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穿越之玩轉古商
- 木里青
- 2152字
- 2017-11-10 11:06:32
這場結束,趙先生到正堂和白掌柜坐著聊天,兩人皆是笑語盈盈。此時已是巳時(9:00~10:59)三刻,離未時(13:00~14:59)開始的午場還早,白掌柜執意留趙先生在自己這兒簡單地吃一頓。
“老趙,今中午在我這兒將就吃點,晚上咱哥倆在我這兒再喝酒。”白掌柜笑著對趙先生說。
“掌柜的,你這太客氣了,我回去吃一頓等快到時間再來就行了,何必再麻煩你。”趙先生推辭道。
“你還跟我客氣啥,別走了,啊。”白掌柜說。
趙先生還是執意要走,畢竟他只是單純地認為白掌柜不過是客套而已,就在兩人拉車推辭時,一跑堂伙計跑過來對兩人說:“掌柜的外面現在有好多人要買票聽趙先生午場講西游記,門口都被堵住了。”
兩人往外一看,確實有不少人在門口,還吵吵嚷嚷的,“趙先生,趙先生還講不講?”“掌柜的,趕緊賣票”等等。
“老趙,看來你今中午只能在這兒吃了。”白掌柜笑著說,又對跑堂伙計說,“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再這么吵,趙先生可沒法好好休息講午場了,通知他們午時三刻開始賣票。再找個伙計去打聽打聽這是怎么回事。”
不過趙先生和白掌柜心知肚明,定是上午來聽說書的人給自己做的“宣傳”。
等伙計回來告訴他們,果真如此。那些來聽說書的人怕其他人帶著親朋先來買票自己買不到前排,就匆匆去聯系親朋。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城里的人都在談論那個在鴻運茶館說書的趙先生正在說一本特別新奇又有意思的書。
雖然大多數人并沒有親耳聽過,但是有這十幾個聽過的人極力地宣傳,大家的胃口就都被吊了起來。
現在正值臘月,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也都沒什么事情做,而且在這里聽書也不貴:在一樓前五排,有方桌可圍坐四人,有茶水和瓜子,冬天還有其他炒貨,茶水可以續,一般是四分錢一位;靠外的三排桌子也是圍坐四人,上面有的茶點這也有,但是因離說書人比較遠所以就是二分錢一位;最外面的就只有普通的長板凳,沒有任何茶點,渴了可以要點涼開水喝,只要七厘一位;二樓只有圍繞欄桿的一圈可以看到說書人,聽說書的效果也不錯,而且一應茶點俱全,位子之間間隔較大,環境不錯,所以六分一位,一般是鄉紳或是一些請人辦事的優選位置。
午時三刻已到,賬房先生和伙計開始售票,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一樓位子的票就銷售一空,二樓的票也賣了有三分之一。
未時一到,趙先生就站在桌后,帶著笑臉看著眾人入座,一拍方木,眾人就捧場式鼓掌叫好。
等到這場結束,那些來聽書的人仍意猶未盡,還想聽。但是趙先生現在確實比較累了,一個快四十的人了,在這個平均壽命只有六十五歲的時代,趙先生也算是大半截身子入土了,體力跟不上也是正常的。白掌柜招呼伙計告訴那些聽書人從明天起都有趙先生的晚場說書,有的是時間來看。
但是再新奇的故事,同樣的章節說上兩三天聽眾也會減少興致,所以在第二天晚上最后一場結束后,聽眾們強烈要求講接下來的故事,他們都想知道這個猴子學了那七十二變化后又有哪些經歷。
趙先生也不知道接下來的故事是什么,自己本來也想續寫故事,卻毫無思路。于是在第三天上午,他一個人來到這個小山村。實際上李謙并沒有告訴趙先生自己住在什么地方,不過一般只有清平縣城外李莊的人會在早市來賣菜,所以老趙也算是摸索到李謙村子里了。另外,趙先生記得那個年輕人叫李謙。
到李莊后,趙先生問在村口樹下曬太陽的老人。
“請問你們村子里有沒有個叫李謙的年輕人啊?”趙先生問。
“有。”
“他住在什么地方?”
“你順著這條路往前走,最西邊那一家就是。”
“謝謝了。”趙先生這就順利找到了李謙的住址。
走著走著,突然有個人在后面拉住了自己,回頭一看是李謙。
“趙先生,您怎么在這啊?”李謙問,自己并沒有告訴他自己家在這里,難不成這老趙是自己找過來的?
“我是來找你的,”趙先生一看是李謙,頓時兩眼放光,“你給的故事太好了,所以你得提前交給我后面的故事。”
“呃。”李謙剛想再說點什么。
趙先生馬上打斷了他:“價錢好商量,一分也不會少你的,但是你也不要把故事賣給其他人。”
“那你跟我來吧。”李謙打算帶著趙先生去了秀才家,而不是自己家。
剛一轉彎,趙先生就說:“哎,你家不是在哪兒嗎?現在是要去哪兒啊?我下午還得趕緊準備晚上講新內容。”
“你放心,耽誤不了你多長時間,我娘不知道這件事,所以先去我朋友家,給你的故事就是我口述他代筆的。”李謙只好向他解釋,母親還是不希望讓自己和這些人聯系的吧。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還是先瞞著母親。
李謙感覺現在自己就像一個高中生談了個女朋友只能藏著掖著,不對,這個比喻不太對頭。
到秀才家后,李謙先是把兩個人分別介紹給對方。秀才自然就知道這個說書人趙先生來的意圖了,畢竟自己當初也被李謙的故事《西游記》給吸引了。
接下來就切入正題了:
趙先生:“是這樣的,一開始確實沒有什么人來聽,不過但凡聽過的人都念念不忘……”
聽到這兒,李謙心想:念念不忘?你怎么不接上句必有回響呢?剛剛不是還說讓我快點,現在自己又說個沒完,還是自己切入正題吧。
“得了,趙先生,我知道你的來意,但是我和朋友還沒有寫完下面故事的手寫稿,本來想今天忙完后再說,畢竟我們當初約定了五天后再決定接下來要不要合作,不過現在結果很明顯。作為買賣雙方,價格就必須得談談了。我的價位是故事的每一章一串,每次給您兩至三章,間隔三至四天。等全部的故事都講完后,您可以繼續講這個故事而不必向我付錢,但以兩個月為期,兩個月期限一到如果您再講我的書,需要另外和我締約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