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玄覺虛空陰陽雙修細密功程真訣Ⅲ

玉枕一遇刺痛,三關即全部打開。

如此開關,展竅之后,就是要修練筑基的功夫了。

五、行功指要

打坐一事,一定要做到形體端莊,但只是形體端莊,合眼閉目,則是假打坐矣。如果要行真打坐之事,須全天之中,行住坐臥,心似泰山,不動不搖,六根不出,七情不入。平時富貴就行于富貴,平時貧踐就行于貧踐,無遇不安,無人不得。知打坐法后,便須降心,其間湛然而不動,昏昏黑黑,不見萬物;杳杳冥冥,不分內外,直至不生出絲毫欲念,此為真定,如此則不必再降心,若是心逐境馳,而又有所感,生出念頭,尋頭覓尾,或者靜中有所見聞,現出無數的幻象,心生敗壞,道德有損,則必行湛然不動之法而降心。降心之后,則可練性。練性一事,如同彈琴,太快會使弦斷,太慢則不應,所謂緊慢得中,琴得調和。其又如同鑄劍,若其中鋼多,則易折斷,若其中鐵多,則易卷曲,唯有銅鐵得中,方才是一把利劍。練性之后,則當斷緣,即為斷絕塵緣之事。倘塵緣不斷,足以蔽心,那怕萬樣聰明,也皆為所蒙。凡是人皆不可能無榮辱得喪之心,若一旦有此種種之見,便有種種念生而不安寧,于是乎耘耘擾擾,心無片刻安,神無片刻定,如此便會促短壽命。古人云:“棄事則形不勞,無為則心自安,勿顯德而露能,勿障已而抑人,一切榮辱得喪之情,不系于念。一切生老病死之事,不縈于心,則塵緣自斷矣!”斷緣之后,可以收心。收心則更進一層了,心乃是一身之主,全神之舍,所以靜凈則可生慧,動則味矣。當人情迷于幻境時,以為事事真實,甘愿去受污染,蒙蔽一天天加深,離道就越來越遠了。如能夠日新又新,絕塵離境,虛靈空洞,不著于物,心即可與道合,此曰歸根。歸根一刻不離,就是定靜。當歸根定靜之后,其心泰然,內無所著,外也無為不垢而不凈,非智也非愚,自然毀譽不生,利害不侵,此為上智。

人心如同眼睛,當纖塵入于眼內,眼常常不安,心遇小事來縈,便常不得安。不安不定,其病最深。故應隨起而隨制,務令其不動,調和純熟,自得安閑。無晝無夜,行住坐臥,應事而接物,著意而安。心若是得定,即須安養,從而令其不生煩惱,收心之后,當知簡事,也即遇世事不宜求之過分。比如食中的山珍,衣中的綾羅,身中的名位,則中的金玉,這些都分外引人,足以亂我心神,自當遠遠避開。

人生當中,最難除者莫過色欲。當知道色由想生,想若不生,最終也無色事。色即是空,而想則是幻。心一冰冷,還有何事不能除去呢?遇有真見之人,早已看破,不受其害,是以:“觀真者,達人之先覺也!”定之一事,乃是出俗之極也,而為致道之初基,習靜一旦成功,持安一事便完畢了。即便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無心于定,而心無時不定,方為泰定。

心乃載道之器,靜極則道居,而慧生也自生。生慧乃是本性之固有,非今日才有,所以叫無光。又心亂則昏,心靜則明。慧即是明,故不要以多智而傷損于定,生慧并不難,生慧而不用才難。自古乃望名者多,而忘名者寡。慧而不用就是忘名。莊子曰:“以恬養靜,智生而不用其智,謂之以智養恬”若能悟智雙養,和理自出其本性。恬智是定慧,和理則是道德。

其實人壽的短與長,乃是元氣之所稟,元氣是有厚薄之別。善于養生的人,雖然其本為薄,然而卻能善保并護持,自然也可以延年。不善于養身的人,雖然稟受厚氣,卻不加善護且濫用無度,亦足以促短壽命。如同燭之有長短,若置長燭于風中,那么其焰必然快滅,但能護短燭于籠內,那么其滅也就必遲。養生之道,也是如此。道無處不在,慧光乍現,萬事萬物皆為道師矣!

天地之氣,周于一年而循環。人身之氣,只周于一日而為循環。人身之陽氣,從子時開始,自左足而上循到左股,經左脅,左肩,左腦,橫過右腦,右肩,右臂,右脅,右足,則剛好又是子時。人身之陰氣,從午時開始,自右手心通向右臂,右肩,橫過左肩,左臂,左脅,左足,外腎,右足,右脅,則又是午時。二氣的運行,晝夜不停息,必以一日為一周。天地之氣,以一歲為一呼吸。人身之氣,以一出一入為呼吸,一呼一吸就是一息。天地之悠久,人類之壽夭,全是賴此一息,而權以造化,改天命,奪神工,也莫不是賴此一息。所以這一息,實乃為操縱陰陽生滅之權,萬物存亡之柄。所以道家以胎息為入道之根基。而想長生延齡之人,當行呼吸引年之訣。胎息本來是養氣習靜的功夫,須要喜怒不干,使心不亂,雜慮不留,使志不分,然后面向東方,端坐,厚鋪氈褥,使身體不倦,解帶寬衣,使氣不促。謹閉六門,使神不散。端坐良久之后,神氣清定,一念觀中,萬緣俱寂,移神于氣穴之內。不一念別移,也不必用意注想,只要神息相依,不令一息外馳,而吸氣時,心即隨之而到氣穴氣海之中,呼氣時心即隨之而到靈臺,綿綿不絕,若存若忘,目不離視,觀無所觀,神不離照,而照無所照。坐到澄澄湛湛,物我兩忘,元神真氣,凝入黃庭。內不出,而外也不入,如同在胎中一般,神息相交,則呼吸不調也可自勻。只是不可間斷,那黃庭熱氣,自然涌沸。于是就縮頭聳肩,蹲身如猴子一樣,行十二息,微脅小腹,緊閉谷道,以意引此熱氣至尾閭,又行十二息,至夾脊雙關,又行十二息,便覺得夾脊中微癢微熱,直達玉枕。這一關最實,這一關也最小,用目上視泥丸,仰首昂鼻,將目九開九閉,存氣注滿泥丸。即通泥丸之后,低頭行二十四息,便閉目下視,使泥丸之氣,轉過明堂,下山根而逼動承漿,舌舐上腭,從而引氣過鵲橋,緊閉鼻息,虛咽氣下重樓,過絳宮,以意引下其氣,歸于黃庭。如此后上前下,始為一轉,謂為小周天,這樣運行六次,可得乾之策而陽升,并坤之數,而陰降。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陽升陰降,共合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數,每天子、午時前后,按時行功,遇有身中一陽發動,即我身活子時,久久行之,其關自開,其竅自展。

財,指的是外財與內財,外財又稱世財,即金銀錢糧,以供維道之需。內財又稱已財,指的是先天稟賦。

侶,指的是外侶和內侶,外侶用以審報得失,護關這用。內侶以作產藥的基地,與我合修之人。

地,指的是福地,仙境。有益于修行的場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炎陵县| 大安市| 武胜县| 通许县| 宁蒗| 全椒县| 沐川县| 凉城县| 都兰县| 江源县| 宣恩县| 天水市| 洪江市| 涟源市| 石屏县| 青神县| 洪雅县| 垦利县| 安图县| 湖口县| 白水县| 宜良县| 南汇区| 湘西| 马公市| 新乐市| 彝良县| 宁都县| 京山县| 黎平县| 金堂县| 博野县| 双辽市| 巩义市| 安庆市| 瑞安市| 西峡县| 望都县| 静宁县|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