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學生勞動觀念的培養指導

第一節 學生熱愛勞動教育理論指導

如果問:“勞動光榮嗎?”相信很多教師都會說:“勞動光榮。”勞動的作用是什么?恩格斯早就說過:“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活動,它既創造了社會財富,又為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每個人都必須從事一定的勞動并在其間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才能立足于社會。所以現在世界各國的初等教育都比較重視勞動教育課,但是勞動教育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又怎樣的呢?

學生勞動的現狀

在我們的周圍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勞動甚至不會勞動。在班主任工作中,每天放學后的值日情況筆者都要在旁監督或者督促,經常會發現所謂的完成值日后,教室里仍然不干凈,現在的孩子連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不會,他們長大了怎么立足于社會?孩子們為什么如此不愿意勞動?

出現目前這種勞動現狀的原因

(1)社會上的不良思想的影響。在媒體上看到一則新聞:“雅虎”到人才市場招聘大學畢業生,當招聘方問到“愿不愿掃地”時,竟惹惱了不少大學生。一位自稱“可以勝任任何職業”的學生憤然離席,然后又折回來怒斥招聘方:“你們對大學生如此無禮,肯定招不到人才!”如此輕視勞動的現象還可以經常看見和聽見。當看見環衛工人時,一些父母會說:“看見沒有,不好好學習,將來你就像他那樣。”孩子的思想認識和觀念就這樣被扭曲了。熱愛勞動成了“另類”也就“見怪不怪”了。另外,在我們的報刊、電視里,對體育明星、電影明星宣傳得很多,而對勞動模范則宣傳得太少了。

(2)家庭教育的不當后果。現在普遍存在學生輕視勞動現象的問題,父母的家庭教育的不當是其原因之一。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只要求孩子埋頭讀書,不讓子女參加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學習永遠是第一位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家長們都“代勞”了。加之大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孩子從小就形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弱不禁風、厭惡勞動”等不良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家庭對獨生子女的過度呵護,造成學生勞動上的依賴,嚴重的重智輕勞傾向,也造成了學校在勞動教育上的偏失。

(3)學校教育的偏失后果

①教育思想的偏差,用勞動代替懲罰,勞動觀念無形中被扭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一些教師經常將勞動作為懲罰學生的方式,學生遲到、早退,罰擦黑板一周;學生打架,罰打掃衛生區半個月;甚至考試成績不理想,也要罰倒垃圾一周;如此等等,把本應由全體同學共同承擔的班級勞動強加到部分違紀學生的身上,長此以往,自然就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調皮搗蛋和學習差才勞動”的不正確觀念。

②教育課程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較少,在中小學教育課程中也開設了一些相應的簡單勞技課程,但是大都形同虛設。只是簡單介紹勞動過程和步驟,沒有開展勞動實際活動,相當于紙上談兵,另外學校的配套設施也無法跟上。一般上勞動課我們要求學生自己帶勞動工具,一旦學生不帶,那么課怎么上?如果學校的勞動室能真正起作用,里面的勞動工具是齊的,勞動課不就能落實了嗎?可事實上,學校的勞動室真正用過幾次?里面有和教材配套的設施么?

我們的教育如果長久如此,人人不愛勞動,社會還會進步和發展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國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可見,在學生中進行勞動觀念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生活發展中每一個人所必須具備的生活素質。

勞動的重要性

(1)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21世紀是一個競爭更趨激烈的時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對數十個國家的教育進行考察后鄭重提出了“生存教育”,這表明一個人如果沒有較高的勞動素質,一定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就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將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

(2)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勞動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手腦并用的勞動訓練是發展思維的良好手段,是促進智力發展的實踐活動。在勞動中不僅能使學生理解生活的意義,而且能認識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珍惜因勞動得到的榮譽,產生自尊感和尊嚴感。孩子通過自我服務勞動和家務勞動,美化了自己的學習生活環境,從而體會到勞動帶來的樂趣。

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開展勞動教育

(1)思想上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有體力和腦力勞動之分,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特指培養重視和熱愛體力勞動并形成相應觀念的教育,讓青少年對體力勞動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和認識。體力勞動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基礎,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前提條件。離開了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就無法與客觀世界結合,就無法改造世界,沒有體力勞動,人類就無法生存。

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只是分工不同,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我們要讓學生懂得,沒有勞動就沒有我們人類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所需,哪一樣不是勞動創造的?要讓學生明白,勞動者最光榮。勞動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每一個勞動者都應受到尊重。

(2)學習提升學生對勞動的感情

①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注意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勞動意識的培養關鍵在于教育者對勞動的觀念如何。家庭是第一個課堂,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必須意識到勞動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早期的經驗會影響其一生,一個生活在和諧、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自然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自覺地以父母的行為做榜樣,同時應多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不斷增強子女的勞動意識,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②學校采取措施,重視提高勞動素質。學校的職責不僅僅是教學生們知識,從小培養孩子的熱愛勞動的意識也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是個育人的大集體,而班級是這個育人大集體中的一個小集合體。班級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在班級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道德、勵志、理想前途教育和人格培養,所以班主任要發揮自己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要在一下方面開展學生的勞動教育:

(1)要注意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勞動光榮”并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需要班主任的實際行動。在勞動觀教育中,班主任不能只做夸夸其談的“理論家”,更要成為腳踏實地的“實干家”。

(2)創建“人人愛勞動”的班風。感受勞動的美,利用班會課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創建“人人愛勞動”的班風。教唱一些勞動歌曲,讓孩子們在歌曲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每周和同學們一起探討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和技能,比如燒飯洗衣等家務勞動;安排學生在家中與父母一起共同勞動,并評選每周的勞動之星。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勞動能力,而且能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密切親子關系,增進家庭的感情。

(3)教育中把勞動當獎勵。不再作為懲罰的工具,我們要讓學生知道在勞動面前“人人平等”,引導學生把勞動作為體現自身價值的重要渠道,感悟勞動創造的美妙心情,讓勞動成為自身快樂的源泉。獎勵學習進步的孩子為班級擦一天黑板;獎勵課堂發言積極的孩子打掃一天衛生;獎勵作業工整的孩子倒兩次垃圾……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勞動最光榮!做到“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4)義務勞動中培養勞動觀。學校勞動觀念教育除了要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勞動理論,掌握一定的勞動和社會生活的技能,還應該讓學生參加簡單的勞動實踐。因為讓學生樹立愛勞動就是愛自己的勞動觀,僅僅靠口頭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一些實踐活動來實現。

開設基礎勞動技能科目

效仿國外在中小學教育課程中開始家務課,并用事實說話,切實加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生活的技能,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學生今后生活打下基礎,為日后成為社會人做準備。

記得日本國家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氣和陽光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余一切都要通過勞動才能獲得,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是一個人最為寶貴的素質。勞動教育并不過時,讓我們把勞動教育進行到底,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艱辛,勞動的快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淮滨县| 嘉峪关市| 博爱县| 平乐县| 梧州市| 繁昌县| 阿尔山市| 周至县| 城步| 饶平县| 鲁山县| 陈巴尔虎旗| 罗山县| 怀安县| 三原县| 含山县| 太白县| 泰顺县| 旺苍县| 宁夏| 兴山县| 阿克陶县| 汉沽区| 平顶山市| 资阳市| 高雄市| 阿拉善盟| 根河市| 玉环县| 老河口市| 龙井市| 广昌县| 长岛县| 韩城市| 华容县| 饶河县| 峨山| 肇州县| 盐池县|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