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3388字
  • 2020-06-24 14:05:27

范傳正以李太白遷葬于謝家青山 【李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天寶初玄宗召見于金鑾殿降輦步迎賜食御手調羹其恩遇前無比儔遂直翰林專掌密命公每見長江遠山一泉一石無不自得晚歲渡牛渚磯至姑熟悅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盤桓利居竟卒于此公孫女二人一為陳云之室一為劉勸之室皆編戶甿也唐范傳正召至郡庭相見問其父則曰父伯禽以貞元八年不祿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不知所在吾二人儷于農夫救死而巳久不聞于縣官恐辱祖考言訖淚下傳正亦泫然又言先祖志在青山遺言宅兆頃屬多故殯于龍山傳正于是卜新宅青山之陽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遷葬遂公之志西去舊墳六里北倚謝公山即青山也傳正告二女改適于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在孤窮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德乃求援于他門生縱偷安死何見大父于地下傳正深嘉之李太白墓碑亦載蜀志】

張衡與妻盧氏飛升陽平山 【衡有女名玉蘭十七歲感夢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遂有孕人疑之玉蘭謂侍婢曰吾死當割腹以明其心中有一物如蓮花開中有金書玉簡死旬日有異香后數日大風雷雨棺自開飛在巨木之上空棺而已今墓在溫江縣張衡字平子于漢靈帝光和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飛升出集仙錄】

二十四日

唐中宗即位于通天宮端扆殿 【嗣圣元年】

土蕃是日請五經玄宗賜以毛詩禮記左傳文選于休烈上疏曰不可裴光庭曰西戎請詩書庶使潛陶聲教上曰善乃與之 【開元十九年以上玉海】

唐高祖詔曰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齋日并斷屠 【武德二年斷屠之制始于高祖出會要亦出事物紀原】

王仲宣卒 【建安二十二年卒曹子建為之諫曰魏故侍中關內侯主君文若春華思若涌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云云出文選】

安定嵩真晡時死 【嵩真明筭術漢成帝時人自筭其年壽七十三綏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時死書于壁以記之至二十四日晡時死其妻曰見筭時多下一筭今果差一日西京雜記】

二十五日

憲宗元和十六年夜星盡見而雨 【考異】

司馬乂武帝第八子以是日廢 【又封長沙王身長七尺五寸開朗果斷才力絕人虛心下士甚有名譽張方遣部將郅輔就金墉收乂至營炙而殺之三軍垂涕將殯城東官屬莫敢往故掾劉佑獨送之步持喪車悲號初乂執權之始洛下謠曰草木萌芽殺長沙人以正月二十五日廢后二日死于謠言史纂左編】

唐張允伸以風恙卒 【允伸字逢昌咸通九年加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兼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年以風恙請就醫藥詔許之正月二十五日卒年八十八贈太尉謚忠烈允伸領鎮二十三年克勤克儉邊鄙無虞談者美之舊唐書】

北斗出游 【道經】

二十六日

德宗貞元四年陳留雨木如大指長寸余有孔通中下而植于地凡十里許 【唐五行志】

唐敬宗即位 【長慶四年是時年十六出玉海】

東坡偶與數客過僧舍東南野人家雜花盛開扣門求觀主人林氏媼出應白發青裙少寡獨居三十年坡感嘆之作詩以記 【長公外紀】

拜表歸來抵寺居解鞍縱馬罷傳呼紫花金帶盡脫去便是林間一野夫

草軟波晴沙路微手攜笻竹著深衣白鷗不信忘機久見我猶穿岸柳飛 【伊川正月二十六日獨步至洛濱偶成二詩呈堯夫先生出擊壤集】

四葉蓂留孟月春東君來現宰官身高年自許同龜鶴瑞世誰知有鳳麟 【壽老人事文類聚】

縹帶緗枝出絳房綠陰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燒空紅佛桑落日孤煙知客恨短籬破屋為誰香主人白發青裙袂子美詩中黃四娘 【東坡見林氏媼作含笑佛桑皆花名】

二十七日

是日旦兩月并見 【煬帝大業九年隋書】

后漢高祖崩 【葬睿陵在洛京都城縣通考】

神宗即位 【英宗是月崩宋史禮志】

程正叔進講 【元佑二年正月二十七日進講資善吏報馮宗道云上前日微傷食物恐未能久坐令講讀少進說出明道集】

宋商瑤卒 【商瑤登宋仁宗景佑元年進士第為萊蕪單父縣尉臨沂縣令后以尚書屯田員外郎卒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張耒作志銘銘曰天下平治士無功名才否一區之死無聲或宏其聲而中乃枵窾實靡訂孰昧孰昭有淄商侯甚蓄不施時葉其直則已光輝彼下人逢位下固宜嗇不使年造物則奚出宋文鑒】

葉法善有云鶴翔集五色云覆其居 【吐蕃以寶函進唐玄宗曰請陛下自開勿令他人知此機密上問葉法善寶函可開否法善以為兇計請上勿開令蕃使自開上從之蕃使果中函弩而死因授法善銀青光祿大夫法善請松陽宅為觀賜號淳和御制碑額以榮鄉里正月二十七日有云鶴數百行翔集瑞云五色覆其居仙傳拾遺】

釋道安見有異僧從窗出入 【安姓魏氏常山人形甚陋早失覆蔭外兄孔氏撫之七歲讀書再覽能誦十二出家啟師所求經典旦誦暮還一一盡識一字不差寓襄陽宣法寺注經乃誓曰若所注不甚遠理愿見瑞相是夕夢一道人頭白眉長語安曰君所注經殊合理道人賓頭盧也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有異僧形亦陋甚來寺寄宿講堂直殿者夜見異僧從窗而出入安起禮之安云自惟罪深可度脫否異僧云可度至某月某日方可度耳至期安無疾而卒如其言高僧傳】

北斗下降 【道經】

二十八日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師畢會王乃徇師而誓 【以武城考之戊午一月二十八日也書】

唐玄宗以是日筑神都羅城號曰金城 【天寶二年玉海】

景龍四年上幸浐水宗楚客應制詩御輦出明光乘流泛羽觴鄭愔詩素浐接宸居青門盛祓除摘蘭喧鳳野浮藻溢龍渠 【文館記】

宋真宗御制五言詩賜王旦等屬和 【祥符三年玉海】

范仲淹以是日知邠州兼陜西四路沿邊安撫使 【官制】

王結字儀伯卒 【結易州定興人元順宗至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結生而聰穎讀書數行俱下終身不忘嘗從太史董樸受經深于性命道德之蘊故措之事見之文章皆有所本王仁見之曰公輔器也結立言制行皆法古入故張珪曰王結非圣賢之書不讀非仁義之言不談識者以為名言出元史王結傳】

雅俗以是日祠保壽侯及唐杜丞相于崇真堂故宋景文詩曰雅俗傳祠日年華重宴辰云云 【瀛奎律髓】

初春只欠兩辰全天降蓬萊第一仙 【事文類聚】

一冬無雪潤田疇渴井泉源凍不流昨夜忽飛三尺雪今年須兆十分秋占時父老應先喜忍凍饑民莫漫愁晴色巳回春氣候晚風搖綠看來牟 【尤延之正月二十八日夜大雪作】

二十九日

宋真宗詔升應天府為南京 【祥符七年玉海】

韓愈是日復上韓光范書 【書曰愈聞周公之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一沐三握其發云云】

池陽風俗以是日為窮九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 【天中記】

節近中和隔兩辰相門今復慶生申 【事文類聚】

三十日

提月 【公羊傳曰提月六鹢退飛遇宋都提月者何僅逮是月晦日也何休注曰提月邊也魯人語也在是月之幾盡出初學記】

沈丘縣民駱新田聞震頓之隕石入地七尺許 【真宗天禧三年宋史五行志】

武王伐商是日發鎬京始東行 【通考】

晉康帝是日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至尊期年應改服詔曰君親名教之重權制出于近代耳于是素服如舊非漢魏之典 【建元元年禮志】

任文武百僚擇勝地追賞為樂 【貞元元年敕時以正月晦為令節故敕貞元五年移令節于二月一日亦敕文武追賞兩日俱載前出南部新書后出合璧事類】

東坡元豐二年游桓山 【游桓山有記記有春服既成從二三子游于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云云桓山宋司馬桓魋之墓也故記中有歌曰桓山之上維石嵯峨兮司馬之惡與石不磨兮桓山之下維水彌彌兮司馬之藏與水皆逝兮】

元日至是日人并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十水湄以為度危今人以其日臨河解除婦人或湔裙 【玉燭寶典】

主人使奴結柳作車縳草為舡載糗與糧一二揖窮鬼而送之 【文公云】

高陽氏之子死巷世作糜粥破衣祝于巷曰除貧蓋高陽氏之子好衣敝食糜時號貧子故姚合是日有送窮詩詩曰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又曰送窮窮不去相泥欲何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幾時又曰古人皆恨別此別恨銷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門 【事出四時寶鑒詩出文苑英華】

輕灰飛上管落蓂飄下蔕遲遲春色華晼晼年光麗 【盧元明是日泛舟應詔】

晦口新晴春色嬌萬家攀折渡長橋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東風換柳條 【韓滉呈諸判官】

殿前來日中和節連夜瓊林散舞衣傳報所司分蠟燭監開金鎖放人歸 【王建作】

風暖柴荊處處開雪干沙凈水洄洄意行卻得前年路看盡梅花看竹來 【王荊公是日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麗城罩云朝蓋日穿露曉珠呈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披襟勤眺望極目暢春晴 【唐太宗】

月晦逢休澣年光逐宴移早鶯留客醉春日為人遲蓂草全無葉梅花遍壓枝政閑風景好莫比峴山時 【劉長卿是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褭褭春枝弱關關新鳥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時顧慕睿賞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臨康國步 【魏收是日泛舟應詔】

朝光入甕牖尸寢驚弊裘起行視天宇春氣漸和柔興來不暇懶今晨梳我頭出門無所待徒步覺自由杖藜復恣意免值公與侯晚定崔李交會心真罕儔每過得酒傾二宅可淹留喜結仁里歡況因令節求李生園欲荒舊竹破修修引客看掃除隨時成獻酬崔侯初筵色巳為空樽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草萌既青出蜂聲亦暖游思見農器陳何當甲兵休上古葛天民不貽黃屋憂至今阮籍等熟醉為身謀威鳳高其翔長鯨吞九州島島地軸為之翻百川皆亂流當歌欲一放淚下恐莫收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杜子美是日尋崔戢李封作詩中令節二字唐貞元前以正月晦日為令節詳樂游園題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丹东市| 南漳县| 孟州市| 义乌市| 姚安县| 松滋市| 荃湾区| 永春县| 蒙山县| 凤翔县| 泰来县| 云梦县| 鄂温| 徐汇区| 泰安市| 禹州市| 兴文县| 祥云县| 榕江县| 南投市| 阳高县| 普陀区| 泊头市| 稷山县| 曲靖市| 龙井市| 大邑县| 乌兰县| 安义县| 睢宁县| 黔东| 陇川县| 亳州市| 顺平县| 屏山县| 友谊县| 黔西县| 高密市| 太原市|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