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金融海嘯席卷全球(9)
- 風險博弈:金融危機中風云人物的財富之道
- 賈文
- 769字
- 2013-08-03 03:45:37
在那種背景下,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開始實施“新政”。在金融方面,他對華爾街進行全面的改革和清理,請老肯尼迪(后來擔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的父親)擔任剛剛成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首任主席。老肯尼迪是一個老練的市場投機家,他對市場規則的漏洞和市場中的操縱行為都非常在行,在他的領導下,華爾街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完善各種法律法規,進一步走向規范。
羅斯福的“新政”給美國金融體系留下了寶貴的財產,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成立,美國資本市場第一次有了監管機構。另外在30年代和40年代初建立起來了現代證券法律體系,通過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第一次把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業務分離,實行分業經營,(摩根銀行因此被分拆成為作為商業銀行的J.P.摩根和作為投資銀行的摩根斯坦利),成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為銀行的存款人提供擔保;《聯邦證券法》:規定證券的發行必須在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禁止虛假陳述;《銀行緊急救助法令》……等一系列法律。他為華爾街在美國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和美國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基石,而本質上是政府在市場的改革中起了主導作用。
在華爾街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兩個值得關注的事件:美林模式對證券經紀業的改革和證券分析手段的出現。
美林模式的開創者叫美里爾,在1929年的股災結束、股市恢復生氣后,他把自己思考所得的連鎖店模式引入到經紀業務中,建立了遍布全國的網點,使得美林證券一舉成為傲視群雄的“美林帝國”。美林證券的經紀人全部要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其宗旨是為大眾提供理財的服務。之前,人們認為華爾街的經紀人是一群用客戶的錢養肥自己的壞蛋,美里爾努力向民眾灌輸了一個專業、誠信的金融行業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華爾街經紀人的形象。他還將資本市場從一個少數人的游戲變成了大眾的投資場所,使證券走入了中產階級,走入了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