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金融海嘯席卷全球(4)
- 風險博弈:金融危機中風云人物的財富之道
- 賈文
- 761字
- 2013-08-03 03:45:37
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交易量激增,人們不僅在交易所內進行交易,也在交易所外的路邊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場外交易。為防止在場外交易的經紀人站在交易所的門口聽場內的報價以獲得最新的信息,而不交納會員費這種情況的發生,也為了防止經紀人在交易傭金上進行惡性競爭,1792年經紀人聚集在一起簽訂了《梧桐樹協議》。這一協議規定,在為客戶提供證券交易服務的時候收取不低于0.25%的傭金。實際上,這一協議是經紀人的價格聯盟,它的簽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華爾街正式起步的標志。
為銀行和運河發行的大量股票和債券推動了早期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如伊利運河的修建,它把美國的五大湖區和紐約連接在一起,使美國中部到紐約的物資運輸成本降低了20倍,極大地繁榮了紐約的經濟。伊利運河的巨大成功引發了美國各地開挖運河的狂熱,而為開挖這些運河而進行的大規模融資活動,則迅速地擴大了美國資本市場的規模。
領導美國政治經濟理念的有漢密爾頓和杰斐遜,他們同為美國的開國元勛,但是他們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漢密爾頓強調政府在市場中要有一定的主導作用,鼓勵和扶持紐約的資本市場;杰斐遜憎惡投機,把漢密爾頓所熱愛的紐約稱作“人類本性墮落的大陰溝”。
漢密爾頓對美國早期金融體系的整體設計,對紐約能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他也是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紐約銀行的創始人。1792年美國股市發生第一次股災時,作為美國聯邦政府的第一任財政部長,他下令財政部大量買進國債,對市場進行支持。
十九世紀
在杰斐遜總統時期,由于銀行投資、放貸受到美國政府的否決,美國的國債首次降為零。銀行家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沒有停止同美國政府的殊死搏斗,到19世紀中期,這場搏斗愈加激烈,先后有幾位總統繼任不久就莫名地死去,如威廉·亨利·哈里森、扎卡里·泰勒,美國的經濟也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