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穿越之玩轉古商
- 木里青
- 2495字
- 2017-11-04 19:49:55
在臘月十二早上李謙進城趕早市賣菜時,李謙偷偷把稿子一并揣著走了。在此之前幾次來賣菜時,李謙曾經找過眼下比較吃香的幾個說書人,結果他們看到是個賣菜的小販,對李謙不屑一顧,對稿子連看都不看,還嘲諷李謙。今天,李謙打算給一個算是“過氣”的說書人看。
“趙先生,這是我口述他人代筆的幾個小故事,您先看看。”李謙有些諂媚地說。
老趙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新段子”,導致沒有幾個場子還愿意讓自己去說書,趙先生的心氣自然也沒那么高,就直接蹲在李謙的旁邊開始看,這一看就陷進去了。
李謙帶來的菜已經算是賣完了,剩下一兩把品相不好的菜就拿回家自己消化,結果趙先生卻不讓他走了,非讓他講接下來的故事。
至此,李謙知道他上鉤了,就說可以過幾天有空時直接給他講,不過還是希望趙先生可以尊重“版權”。
一聽到別人跟自己要錢,趙先生就有些猶豫了。這些故事確實能夠吸引自己,卻不一定吸引他人,萬一聽書的人不喜歡,自己就又賠了,這都到年底了,自己本來就不怎么賺錢,如果再賠點,可就是不好給妻子交待了。
看到趙先生的顧慮,李謙一目了然,就說:“這幾個故事您可以先說著,如果覺得還不錯,您可以花錢買我其他的故事,這幾個就當送您的見面禮。”
聽到這,趙先生可就沒很么顧慮了,反正自己也想不出來故事,就用這個吧,說不定也會再賺不少。
如果在這個時段自己再火一把,而且眼前的這個小子可能還有其他有趣的故事,在年節就可以大賺一筆,讓那些看不起自己的說書人和店家后悔去。一想這一點,一想到時候那些店主低聲下氣求自己再回去說書的情景,趙先生不免有點飄飄然。
“趙先生,趙先生?”李謙看著眼前這個傻笑的人,突然有種所托非人的念頭,這老頭不會白日夢做起來沒完吧。
“啊,”聽到李謙的“呼喚”,再一看李謙那個“看傻子”的眼神,趙先生也有些許尷尬,“這我先準備準備,明天便去試試,大概五天左右我就能知道這一些故事會不會吸引人。”
“好。”李謙答。
回到家后,照例把掙到的錢交給母親,李林氏還問他為什么今天回來的特別晚,他不能說自己和一個說書人在談怎樣發家致富,就編了個理由說是臨近年關賣菜的都和自家一樣只有些土豆白菜的,買的人沒有之前那么多。
趙先生當天把故事熟記于心,倒不是說他記憶力驚人,只是說書人一向不能帶稿說書。這么多年下來,即使忘詞也可以按照故事構架編纂一點兒。
當天晚上就找了一個還愿意讓自己再說兩場書的場子,問了掌柜的,掌柜的同意他在此說書,但卻把時間安排在了上午和中午的場,人流量最大的下午和晚上的場還是安排給了那些比較火的說書人。
趙先生在第二天上午辰時就到了位于清平縣西二街的一家鴻運茶館。這個茶館本來也是城里數一數二的好場子,以前說書都是場場爆滿,沒有座位的還得站著,不僅使茶館收入頗豐,也捧紅了不少說書人,趙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其他人看到這樣如此掙錢,也紛紛效仿。一夕之間,十幾家茶館和劇場開張,這個鴻運茶館的客人逐漸被分流。然而掌柜的并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捧紅了這些說書人,他們至少也會幫襯自己。
然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這家茶館說書的說書人雖說是名氣高,無奈說書場次“僧多粥少”,按照他們自立的位次來說書,每人說的場次并不多,而且門票錢還得和掌柜的三七分,觀眾的打賞和掌柜的五五分。
所以當其他場子的掌柜來挖人時,尤其是用門票錢說書人可分四成、打賞分六成,而且還以“頭牌說書人”的誘人條件來挖墻腳的,結果短短一個月那些但凡有點名氣的說書人就走了大半,剩下的只是趙先生講義氣但是不火不掙錢的人。但這些人一般是第一批成名的說書人,年齡都不小,漸漸江郎才盡寫不出什么有名的段子,慢慢地就過氣了。
“老趙,準備得怎么樣了?”白掌柜問到。
“也沒什么可準備的了,”趙先生說完喝了一口白掌柜遞過來的茶水,繼續道,“如果這幾個故事可以一戰成名,自然是極好的;如果三天后仍然沒有什么反響,我就收拾東西回老家種地了,繼續在這里這么耗著不過是坐吃山空罷了。”
“老趙啊,也不是我趨炎附勢看不起你,才故意安排這些時間段給你。只是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還有些伙計指望著我給發工錢。”白老板一臉歉意地看著趙先生。
“我知道你的難處。我們這么多年的交情,就不要再拘于這個了,”趙先生說,“我們這些人當年要不是受你賞識,也不會有那樣的風光。”
“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就不要說了,你繼續準備著我去后廚看看那些茶水點心有沒有準備好。”
趙先生看著這位老伙計,心里也是充滿感激的,在茶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還給自己安排場子說書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而且還派伙計在街頭巷尾給自己做宣傳,說是“鴻運茶館第一說書人說書新書,城內獨一無二,不可不聽”。
大概還有一柱香的時間就要開始了,老趙自己又順了順思路。
到點后,趙先生走到茶館正堂,登臺,站在熟悉的桌子后面,一拍方木,“啪”的一聲表明說書要開始了。環顧四周,只有寥寥十幾人在堂下坐著,心里涼了一截,但是為了這十幾個愿意來聽的人,自己還是得好好講。
“自今日開始,咱們來講講西游記。”趙先生話語剛落,臺下的十幾個人開始交頭接耳,紛紛問周邊的人什么是“西游記”。
“第一節,猴王出世。話說在……”趙先生滔滔不絕,臺下的觀眾竟聽得入迷而忘記鼓掌叫好。
“此乃是猴王出世,天庭震動,拜師學藝,自立為王。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趙先生說完,一拍方木,這場說書算是結束了。然而臺下那十幾個人竟無一人拍手叫好。趙先生嘆了一口氣,難道自己的說書生涯到此結束了?
自己早已江郎才盡,這次這個年輕人的故事倒是不錯,如果是個好的說書人,估計已是滿堂喝彩,這么好的故事怕是要砸在自己手里了。趙先生無奈地搖搖頭,苦笑著拿一塊方巾包裝起這塊陪伴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方木。就在這時,堂下眾人站了起來,鼓掌叫好。
“趙先生,講得太好了。”
“趙先生,我叫我朋友來聽下一場。”
“說得對,我明天和其他人還來聽……”
趙先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知道這塊方木一時半會兒怕是不能當柴燒了。
“謝各位抬愛,今兒中午還有一場,明天還沒有安排。”趙先生笑著說。
白老板在柜臺處看著,知道自己的茶館恐怕又要添置桌椅板凳什么了,臉上掛著笑意,仿佛看到好多錢正在向自己招手。老趙又要成為城里數一數二的說書人了,自己這兒也要跟著掙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