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耘于空漠:吳大羽的超越之道

  • 不經意
  • 楊葵
  • 2158字
  • 2018-07-23 10:26:12

吳大羽,中國二十世紀美術史上一個了不起的“大寫的人”,一個真正能以現代的、抽象的作品,與世界頂尖畫家并立的畫家,1949年以后,無個人畫展,無個人畫冊,五花八門的官修私著美術史里亦不見經傳,八十年代《美術》雜志難得發表一次他的作品,還印顛倒了。直至今年(2015年),一個摯愛他的晚輩李大鈞,默默編輯出版了《師道——吳大羽的十封信》以及十七斤重的《吳大羽畫集》,籌辦了一場沒有任何這“壇”那“院”色彩的吳大羽畫展。且不論畫不論文不論藝術,單是把吳大羽假設為作家筆下一個人物的一輩子,這里頭的故事想想都太吸引人了。

至少對我如此,一個極度重霾的冬夜,當我初次讀到吳大羽那十封信,初次看到他幾十幅油畫作品的照片,想到這幾十年吳大羽可能經歷的種種,感覺有一股光,刺穿世界末日一般臟透了的夜空,一時心生拍案而起的激越。

恐怕很多人,會很自然地開始想象這幾十年的社會政治變遷,感嘆成千上萬文化人命運的流徙。這些內容之于吳大羽,雖非沒有,但如此描述吳大羽,致力為他“平反”,使之“重見天日”,以及什么恢復“公正的待遇”,那是更大的悲劇。或者說,如果只見到這一層,就根本沒讀懂吳大羽,你把他又拉回了爛泥潭。事實上,吳大羽后來作畫,連姓名都不簽署了。而且早在1941年他就說過,“既久久習默于無聲和應大地,而不須責怪歷史或環境不為天才以方便”,他早已自覺地超越了這些塵世間的陰陽詭譎、名利善惡,脫離了低級趣味。請別再借他澆自己心中的那些低級趣味之塊壘了。

吳大羽很早就說過,“真的藝人,大都應該歸入進天命挨苦的一群人中間的”。這是所謂的“詩可以怨”。錢鍾書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做過關于苦難出詩人的專題演講,詳細耙梳了古今中外的這一藝文現象,以及歷朝歷代由此現象總結出來的文藝理論。“詩可以怨”確實幾乎是一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金鑰匙,但是“詩可以怨”的這個“怨”,以及類似的諸如什么“古來圣賢皆寂寞”的這個寂寞,都只是個起點,如果不能超越這個“怨”和“寂寞”,沉湎其中憂憤激蕩,就很難徹底斬斷低級趣味的根。

必須超越,苦難只是需要超越的最低限度,接下來要超越一切概念,超越一切的相對,唯其如此,方能豁然開朗。超越之道漫漫兮,人人上下而求索,吳大羽的超越之道,在他的書信、隨感錄、詩作里,不難找到一些足跡。

吳大羽是個中國人,學的卻是西畫,所以很自然地,首先要超越東、西方這一組概念。他說,“所說的東方學西方,或西方學東方,這種說法太狹窄了,其實質是‘異方’。藝術上此方學彼方,有什么好說的呢?”他又說,“人們常說的東西方藝術結合,范圍仍太小,太狹窄了……東西方藝術的結果,相互溶化,揉在一起,扔掉它,統統扔掉它,我畫我自己的。”那些至今還在“東西方結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概念泥潭里打轉轉的人,不妨仔細琢磨吳大羽這段話。需要說明的是,這其中所謂的“異方”,應屬為表述起見,不得已而樹立的一個新概念,萬不可才出虎口又入狼穴。

繼續,要超越時空的概念。吳大羽說,“詩人或畫家,夠得上享有流傳后世的光榮,并不能如他們想愿上的那末多,并不能如他們畢生精力的那末充沛、可觀。總只能留下一點點的精華部分。因為這一光榮,要通過歷史的提煉。盡管他們畢生自負做了多少工作、作了多少畫或詩,要是華而不實,流水般的時間會不客氣地漸漸把它滌蕩盡凈,不余半點一滴的。能傳名的大家,留得上后人心眼的杰作,也往往不過幾點的丹青或一二首詩章而已。而值得留存的作品,光輝倒不是看上魂靈的大小上的。”超越時空要先從現時現刻抽身,當然你也可以將之理解為,這是要為后世寫詩,為未來畫畫;但是,對于志在超越之道的人,為“身后名”只是手段,絕非目的,它的著重點在抽身,而不是建立一種新的束縛。

讀到這段時,不禁想起前段時間剛做的柳宗元課題,他在人生最低落之時,也是留下了類似的人生探索足跡,他在給友人的書信中說,“賢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貴于后”。如何“取貴”呢?“能著書,斷往古,明圣法,以致無窮之名”。依我理解,這段話的要點同樣在“無窮”,而非“名”。此處不贅。

吳大羽走到這一步,什么政治,什么畫壇,什么東方西方,甚至什么苦難,對他而言,不過鏡花水月,此刻他心中的鏡像是:“天給畫人以明眸,得縱目馳騁于近遠今古,得心應手,宜無復受阻間于時空”。

吳大羽在超越之道上堅定前行,到底走了多遠多深,從他的片言只語里,可窺到絲毫消息。他說,“美在天上,有如云朵,落人心目,一經剪裁,著根成藝”;他說,“(畫人)一朝能自拔于性心之學之蔽的束縛,又能從貧陋惡鄙中間越獄,返歸其明凈時,將易于瞭然整程畫道的遠長,而無所猶豫于引筆前進的”;他說,“所謂創造,無非是以新的活力,突破陳腐的桎梏而已”。吳大羽的超越之道,也是他的創造之道,而這一創造,絕不是一詩、一畫、一物,那些只會是新一層的“桎梏”,他的創造是力,“新的活力”。

吳大羽曾經幾次說到過“老”,1941年致吳冠中信里說,“日月擲人去,老且至,很不自安”。七年之后,還是在給吳冠中信里又說道,“身心多疾,一無是處,老將至,幸留童心”。再后來,他在一段隨感中又說:“人老了,有一種好處,會認識歡愉同悲哀的結合體,會認識生命的必須流連又必須放棄到必然放棄。”好一個“必須流連又必須放棄到必然放棄”,簡直是吳大羽超越之道的濃縮總結,假設能解其中之味,大概才算入了吳大羽之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元朗区| 泰兴市| 潍坊市| 大宁县| 华亭县| 金乡县| 徐州市| 观塘区| 兖州市| 托克逊县| 璧山县| 漠河县| 丽江市| 光山县| 万山特区| 安新县| 西峡县| 昂仁县| 新乐市| 长乐市| 绵竹市| 梓潼县| 六盘水市| 剑河县| 陈巴尔虎旗| 娄烦县| 宝山区| 水富县| 鄄城县| 玉林市| 罗江县| 衡山县| 潜江市| 克什克腾旗| 高密市| 岳西县| 岳西县| 兴和县| 澜沧|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