朝著一個有溫度的遠景大步踏前。
在廣東,改革社區管理體制、擴大社會組織參與、發展社會工作服務被視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一種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三社聯動”模式在此格局下被提出,把社會工作明確無誤地推向了整個創新舉措的風口浪尖。在全省改革社區管理體制、發展社會工作服務的大背景之下,佛山市作為廣東省第三大城市,其社會工作服務的發展并未松懈。佛山市南海區地處珠三角腹地,尤其是作為區府駐地的桂城街道,東臨廣州市荔灣區,西接佛山市禪城區,廣佛地鐵線貫穿其間,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南海區的經濟發展在整個珠三角都處于領先地位,這也為本地的社會工作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保障。南海區在社會工作發展過程中,無論是人才、機構還是整個行業,均在佛山市五區中處于首位。
然而,盡管南海社會工作發展迅速,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珠三角的一線城市(例如廣州、深圳)相比,仍存在相當明顯的距離。在南海區社工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社工人才的培育以及社工機構發展不斷地面對著新的挑戰。例如,就人才隊伍而言,在南海區工作的社工專才,不少面對著缺乏晉升空間、薪酬低、工作不穩定等問題,他們渴望政府能不斷推出新措施改善同工薪酬待遇和拓展發展空間;就機構而言,一線社工流失率偏高,項目碎片化造成行政成本偏高,均是提升服務水平和擴大覆蓋面的障礙;就行業而言,項目來源多元化雖然是資源充裕的一種表現,但也因此帶來了標準與規范的不統一,反過來影響了整個區域的社會工作有序地走向專業化。凡此種種,使得南海區的社會工作在勢頭喜人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的隱憂。
因此,為了推動南海區社會工作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尤其是更穩健地邁向專業化,本研究希望深入探討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要知南海社會工作將往何處去,必先回顧其從何處而來。這意味著梳理南海區社會工作發展的背景及沿革,包括購買方的出現、區鎮孵化基地的平臺搭建狀況、項目的出現及形式的變化、機構的孵化與發育狀況等。第二,回顧完發展沿革后,就需要對現狀進行分層次的討論,必須先了解的是社會工作項目購買的現狀。這需要摸清政府購買服務的現狀,尤其是區鎮兩級購買的類型和方式,基于項目購買的現狀剖析整個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第三,項目給予了機構生存的經費,之后就可以了解機構發展的現狀。這需要摸清南海區各鎮街登記成立或開展社工服務的機構的分類、規模以及直接服務領域的分布等,介紹南海區開展社工服務的機構承接項目的采購形式及購買方、歷年承接項目的數量、總金額和平均項目金額對比、評估狀況,結合對南海區大型社工機構的訪談,探究在南海區提供服務的社工中心發展面臨的壓力。第四,機構提供服務離不開同工,這需要了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現狀。通過對南海區社工人才隊伍的基本狀況(包括社工的性別比例及年齡結構、戶籍與求學地域、專業背景、持證比例、層級結構及不同層級工資水平的差異、各鎮街社工分布、社工人才的流失狀況)及督導人才的基本狀況(年齡、學籍、戶籍)進行摸底,分析南海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面對的挑戰從何而來,探討應該如何應對。
除了從項目、機構和人才三個層面剖析南海社會工作行業的現狀外,本研究還希望鎖定一兩個特殊議題,通過對其進行抽絲剝繭式的深入研究,立體地呈現社會工作行業在南海區的發展狀況。為此,本研究選取了一個服務領域——老年社會工作,以及一種應用得越來越多的項目購買方式——公益創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式。首先會對政策文件和統計數據等現有資料進行二手數據分析,輔之以普查的手段,以求在梳理出南海社會工作發展的源流與脈絡的同時,也能通過準確掌握若干個指標的數值,收到縱觀往跡和統攬全局之效。在此基礎上,結合研究問題,以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及座談會等不同方式,了解社會工作行業中不同持份者對幾個核心研究問題的態度和看法。
本研究使用的統計數據主要來源有二。一是政府統計數字,主要指2015年及2016年南海區社會洽談會公布的情況,以及各區相關職能部門搜集到的信息。二是機構申報數字。這里采用的是普查方式,主要派發予南海區各鎮街(包括桂城街道、九江鎮、西樵鎮、丹灶鎮、獅山鎮、大瀝鎮、里水鎮)登記成立或開展社工服務的機構,由機構填寫并交回。普查收集了兩方面的資料。一是機構基本情況。這包括了基本資料(如機構性質、注冊所在地)、組織架構、人才隊伍情況(包括社工證登記情況、社工機構的總社工數及實務社工數、不同層級工資水平)、督導及培訓支持(培訓頻率和培訓補貼情況)、財務情況(資金來源和資金支出情況)、機構人員流動情況、督導資料(年齡、學籍、戶籍)、承接南海區項目情況(采購形式、購買方、項目評估結果)。二是從業社工情況。這是指了解在本區從業的社工的戶籍、學歷、專業背景(如有無相關社工專業背景)、持證情況(持社工證類型、社工證管理號、社工證登記號)等。
本研究中的分析和討論,主要來自對行業持份者進行的深度訪談及從各相關座談會獲得的素材。本研究的深度訪談,根據數據庫反映的問題設計訪談大綱,抽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社工機構負責人,了解了他們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尤其是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各種挑戰、機構人員的情況(例如專業背景、持證比例、工資水平情況)、督導培訓情況、項目經費構成情況、機構存在的問題以及機構自身未來發展的規劃等。本研究組織了十幾場座談會,以不同主題,分別向區相關職能部門、各鎮(街道)社工主管部門、部分社工服務機構等了解其態度與思考,重點是探討在應對社工服務機構面臨的困境與難題之上有何良策與期許。
本年報的第二章回顧了南海區社會工作發展沿革;第三、四、五章分別討論了南海區社會工作項目、社會工作機構、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現狀;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專題,分別討論了老年社會工作和公益創投在南海區的發展現狀與面對的挑戰;最后是附錄。
在第二章的南海區社會工作發展沿革部分,我們根據所搜集到的政府或者鎮街的相關政策資料、二手數據,進行文本資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圍繞社會背景、購買方的出現、項目的出現及形式的變化、機構的孵化與發育、社工人才隊伍及行業的發展情況這幾方面,對2010—2015年南海區社會工作發展沿革進行縱向回顧。
在第三章的社工項目發展篇,我們主要基于社洽會數據,對項目的總體情況以及社會工作項目的類型進行分析。關于項目的總體情況,我們主要從區鎮兩級購買服務的數目、購買服務的資金進行分析;關于社會工作項目類型,我們嘗試把與社會工作相關的社會服務劃分為四種類型,并按其各自所占比例進行比較分析。在基于數據的情況下,再結合機構訪談資料,進而引出目前社工發展項目面臨的主要挑戰。
在第四章的社工機構發展篇,我們主要基于調研收集的資料,圍繞對南海提供服務的所有社工機構分類、機構規模、機構服務領域、訪談內容進行分析。在對南海提供服務的所有機構進行分類時,劃分為社工類與非社工類,之后再細分社工類與非社工類的機構數量。根據機構的人數,劃分機構的規模,然后對南海區社工機構的規模狀況進行整體的描述。之后,描述不同機構的服務領域,并分析其在服務領域的強弱。最后,根據與部分機構的訪談內容,了解機構的未來發展計劃。
在第五章的社工人才發展篇,我們主要基于調研搜集到的數據及社工科統計,描述南海社工人才的總量,對持證人數,社工機構的總社工數及實務社工數,有專業背景、相關背景及無背景社工數與比例,不同層級工資水平的社工數量進行描述分析。我們根據基于調研收集到的機構社工流失情況以及機構訪談的資料,對社工人才的流失情況進行描述,并且分析社工人才流失的原因。
第六章是老年社會工作專章,這一章的內容建基于本課題組過去5年在南海區的三次全區養老調研的成果之上。本章根據南海區統計局提供的2013年數據和2016年年底的數據說明隨著南海區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退休保障、醫療服務、照料服務等方面壓力將會隨之加大。并且,本章將會以2013年南海區公辦養老機構引入社工服務項目評估結構以及2015年進行南海區社區養老服務調研的結果分析南海區老年社會工作的項目情況。最后,探析南海區老年社會服務以及老年社會工作遇到的難題、挑戰和機遇。
第七章是公益創投專章。以公益創投的方式來購買社會工作項目,從2012年開始在南海區出現,本章嘗試通過回顧公益創投的理論與概念,比對南海區的實踐經驗,展示南海區社會工作類項目在公益創投中取得成果的同時,亦指出其面對的種種隱憂,尤其是尚待完善之處。
為了讓讀者對南海區社會工作發展有更全面的掌握,本報告還摘取了一部分比較重要的數據整理在附錄中。附錄主要是關于南海區鎮街和南海區社工機構競爭力的排行,希望能為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與社會公眾了解和評價社會工作的成效提供參考依據。需要說明的是,所有附錄中引用到的項目數據,均曾向社會公示,更完整信息可按以下方法查閱:如為職能部門購買項目,可查閱南海區公共資源交易網(http://cgzx.nanhai.gov.cn/cms/html/nh_ggzy/index.html)或廣東省政府采購網(http://www.gdgpo.gov.cn);如為鎮街購買項目,可根據所屬鎮街訪問相關網頁,具體網址如下。桂城:桂城政務網(http://www.guicheng.gov.cn/cms/html/1944/column_1944_1.html);九江:九江政務網(http://www.jiujiang.gov.cn/xxgk/zdxm/);西樵:西樵政務網(http://www.xiqiao.gov.cn/cms/html/3254/column);丹灶:丹灶政務網(http://danzao.nanhai.gov.cn/cms/html/danzao/index.html);獅山:獅山政務網(http://shishan.nanhai.gov.cn/cms/html/3395/column_3395_1.html);大瀝:大瀝政務網(http://dali.nanhai.gov.cn/cms/html/5230/column_5230_1.html);里水:里水政務網(http://lishuiz.nanhai.gov.cn/cms/html/6206/column_6206_1.html)。
本報告的出版,希望能為所有想了解和研究中國社會發展現狀的公眾、行家和學者提供有用的參考。首先,希望以小觀大,通過廣東南海一個區的例子,在某個意義上為中國東南沿海社會工作發展的現狀多提供一個注腳。其次,推動南海區的社會工作行業進一步發展完善,希望這份報告能在鞭策社會工作機構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時,也促進作為服務購買方的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想出辦法完善購買方式,為整個行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最后,這份報告還想帶出一個這樣的信息:南海區敢于直面挑戰。公開信息需要勇氣,課題組一直抱著展示成績的同時絕不掩飾問題的態度撰寫報告,因為我們相信,直面挑戰是社會工作在未來能找對應對措施,走向專業化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