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看透信貸:信貸業務全流程深度剖析
- 何華平
- 837字
- 2019-01-04 17:56:59
1.2.3 商業信用
銀行也好、小貸公司也罷,這些還可以稱為金融機構,商業信用就不是金融活動,或者主要出發點不是做金融而是為了促進商業交易。然而,商業信用也是一種廣泛應用的短期融資形式。商業信用是基于工商企業及個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它包括賒銷、分期付款、預付現金、延期付款等形式。賒銷,銷售商是授信方,購買者是受信方;預付,購買者是授信方,銷售商是受信方。
舉例來講,一些地區的農民種地基本可以不向銀行貸款,原因是農資產品經銷商提供了較為完善的商業信用。農戶與其到銀行貸款然后采購農資產品,不如直接在農資經銷商那里賒購農資產品。經銷商春季賒銷種子、化肥、農藥甚至提供技術服務,秋季直接回收農產品,利息就隱含在定價中。商業信用相比銀行有下列優勢:一是資金用途真實,放款的同時馬上變成了農資產品,農民挪用成本很高,形成資金閉環,而銀行貸款用途往往難以鎖定。二是信息獲取優勢。由于常年經營農資產品產供銷,對于哪家哪戶種多少地、種什么產品、收成如何、做了多少年、本地容易出現什么病蟲害,往往更加熟悉一些。隨著農資產品的智能化,連農產品生長進度都可以檢測,有沒有按時來買肥料或者農藥,購買的數量是否與經營規模匹配,這些異常變化往往及時反映了農戶經營狀況。三是對客戶的控制力優勢。農民一旦進入農資產品供應鏈體系,往往難以更換供應商,當然也就意味著農民不會輕易違約,除非他離開本地不再從事農業。四是財產挽回優勢。如果農民經營的產品沒有達到預期,如銷售困難,農資供應商可以借助產業信息優勢協調銷路,沒有用完的農資產品可以索回轉售,而銀行往往難以收拾殘局。
資料來源:部分內容引自康志文,高文閣.農資賒銷中商業信用取代銀行信用應引起關注[N].金融時報,2013-08-18(12).
現在是一個全民信貸、全民金融的時代,各行各業都涉足金融,很多都是從商業信用入手,業務成型以后再申請金融牌照。互聯網公司提供消費信貸(如京東的“白條”、去哪兒網的“拿去花”)、汽車巨頭成立金融公司發放車貸、產業集團成立財務公司等,模式往往是商業獲客、金融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