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親身為餌
- 援明傳
- 不必嘗
- 3097字
- 2023-09-20 03:26:42
盧傳廷思考了一下,繼續說著。
“還有一種成品,是石漆燃燒過后的殘留物制成的,是一種透明的薄膜,比較耐拉伸,這種薄膜更利于大面積的種植,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石漆。”
顧炎武問道:“石漆?是不是火井油?”
盧傳廷眼睛一亮,趕緊問道:“對。就是火井油,你見過沒有?”
顧炎武:“那東西燒起來黑煙很濃,黑灰很多,而且非常的刺鼻。倒是很多軍隊采集后用來守城,史公守揚州時,便運了不少去江北。”
聞言!盧傳廷騰的一聲站起,繞過了辦公桌案,一把抓住了顧炎武的手。
“史公是在何處采集的?”
顧炎武不止主公為何如此激動,趕忙回答道。
“哦!在鎮江,有個村民打井的時候,冒出來的都是這種油,于是上報了官府,當時史公正在鎮江調兵遣將,于是就去采集了一些。”
“知道確切的地點嗎?”
“知道,在大卓鄉往北十五里的地方。”
盧傳廷眼睛大亮:“大卓,大卓!哈哈,哈哈!天助我也!”
黃良忠占領的石山頭,便是屬于大卓鄉地界,這如何能讓他不高興。
空間中,幾十臺柴油發電機沒有派上用場,都是有數的幾塊太陽能電板以及空間中提供的電瓶,在維持著電力的需求。
貨輪燃燒的是重油,只有不到五十噸輕質柴油,他當然不敢揮霍。
好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石油,都是沒有經過開發的,所以等到以后,肯定不愁沒有石油使用。
但記憶中江南地區,是沒有石油的,所以只能等拿下山東地區,再去想辦法勘探。
沒想到鎮江居然有石油,這可真是天大的驚喜。
“哈哈,哈哈,李軍!”
“到!”
“命令通訊組,以最快的速度傳信給黃良忠,讓他務必找到火油井,并且保護起來,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真是太好了,真是完美的一天。
自從回到這個世界,今天,無疑是最值得慶祝的。
光復了第一個人口五萬以上的大城,遇上了顧炎武,宋啟智,收服了一百多江南文士,如今又發現了石油。
他重重拍了拍顧炎武的肩頭兩下:“寧人兄,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這火井油很重要嗎?”顧炎武笑著問道。
“當然重要,這么跟你說吧,今年冬天,你就能吃上白菜,青瓜,豆角,茄子了。”
顧炎武兩眼冒光,這么說來,還真是挺重要的。
在挎包里摸索一番,掏出一只手表,丟給了顧炎武。
“這是計算時辰的手表,送你一個,以后每天便是以二十四小時來計算,弄熟悉后,若再修訂歷法,便以這個作準。”
歷法,是每朝每代都要修訂的,估計會是顧炎武負責,索性交待下去。
手表屬于步兵裝備,空間還是有一些的,但現在只給軍官配發,防止短時間內工藝跟不上,無法制造,到時候大家都用習慣了,而不能生產可怎么辦。
已經夜里十二點,外面開始起風,秋雨嘩嘩的落下,堂內的兩人,感受到了絲絲涼意。
距離小冰河時期的結束,只剩最后一年。以后的氣溫會越來越暖和,直至20世紀末徹底結束。
各自休息,盧傳廷也美美的睡了個好覺。
日上三竿。
昨天戰斗的報告,已經全部匯總。
方成漢部,已經把大萁山水師全部拿下,逃走的大船,幾乎被擊沉,只有四十幾條小船逃走。
繳獲大船六十余艘,樓船七艘,小船無數。
整個太湖流域,稍微大點的船,都被清軍給掠奪了。
如今倒便宜了漢家軍。
拿下無錫后,在東灣山待命的尤敏,帶著工作組火速進了城,全面接下了守衛無錫的各項任務。
而楊文亮和孫德勝各領一部,掃蕩周邊地區的清軍。
今晨孫德勝來報,他們追擊潰散的清兵至蘇州城外時,有老鄉說蘇州城守軍不超過五百,請示是否進攻。
思考了一會。如今博洛的二十萬大軍,幾乎沒有損傷。
除了才到江陰城時,猛烈的進攻了一天一夜外,之后就再也沒有大規模的進攻過。
可能是在尋找制衡城頭上機槍的辦法。
清軍的紅衣大炮幾乎被摧毀,而無論是博洛帶去松江的大炮,還是應天支援的大炮。
都在路上。
所以,在最近的幾天里,估計博洛依然不會強攻江陰城。
無錫被收復的消息,經過一天一夜的發酵,博洛應該已經知曉。
那么接下來,盧傳廷就必須直面博洛的20萬大軍了。
拿下蘇州,就多一分負擔。
嘉定三屠的第三屠,就是因為‘吳之番’拿下嘉定后未能守住,被清兵反撲,整整屠殺了兩萬平民。
算了,還是照他原來心中擬定的計劃實施吧,別陰溝里翻了船。
“令。”
“方成漢部把小船分給當地的漁民,再讓他們幫忙,把大船開進運河,停靠在西門碼頭。”
“樓船,送到太湖仙島邊暫時停靠,留一點人看守,其余人肅清洛社至惠山一線的清軍。”
“孫德勝部轉向東北,肅清祝塘至惠山一線的清軍。”
“命令沈不浪實施切斷計劃,炸毀!整個戰區內的全部橋梁。”
為什么要炸毀橋梁呢,第一是限制清軍的騎兵,第二是因為水泥廠馬上建成了,以后還是要炸了重修的。
倒不如現在炸了,還能發揮點作用。
這時候又有情報送來。
清攝政王多爾袞,見江陰久攻不下,把應天城頭的紅衣大炮拆了下來,交給了貝勒尼堪,準備送往江陰戰場,在外金川門碼頭上裝船。
溫良部炮臺已經搭設完成,隨時可以發動攻擊,特來請示。
盧傳廷聞言大喜。
拆炮!說明應天為餌,已經初見成效。
攝政王英明,竟然親身為餌!
他趕緊指示,萬不可輕舉妄動,一切按原計劃進行,對所有支援江陰戰場的清兵,都不要加以阻攔。
通訊員領命而去。
盧傳廷不由哈哈大笑。
福臨小皇帝,你得感謝我啊,不用等五年后了,估計今年。
你就得親政!
通訊員剛走。陳世忠又走了進來,把一份報告呈給了盧傳廷。
“小爺,昨天下午至今天中午,已經招兵七千多了,是嚴格按照第二軍的招兵細則執行的,還要繼續招嗎?”
盧傳廷:“當然繼續,老百姓當兵也是為了吃口糧,不是血海深仇的,有幾個人是奔著賣命去的。這無錫城的百姓,估計口糧也不富裕,就連顧炎武這樣的家族,都過午不食了,派人去鄉間宣傳,告訴他們,不但自己能吃飽,還有軍餉發,隨便他們是要銀子還是糧食。一旦錄用,先發一個月軍餉。”
明末的市面上,流通著各種質量參差不齊的銅錢,白銀反而很少見。
一方面原因是,白銀都在大族的手上拽著,一方面是因為,明朝本就極度缺銀。
特別到了明末清初這個時期,市場上以物易物非常常見。雖說漢家軍都有軍餉,但其實到現在,一個銅板都沒發出去。
戰士們不是要糧,就是換取各種各樣的東西送回家里。
特別是普通的手電筒,非常吃香。要六個戰士合伙才能換一把。
也就是說,當兵半年,換個電筒,你說冤不冤。
當然了,換取手電的,幾乎都是家里沒什么人,或者家里人也是為漢家軍服務,根本不缺吃食。
陳世忠走后。
盧傳廷取出紙筆,將新軍的篩選細則寫下來。
估計等招兵結束,能得到一萬以上的新兵。
選出一小部分人,裝備機槍。
首先把世家大族參軍的排除在外。
世家大族里面,也有很多是忠心報國的,但因為他們的出身便自帶利益牽扯,難保不會因為家族利益而出賣戰友。
然后就是聲名狼藉以及自私自利的、也要排除在外。
再經過各種審查,最后再和干部談話。
一套組合拳下來,幾乎將渣滓全都摘出去了。
挑選出來的,就會成為真正的漢家軍戰士。
而其余的正常訓練就行了。
兵團出擊的時候,可以攜帶彈藥,挖掘壕溝,打掃戰場之類,編為輔助兵種。
為什么在張渚鎮招收漢家軍時,審查沒有這么苛刻呢!
當然是因為機槍有限,必定要優中選優。
堪堪編寫完成,胡大牛走了進來。
湊到盧傳廷耳邊低聲的報告。
“小爺,倉庫都找好了,比在張渚的大多了,防潮工作也做好了,人已經全部撤走,是晚上再去還是怎么辦。”
盧傳廷想了想,今天招了這么多兵,后勤是要發糧的,還是現在就去把物資取出來吧。
兩人大搖大擺來到新倉庫里,盧傳廷大手一揮,堆積成山的大米便堆滿了倉庫。
胡大牛滿臉笑意的拍著馬屁。
“小爺你這隔空變物的本事,越來越嫻熟啦。”
從開始時一袋一袋往外拿,每次都把盧傳廷累的要死。
不得已只能帶著胡大牛幫忙。
直到有一天空間器靈提醒他,只要把倉庫準備好,空間會按照指示自動幫他打包。
知道后,他整個人都不好了,整整錘了自己一天。參謀部的老將,都以為少帥瘋了,一天都沒敢招惹他。
把該準備的準備好,胡大牛又變身為后勤總長。從張渚帶來的那一批手下,也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