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要掌握意念運行的火候,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要使所采之藥老嫩適中,以利于進一步煉制成丹。
5、封爐:小周天功法,多以下丹田為爐,泥丸宮為鼎,合稱爐鼎。經過采藥之法,把“外藥”采進下丹田的爐中之后,需要及時封固,不使外馳。
封固不僅在于封固被采入爐中的外藥,而且要及時溫養,溫養需要文火,將神、氣俱伏于氣穴。然后再次“火逼金行”,運藥烹煉,待其有行動之機,則周天武火,自此起伏。
文火,指在意念作用下,呼吸微緩,不使其間斷,“若守若存,勿亡勿助”。所謂武火,指呼吸緊重,勻細深長,“綿綿不斷,息息歸根”。文火用于溫養,用于沐浴;武火用于采取,用于烹煉。
外藥入爐封固溫養,再次火逼金行。此次火逼金行以呼吸為主,對藥物進行起運烹煉;而上次火逼金行,則是以意識之火為主,把“藥”及時采進爐里。兩者有所不同。
6、運煉:即把采入爐內、經過溫養后逼進任、督兩脈的外藥(先天祖氣),用進火退符的周天之法煉成丹母,共運煉三百息、三百候。
任脈為循行于頸喉胸腹主中線的經脈,總任一身陰經,故稱“陰脈之海”。督脈為循行頭項脊背正中線的經脈,總督一身陽經,故稱“陽脈之海”。
用武火將經過溫養的藥物出爐升鼎,從下丹田的爐后兩個小孔,經尾閭送進督脈,然后進陽火、退陰符,進行周天運煉,即為小周天功法。
小周天運煉,使任督周流,督升任降,如環無端,具體路線為:藥物經下丹田后兩個小孔下降,過會陰,經尾閭而接入督脈,又從督脈貫脊上行,入泥丸宮,然后從泥丸出頭面正中降至鼻唇,又經鼻唇下交任脈,由下唇凹陷處的承漿穴下頸,沿胸腹正中線下行,回到下丹田。如此由督入任,督升任降,周流一周,就是一個小周天,亦名“河車搬運”。
小周天藥物烹煉過程,要經過“三關”、“上下鵲橋”、“三丹田”。
三關--尾閭關、轆轤關、玉枕關。尾閭關在脊柱骨的最下端,其地有長強穴;轆轤關又稱夾脊關,其關在背脊正中,當俯臥睡時,兩肘尖連線的正中;玉枕關在腦后正中發際枕骨下端,在兩側風池穴之間。此三關為藥物運煉過程中三處險而難通之處,由尾閭到泥丸的督脈,運藥時稱為河車之路(張紫陽《奇經八脈考》)。三關為河車上升之路,由尾閭到夾脊。細步慎行,如羊駕車之輕柔;由夾脊至玉枕,巨步急奔,如鹿駕車之迅捷;由玉枕至泥丸,大力猛沖,如牛駕車之奮進。三車與三關所指位置略有不同。
上下鵲橋--上鵲橋有兩個,一在兩眉之間的印堂,一在鼻竅處;下鵲橋也有兩處,一在尾閭,一在谷道處。兩者都是一實一虛,行小周天功法,當“藥物”流經上鵲橋時,要舌抵上腭,如此則任、督架通,周流不息。而其“藥物”容易走失之處,則為下鵲橋的谷道處。其走失的信號為**矢氣(放屁),當“藥物”運經下鵲橋時,不要忘了撮提谷道,以防走漏。
三丹田--位置都處在任脈通道上。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宮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為藏氣之府;上丹田,為藏神之府。
7、火候:在內丹功中指用元神與精氣相合于任督二脈運轉烹煉,亦指用元神、精氣運轉烹煉的時機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