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融海嘯席卷全球(22)
- 風險博弈:金融危機中風云人物的財富之道
- 賈文
- 774字
- 2013-08-03 03:45:37
全球股市在2008年都經歷了“黑色”十月,標準·普爾500指數僅僅在十月份就下跌了17%。加上美元對歐元和其它幣種的比值出乎意料地走強,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企業并購活動數量也大量減少,很大程度影響了高盛的收入。高盛一些主要投資,例如對私營資產、公共資產和房地產的投資,在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時的價值為171億美元,到第四季度則大幅“縮水”至34億美元或者更少。
貝爾斯登和美林銀行被收購、雷曼兄弟破產,使高盛注定要尋一條自保的明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008年9月21日晚間宣布,批準高盛提出的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
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金融危機中暗藏著機遇,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股價下跌,對于有足夠現金的投資家來說,這是進行投資的大好時機。而高盛的情況是五大投行中情況較好的一家,它可能獲得更多投資家的青睞。2008年9月2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宣布,對高盛集團投資50億美元。巴菲特的注資,對高盛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摩根士丹利
同高盛集團一樣命運的,同是世界五大投行之一被財經界俗稱“大摩”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也是一個幸運的佼佼者。
它是一家成立于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并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在受金融危機影響之前,它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設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
摩根士丹利總公司下設9個部門,包括:股票研究部、投資銀行部、私人財富管理部、外匯和債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資管理部、直接投資部和機構股票部。涉足的金融領域包括股票、債券、外匯、基金、期貨、投資銀行、證券包銷、企業金融咨詢、機構性企業營銷、房地產、私人財富管理、直接投資、機構投資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