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困境Ⅱ

  • 超級修真升級系統
  • 輕易難料
  • 1553字
  • 2017-07-24 06:35:22

太虛學生寧達蘊、張宗載等佛化新青年會將印光、諦閑說成是大魔王;太虛的學生大醒稱印光、諦閑是「豬頭長老」,稱王一亭、黃涵老為「蛆蟲居士」;用詞都是極為苛虐,令人驚心動魄。我們由印光信中所說「其傳單有三數千言」,且太虛弟子將印光等僧人稱為「魔王」、「豬頭」,可以想象彼時佛教改革派攻擊傳統僧人的激烈情形。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乘蛻變成大乘時,傳統的小乘佛教和改革的大乘佛徒間激烈的論辯,交相攻擊,甚至殺戮等情形。其后雖然大乘勝了,然而小乘的教義教理依舊被吸收,并保留了下來,小乘、大乘由矛盾對立,而終歸于統一。同樣的道理,現代化的改革派佛教雖然隨著時局的變改,而取得了勝利,但以印光為代表的保守派勢力,他們所堅持的傳統修持法門,尤其是專心于念佛等簡單易懂的往生凈土法門,也被現代佛教所吸收并宏揚。上面詳述太虛的佛教革命,主要的是用來看出一個宗教的改革歷程是艱辛困苦的,但卻又是不得不如此。反觀道教,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認為有生不必有死,以一己之力,與天爭勝,追求永生。據《史記.封禪書》所載,求仙之說戰國時已盛行。自周迄今,其間較大的改革有東漢張陵的五斗米道、北魏寇謙之改良了科儀、金(宋)時王重陽創全真道;這些變革都不如佛教的大。而自南宋以下,近八百年來,并無新的重大改革出現。尤其民國以后,整個社會思潮及社會形態,在西方的沖擊下,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中西新舊各種宗教紛陳并起,道教并無調整自己的腳步來適應它,也沒有完密的教團組織、布道方式,無法和其它的宗教相抗爭,因而逐漸喪失了它的信眾,而走向式微。道教的式微和沒有有力的人士領導道教改革有關;底下再略舉數項,論述其主要式微原因于下: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今日在臺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后來臺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于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一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云:「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一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臺灣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煉氣、養生、藥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卜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于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樸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經》、《南斗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歷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后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那曲县| 云龙县| 内黄县| 溧阳市| 新建县| 普陀区| 孝昌县| 洛川县| 都匀市| 海宁市| 民乐县| 赤壁市| 新源县| 长沙县| 辛集市| 浠水县| 洛浦县| 商都县| 龙门县| 介休市| 浦城县| 盐边县| 剑河县| 儋州市| 夹江县| 乐昌市| 云南省| 资阳市| 石棉县| 安达市| 宁夏| 林芝县| 南溪县| 牙克石市| 同江市| 三原县| 连州市| 武功县| 黄龙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