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4941字
  • 2020-06-24 14:05:27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黃蘭芳契之  甫

尹東秩元敘  甫

豫章李光元  甫仝閱

二月〔一〕

二月建卯卯茂也謂陽氣生而孳茂也 【合璧事類】

夾鐘卯之氣也二月建焉 【周禮】

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禮記】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 【尚書】

仲春日出于卯入于酉 【考靈曜】

仲春行夏令則大旱暖氣早來蟲螟為害行秋令則氣寒水大寇戎來征行冬令則陽氣不勝麥不熟民多掠 【呂氏春秋】

為如 【爾雅】

為仲春中春亦曰仲陽 【梁元帝纂要】

月為竹秋 【山堂肆考】

士女攜酒饌鼓樂于郊外飲宴至暮而回謂之迎福 【蜀萬州風俗寰宇記】

鄭國俗以是月桃花下水時會于溱洧之上以自祓除故詩曰溱與洧渙渙兮 【韓詩外傳】

陰氣萌作恐物不茂以朱索連葷以施門戶 【后漢書】

是月上壬取土泥屋四角蠶吉 【雜五行書】

晉惠帝元康二年天西北大裂 【按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余是時人主拱默婦后專制沈約宋書】

日中見北斗 【天佑元年昭宗帝紀】

日初出兩黑氣如人形夾日旁 【宋高宗建炎三年此兵象通考】

祥云如狗赤色星二枚夾行 【孝昭元年漢書天文志】

宣太后陵明堂有五色云芳香四滿狀如車蓋 【晉明帝太始四年宋書符瑞志】

夜星隕如雨繹繹未至地滅 【成帝永始二年漢紀】

魏上谷郡黑風起殺人 【文帝元嘉十七年宣府鎮志】

鞏縣黑風從西北暴至吹李密衣冠及左右僚屬

皆仆沙塵暗天咫尺不辨 【隋大業十二年唐古今五行志】

雨土 【孝宗淳熙四年宋史】

汴梁雨木冰狀如樓閣人物冠帶鳥獸花卉百態俱備五日始解 【元史】

雨木于陳留十里許大如指長寸余中空所下者立如植木 【貞元四年五行志】

京師雨藥 【仁宗慶歷元年宋史】

滄州雨雹如雞卵 【景龍二年六帖】

黃河是月水名桃花水 【水衡記】

涼州城東池中有火 【晉穆帝升平二年五行志】

河中府寶鼎縣瀵泉有光如燭焰四五炬其聲如雷 【真宗祥符四年宋史五行志】

唐中宗神龍二年洛陽城東七里地色如水樹木車馬歷歷見影漸移至都月余乃滅 【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青州城南遠望見地中如水有影謂之地鏡大歷末深州束鹿縣中有水影長七八尺遙望見人馬往來如在水中及至前則不見水天中記】

保順軍城壕水陷起文為桃李花雜樹人物之狀 【景佑元年宋史】

洛陽東北地陷有蒼白二色鵝出蒼者飛翔沖天白者止焉 【是后劉元海石勒相繼亂華晉懷帝永嘉元年五行志】

大業七年造釣臺以舟運石將至江東山下取石忽有大石如牛十余自山頂飛下直入舟內如人安置舟無傷損 【大業拾遺記】

永安三年二月京師民家有二銅像各長丈余一頤下生白毛四一頰下生黑毛一 【魏書】

北魏孝昌三年洛陽平等寺金身兩目垂淚遍體俱濕人稱為佛汗如此者三日 【明年爾朱榮入洛誅戮百官殆盡洛陽伽藍記】

太仆寺有泥像左臂上有黑汗滴下以紙承之血也 【大歷十三年六帖】

晉惠帝閏二月殿前六鐘皆出涕 【元康二年先賈后殺楊太后而賈后為惡不止故鐘出涕猶傷之也通考】

唐高祖京師西南有聲如崩山近鼓妖 【武德三年說者以為人君不聰為眾所惑故有聲無形通考】

樗樹生枝如人頭眉目須皆具亡發耳 【漢成帝永始元年通考】

河南府新安縣蟾蜍背生芝草 【徽宗政和二年自是殿宇園苑及妃嬪位皆有玉芝出宋史五行志】

鄆州有魚長尺余墜于巿魚失水而墜于巿敗滅象也 【元和十四年六帖】

鳳凰集于新蔡 【漢宣帝甘露三年新蔡屬汝南郡】

鳳凰集京師 【宣帝神爵四年是時穎川太守黃霸在郡前后八年鳳凰神爵數集郡國穎川尤多后征霸為太子太傅出漢紀】

鳳凰集濟南 【延光三年是時漢安帝車駕東巡】

鳳凰將九子見鄖鄉之豐城 【晉穆帝升平四年至十二月又見豐城】

白麟見平原鬲縣 【晉武帝咸寧五年以上宋書符瑞志】

江南仲春天細雨色如煙疏為武昌柳布作石門泉 【謝良輔詩狀江南二月】

南浦東岡二月時物華撩我有新詩含風鴨綠璘璘起弄日鵝黃裊裊垂 【王安石】

新年都未見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滿城羅綺拖春色幾處笙歌揭畫樓江上有家歸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杜荀鶴字彥之二月旅中作】

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岑參鄧州(囗束)陽人岑文本之后二月春夢作】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題柳】

二月湖南新草遍橫山渡口花如霰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見歸云兩三片 【僧皎然舟行憶友】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柳宗元柳州作】

新林二月孤舟還水滿清江花滿山借問故園隱君子時時來去在人間 【儲光羲寄孫山人】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孟云卿寒食作】

二月楊花飛滿空飄飄十里雪如風不知何處香醪熟愿醉潘園芳草中 【武元衡寄興】

春遲不省似今年二月無花雪滿天村店閉門何處宿夜深遙喚渡江舡 【竇鞏早春送宇文十】

春風過柳綠如繅晴日蒸紅出小桃池暖水香魚沒處一環清浪涌亭皋 【王介甫】

白晝綠成芳草夢起來幽興有新詩風簾不動黃鸝語坐見庭花日影移 【寇平仲】

院落簾垂春日長懶情天氣牡丹香細看月面天然白不及姚家宮樣黃 【謝元逸】

踏春曲曰踏陽春人間二月兩和塵陽春踏盡秋風起愁盡人間白發人 【邢鳳之子夢一婦人歌異聞錄】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風濤 【杜甫】

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庾信】

驚蟄

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為驚蟄 【蟄者蟄蟲震起而出也后五日倉庚鳴后五日鷹化為鳩出玉衡】

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也 【七修類稿】

漢初驚蟄為正月中前漢之末以驚蟄為二月節 【歷書沿革】

驚蟄之日赤陽云出翼 【易通卦驗】

驚蟄二月節桃始花桃若不花是謂否塞鸧鹒鳴若不鳴即下不從上鷹化為鳩若不化即寇賊數起 【呂氏春秋作木囗兆李花】

蟄蟲不震陰氣奸陽 【以上周書時訓】

春分

春分木旺火胎金死水廢

驚蟄后十五日斗指卯為春分 【分者半也當九十日之半也故謂之分孝經緯】

日月之行分同道也 【日夜等故曰春分左傳】

春分二月中氣晝夜五十刻 【符天纂圖】

天地之氣莫大于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與成必得和之精故積陰不生積陽不化陰陽交接乃能成和 【文子】

青氣正東方也主春春分日青氣出震此正氣也氣出右物半死氣出左蛟龍出震氣不出則歲中少雷萬物不實人民疾熱 【易通卦驗】

春分二月中玄鳥至不至即婦人不娠雷乃發聲不發即諸侯失民始電電不見即國無威振 【玄鳥至后五日雷乃發聲又后五日始電周書時訓】

日中星鳥 【日中春分之日鳥南方朱雀春分之昏星烏畢見書堯典】

老人星曰南極以春分之夕沒于丁 【晉天文志】

春分正陽云出軫如白鵠 【易通卦驗】

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 【二分二至觀云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黑為水黃為豐出禮】

春分則風從震位上來 【立春則風從艮位上來客齋四筆】

玄鳥氏司分者也 【左】

鶗鴃春分鳴則眾芳生 【鶗鴃鳥名關西曰巧婦關東曰鶗鴃春分鳴則眾芳生秋分鳴則眾芳歇服虔曰鶗鴃一名鵙即伯勞也唐韻】

龍鱗蟲之長春分登天 【秋分潛淵說文】

帝嚳少妃有娀氏女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祀于高禖有玄鳥遺卵簡狄吞之孕生契 【史】

天子常以春分朝日于東郊 【出禮】

春分明庶風至正封疆修田疇 【易通卦驗】

同度量平權衡 【謂春分晝夜平則正之月令】

鑰章晝擊土鼓吹豳詩以逆暑 【禮】

鼓者春分之音以助萬物發生 【出風俗】

春分不殺生不吊疾君子齋戒衣夾衣不食生冷 【齊人月令】

金主章宗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媧氏 【出金史】

春分之日日中昆侖瑤臺太素真人會諸仙人刊定真經 【登真隱訣】

春分正陽云出軫如白鵠 【謝朏詩鵠一作鶴】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東坡春分雪題】

二月〔二〕

一日

時維太平日乃初吉又詩曰二月初吉 【初吉朔一日也】

作為令節以殷仲春 【令節二月一日以上白孔六帖】

李泌請以為中和節 【鄴侯家傳并上巳重陽謂之中和節】

百官進農書以示務本 【李泌傳】

立中和而視農 【文粹西都賦】

唐貞元間遇中和節賜百官宰臣以下金錢宴于曲江謂之金錢會 【山堂肆考】

唐德宗賦中和節詩遣使寵賜戴叔倫 【時叔倫遷營管經略使出六帖】

唐德宗貞元五年以是日為令節任文武百寮選

勝地追賞為樂 【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亦然出合璧事類】

唐德宗以中和日賜大臣方鎮勛戚尺謂之裁度 【鄴侯家傳】

唐德宗貞元九年中和節宰相宴于曲江亭諸司隨便自是分宴焉 【舊唐書】

都人游翫曲江池盛于中和節 【上巳亦然】 彩幄翠幬匝于堤岸鮮車健馬比肩擊轂上賜宴臣寮京兆府大陳筵席長安萬年兩縣以雄勝相較錦繡珍玩無所不施百辟會于山亭恩賜太常及教坊聲樂池中備彩舟數只惟宰相王使北省官與翰林學士登焉每歲是日傾動皇州以為盛觀 【曲江池本秦世隑州玄宗開元中疏鑿遂為勝境其南有紫云樓芙蓉苑其西有杏園慈恩寺花卉環周煙水明媚入夏則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渠湛然可愛好事者賞芳辰翫清景聯騎攜觴迭迭不絕出劇談錄】

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刀尺相問遺 【廣記】

民間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種相問遺號獻生 【唐書】

里閭釀酒謂宜春酒 【鄴侯家傳】

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神以祈年谷 【廣記】

大食麻啰拔其俗以是日為歲首 【歌者多以胡琴吹笛鳴小鼓舞唱拍出通考】

蘇東坡造一禪榻作干烝餅百枚自是日后盡絕人事饑則食餅不飲湯水不啖他物細嚼以致津液 【長公外紀】

馬道一禪師跏趺入滅謚大寂禪師 【道一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唐玄宗開元中習禪定于衡岳山中遇讓和尚密受心印貞元四年登建昌石門山謂侍者曰吾之朽質當于來日歸茲地矣院主問候師曰日面佛月面佛二月一日跏趺入滅出禪宗志】

崔元微立幡而苑中繁花不動 【元微月夜見青衣女伴曰楊氏李氏陶氏又緋衣小女曰石醋報封家十八姨來言辭泠泠有林下風色皆殊絕芳香襲人醋曰女伴在苑中每被惡風相撓可作一幡上圖日月五星立苑東則免難矣今歲巳過至來年二月一日立之是日元微立幡東風刮地折木飛花而苑中繁花不動元微乃悟女伴即眾花之精封家姨乃風神也后楊氏輩來謝各褁桃李花數斗云服之可以延年至元和中元微猶貌若少年出傳異記】

天正節 【道經】

王郭真君飛升

翊圣真君下降 【以上翰墨大全】

節應中和天地晴繁弦迭鼓動高城漢家分刺諸侯貴一曲陽春江水清 【陳羽和王中丞中和日】

殿前來日中和節連夜瓊林散舞衣傳報所司分蠟燭監開金鎖放人歸 【王建宮詞】

萬方慶佳節宴喜皇澤均曉開蓂莢初景麗星鳥春藻思貞百度著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陽時令弘至仁衢酒和樂被熏弦聲曲新賡歌舞弁側永荷玄化諄 【權德輿奉和圣制中和節詩】

皇心不向晦改節向中和淑氣同風景佳名別詠歌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歷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花隨春令發鳥度歲陽過天地齊休慶歡聲欲蕩波 【王季友因移晦日為中和節作】

東風變梅柳萬宇生春光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庶遂亭育恩致同寰海康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唐德宗以是日為中和節宴百僚賦詩群臣奉和詔寫本賜戴叔倫于容州天下榮之】

淑景風光媚皇明寵賜重具寮頒玉尺成器幸良工豈止尋常用將傳度量同人何不取則物亦賴其功紫翰宣殊造丹誠勵匪躬奉之無失墜恩澤自天中 【裴度因中和節詔賜公卿尺作】

溪谷濺濺嫩水通野田高下綠蒙茸和風滿樹笙簧雜霽雪兼山粉黛重萬里有家歸尚隔一廛無地去何從傷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巳暮鐘 【王荊公是日僧舍次弟韻】

二日

泗水神廟每歲以是日致祭 【泗水神廟在泗水縣東五十里有司歲以二月二日致祭山東兗州府志】

唐玄宗敕是日幸西京 【會宮中有怪上召宰相即議西還裴耀卿張九齡曰今農收未畢請候仲冬出唐書】

唐昭宗天佑元年是日車駕至華州 【先正月二一六日離長安】 民夾道呼萬歲上泣謂曰勿呼萬歲朕不復為汝主館于興德宮謂侍臣曰鄙語云紇干山頭凍殺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因泣下沾襟 【是時朱全忠自河中來朝上延全忠入寢室見何后后泣曰自今大家夫婦委身全忠出實錄】

欽宗靖康元年金人圍汴城 【至三月三日金人北去七修類稿】

董昌即皇帝位以是日僣號取卯月卯日 【董昌曰讖言兔上金床我生于卯明年歲旅其次二月朔之二日皆卯也我以其時當即位唐昭宗干寧三年昌被袞冕登子城門樓即皇帝位昌自云應兔子之讖欲以二月二日僣號取卯月卯日也先吳越問說言山中有大鳥四目三足聲云羅平天冊見者有殃民間多畫像以祀之及昌僣號曰此吾鸑鷟也乃自稱大越羅平國改元順天會稽錄又出吳越備史】

孟子生時母夢神人乘云自泰山來母疑視久之忽片云墜而寤里巷皆見有五色云覆孟氏居 【孟子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即今之二月二日出孟譜】

賜紅牙銀寸尺各一 【白居易狀當晝夜平分之時頒度量合同之令天中記】

中尚書令每歲是日進鏤牙尺及木晝紫檀尺 【六典注】

順慶府風俗每歲是日郡人從太守出郊謂之迎福 【蜀志】

蜀萬州風俗一女攜酒饌鼓樂于郊外飲宴至暮歸謂之迎福 【其萬州迎福二字與順慶府同出寰宇記】

洛陽風俗以為花朝節士庶游玩 【翰墨大全】

蜀風俗以為踏青節 【出杜氏壺中贅錄翰墨大全以為蜀中踏草節或非二事】

為桃菜節 【翰墨大全】

曲江拾菜游觀甚盛 【秦中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朔州市| 精河县| 西宁市| 武平县| 石棉县| 读书| 张家港市| 昌都县| 台湾省| 曲沃县| 江城| 秦皇岛市| 利辛县| 武陟县| 湘阴县| 天长市| 通辽市| 古浪县| 舞阳县| 宣城市| 射阳县| 宣城市| 武平县| 衢州市| 昭觉县| 达日县| 北海市| 驻马店市| 都江堰市| 禹州市| 滦南县| 通城县| 麟游县| 安徽省| 饶平县| 铁岭县| 宜宾县| 长兴县| 营山县| 西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