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和尚思春”
書名: 牧狼紀作者名: 司恩年本章字數: 2093字更新時間: 2019-01-30 23:10:40
原本每年觀音圣誕,白山寺都是山門大開廣迎香客,只是今年圣誕之前出了佛骨失竊這么一樁子事,蕭致源原想在圣誕之前將盜賊揪出,可是這么多天了,也沒什么進展,只得先籌辦圣誕之事。
廟會這樣的活動,白山寺主辦過無數次了,也算輕車熟路,這次也依舊早早備好了一切事項,等到蕭致源下令,就開了山門。
山下縣中的小販亦是早有準備,見白山寺開了山門,就三三兩兩挑了擔子,在路邊扎下攤位。不過片刻,沿著山路過去,已經少有空隙。
寺里剛剃度的小沙彌還貪熱鬧,趴在柱子后面偷看著來往的香客。
有受丫鬟攙扶來的小姐,有遠道而來備考的書生,有銀發滿鬢的老婦,也有金銀墜了滿身的商人。或求姻緣,或求仕途,或求子孫,或求富貴……熙熙攘攘滿山的香火氣息,好不熱鬧。
鬧著鬧著,聲音卻突然低了一瞬,像是許多人同時因看到了什么而怔住了。小沙彌探頭去看,只看到一位女香客婷婷裊裊地走過來,這小沙彌一時就怔住了,喃喃道:“菩薩降世了……”
話剛落,身后的師兄就給他頭上爆了個栗子,“別亂說話,小心被師父聽見,罰你今晚掃金殿。”
小沙彌驚了一下,回過頭去結結巴巴道:“師,師兄,那位女香客真好看。”
師兄雙手合十,訓誡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可別犯了戒。”
自打她出了煙雨樓,一路過來議論就沒停過,左不過就那幾句話,再攙和幾句污言穢語,難聽也難聽不到那里去。
換做旁日,她還是很有興致去仔細聽聽,看哪位正義凜然的人又編出了什么話,來扎到她心里,好教她百年不變的笑臉上露出點痛苦的神色。
何必費那心思,花上百兩銀子,進了她的房,什么神情她都做得出來。
不過她今日倒是顧不得一一去聽周圍的議論。
接過了女童遞來的三支香,合眼無聲地祈禱了幾句,又拜了三拜,才將三支香插進那金鑄香爐中。
旁邊有一位僧人上前與她宣了一句佛號,道:“女施主心誠所致,所愿所想定能成真的。”
妍兒抬眼看了看這僧人,只覺他眼睛細長半闔,不顯銳利,倒是慈悲得很,但眉毛彎秀,面色白凈,唇中含珠,在加上眼尾一點黑痣,卻是個命惹桃花的,只生生被一身素凈禪衣將那運道給壓了下去。
打量了這么片刻,妍兒才掩唇笑道:“師父與奴家這賤骨搭話,也不怕被人說了閑話?”
“眾生哪分貴賤,小僧只覺得,女施主心里壓著重重的事,只望施主能夠早日解開心結。”
“你這和尚倒有趣,”妍兒又看他幾眼,“聽你口音不像是嚴清人士?”
“小僧是西陵寺的元恩,確實不是嚴清人士。”元恩合掌應著,始終垂眼,沒往妍兒身上看。
西陵寺。
妍兒眸中笑意瞬間消失了七八分,剩下的也盡數化為了冷笑,“西陵寺,普嚴那老禿驢死了沒?”
原本好好地說著話,她突然張口相譏,讓元恩吃了一驚,不由得抬眼看了她一眼。那一眼只覺得目中一花,似乎此女身周繞了一圈光芒,片刻之后才看清她的眉目鼻唇,忽覺擅越失體,又忙低下頭去。
“普嚴師父身體康健,尚未坐化。”
又聽到她冷笑了一聲,說了一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萬年。”也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特意說給他聽。
妍兒見周圍的人都看了過來,原本有心要捉弄一番這傻愣愣的和尚,聽了他是從西陵寺來的,頓時也沒了心情,昂首邁步走向了下山的路。
饒是她與元恩沒說什么,周圍的人還是指指點點著他倆,說著什么“和尚思春閨”之類的葷話。
妍兒不甚在意,元恩卻是羞惱地紅了臉,他還不曾受過這般羞辱。
躲在柱子后的那位年歲稍長的和尚走過來,道:“元恩師父,你何苦與她搭話,容易惹一身腥味。”
他這話說得元恩皺起了眉,“為何這么說?那位女施主曾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
“那也不是……”糾結片刻,那和尚還是開口道,“只不過,她是個風塵女子。”
元恩呼吸一滯,不自覺看向妍兒離開的方向。他這一看,讓原本就在八卦的百姓更是認定了和尚思春。不過元恩也沒工夫去管周圍的人怎么看,他又想起了那女施主求佛時的神情。
萬分悲痛,一身瘦弱的骨頭仿佛要被這世道壓垮,涂了紅蔻丹的指頭捏著香,雙唇艷得好似后山剛開的桃花花瓣。
他收了收神,開口道:“世人皆苦,佛祖座下眾生平等,若是在山寺中還說莫與人搭話,那世間哪里還有可去之處。”
那和尚神色一凜,正身合了雙手,“元恩師父說得是。”
元恩揮手讓他去了,自己回了禪房。
房里空蕩蕩的,如塵不知去了哪里,或許也是去廟會上看熱鬧了吧。他摸了摸桌上的茶壺,已經涼透了。
仍是給自己倒了一盞茶,緩緩地喝下,脖子上羞起的粉色才算降了下去。
西陵寺位于莒州,離了這里遠得很,他在莒州還算有些名氣,但到了此處,卻是沒幾個人認得他。這倒是好事,不然今日之事,才真真算是丟了臉。
他是不知道世人的嘴可以這么毒的。
莒州的百姓都敬他,知道他是“在世活佛”的弟子,本身也極通佛理,接手西陵寺做下一任住持,那都是眾望所歸,師叔師伯個個也都說他是個有慧根的,他從小就被佛理給熏陶得透透徹徹……
卻沒想到今日被人拿了葷話來打趣。
嘆了一聲,也罷,怎么能把這種事放在心上。
他該是寵辱不驚的。
趺坐在蒲團上,默誦起經文來,心里便平靜下去不少。
“……第五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念著念著,心竅之中卻不知為何堵得難受,原本滿是佛法經理的心中驀地撕進去一張唇,顏色艷得好似后山剛開的桃花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