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認清自我--“金山”的雷軍時代(3)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他能用他的行動和精神感染你,給你前進的力量,我們不妨把他們稱為“榜樣”。榜樣的行動是一種活生生的教育,這種教育最豐富、最生動、最富有感染力。榜樣本身引領著我們應該怎樣去做、不應該怎樣做。當你意志動搖、對自己的目標信心不足的時候,來自榜樣的作用、源于榜樣的力量,會讓你精神一振,重新昂首,以更加勇敢自信的姿態面對未來。

當今正是一個需要榜樣的時代。多元化的社會需要有一種能夠鼓勵我們的力量,一種根植于內心的精神力量,一種能讓我們尊敬、學習的力量,一種抗拒平庸、立志進取的永不過時的力量。而榜樣,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標桿和楷模,是一股無窮的力量。

雷軍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對雷軍有知遇之恩的求伯君。雷軍選擇“金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對求伯君的崇拜,他想成為第二個求伯君,求伯君用三年時間通過一個好的程序打造了金山公司,雷軍也希望能夠在“金山”復制求伯君的成功模式。1994年以前,在中國IT行業最出名的不是聯想、方正、長城的總裁,更不是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HP(惠普公司)、Compaq(康柏公司)的CEO,而是寫在程序封面上的程序員的大名--求伯君、吳曉軍、王志東等等。那個軟件工業飛速發展的時代,出現了許多程序高手。但是程序員的生活比較枯燥乏味,而且都是在幕后,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并不為人所知。而在這個英雄的時代里,有一個名字大家都記住了--求伯君。

1986年,求伯君第一次來到深圳,求伯君把此次深圳之行稱為“此生遇上的第二次不可錯過的機遇”。求伯君這樣描述道:“我突然發現深圳的世界真漂亮,什么都新鮮。在深圳,我第一次聽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我喜歡這種快節奏。”這種每天都有新機會的城市讓求伯君毅然決定辭去原來的工作,去深圳發展。由于要幫助朋友解決計算機的打印問題,他在河北逗留了幾天,這期間他把24點陣打印驅動程序,改進成了一個通用的、支持多種打印機的西山文字打印驅動程序。途徑北京時,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把這個軟件賣給了四通,因此留在了四通工作。在那里,他結識了對他的成長過程影響最大的人--香港金山集團老板張旋龍。為了繼續他的深圳之路,求伯君辭去了北京的工作。

開發軟件是求伯君的強項,他的目標很明確,做一張漢卡裝字庫,寫一個字處理系統,能夠取代WordStar(文字之星,一種中文處理軟件),這就是后來的WPS(文字編輯系統)。香港金山公司答應提供條件讓他專心致志地開發WPS(文字編輯系統)。從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求伯君把自己關在張旋龍為他在深圳包的一個房間里,只要是醒著,就不停地寫。做程序開發需要忍受得了孤獨。“有了難題,不知道問誰,解決了難題,也沒人分享喜悅。”求伯君在這孤獨中,寫下了十幾萬行的WPS(文字編輯系統),終于完成了所有程序的編寫。WPS(文字編輯系統)沒有做廣告,僅僅憑著口碑,就火了起來。求伯君對其WPS(文字編輯系統)的成功這樣總結:“市場上奇缺這種東西。后來的王碼480、巨人6402都是WPS(文字編輯系統)的模仿之作。”雷軍第一次使用WPS(文字編輯系統)時就感到震驚,“我不相信中國還會有這么好的軟件,當時覺得這個軟件一定是在香港做的。WPS(文字編輯系統)定位很準,就是字處理,不是排版。那時候,搞一個排版太復雜了,用戶根本接受不了。”

因為WPS(文字編輯系統)的成功,求伯君于1994年在珠海獨立成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求伯君十年不倒,原因就在于他一直在走著一條和一般程序員不同的路。大多數的優秀程序員都選擇了自己創業或者合伙創業的道路,而求伯君則一出道就輾轉于四通、金山、方正這樣的大公司,在這些公司的經歷使求伯君具備了大公司的眼界和胸懷。這是求伯君高于同時代程序員的本質原因。求伯君產業報國的理想打動了雷軍,雷軍說,大學時代曾看過一本叫做《硅谷之火》的書,夢想著要產業報國,參與一個偉大軟件公司的建立。

從那時起,“求伯君第二”成了雷軍的努力目標。雷軍大學畢業后,在一個計算機展覽會上,經朋友介紹,他見到了欽佩已久的求伯君。雷軍遞給求伯君一張只印了人名和呼機的名片,求伯君遞給雷軍一張赫然印著“香港金山副總裁”的名片。有了一面之緣后,另外一個朋友又給雷軍介紹了求伯君,在吃飯的時候,求伯君邀請了雷軍來“金山”,雷軍沒有立刻答應下來。求伯君對雷軍說:“你想一想,明天中午到燕山酒店來找我。”那個晚上雷軍沒有怎么睡覺,他一直在想:“求伯君因為寫程序,在‘金山’成功了,‘金山’如果能夠造就一個求伯君,就會造就出第二個、第三個……”

這種想法讓雷軍決心加入“金山”,雷軍這個時候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成功是一場持久戰。要想成為第二個求伯君,絕非一日之功可以實現。可是當雷軍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到求伯君時,對方風度翩翩,打扮不俗,看著眼前的人物,就是計算機行業大名鼎鼎的WPS(文字編輯系統)之父,自己無法不投去崇敬的目光。求伯君這個榜樣的力量無疑給了雷軍極大的鼓舞,震撼著雷軍的心,鼓勵著雷軍在“金山”里迎接一切挑戰。雷軍曾說過:“我在‘金山’已經三年了,一千多個日子的苦熬,殫精竭慮,但還需厚積薄發,不能著急。”

在榜樣的感召之下,多少普通人爆發了像火山一樣的威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世駭俗的奇跡;多少懦弱者挺立起來,不顧一切地沖向前方。榜樣的鼓舞力量就像號角一樣催人奮勇向前。

我們要感謝身邊的榜樣,是他們為我們平凡甚至枯燥的日子里增添了許多色彩,在一些關鍵時刻,是他們給了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很多時候,向榜樣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自我超越的過程,也許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竟然也成了別人的榜樣。榜樣所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銳氣、朝氣,是必勝的信念,是永無止境的力量的源泉。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向導。

第六、難以割舍的金山情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受人仰慕、受人尊敬。能獲得這份尊重是因為你的行為能夠從內心深處打動別人,而不是因為你的社會地位有多高,身價多少。其實就是一種責任心和使命感的體現,一個有使命感的人一定是一個目標明確、有堅定信念和執著信仰的人。

自從來到“金山”,雷軍就一直以一名“金山人”的要求來對待自己,這種使命感讓雷軍心甘情愿地為“金山”奉獻自己的青春。使命感是內在的,不是外部強加的,它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靈魂,我們有什么樣的精神,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就能創造怎樣的事業。那些在我們看來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都與使命有著密切的關聯。

加入“金山”后,雷軍成立了北京金山軟件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中“珠海金山”占據40%股份,雷軍本人有40%股份,另外20%股份的持有者是雷軍的密友王全國。自從“金山”開發的盤古軟件失敗后,“金山”的經營狀況就一直不太樂觀,加上微軟的擠壓,金山公司更是困難重重。于是金山公司選擇了與聯想集團合作,“北京金山”也被合并進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雷軍也成為重組后的金山軟件股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此時的“金山”運營情況逐漸好轉,開發的一系列小型軟件成功投放市場。在掌管“金山”軟件的近十年時間里,他在微軟的重壓下守住了WPS(文字編輯系統)陣地,在瑞星、江民等殺毒軟件先鋒的圍堵中打開殺毒軟件市場缺口。他用三年時間做出中國最大的B2C網站--卓越網,后來賣給了亞馬遜。但是,雷軍依然覺得自己還有使命沒有完成。求伯君開辟了“金山”的WPS時代,那么雷軍就要把“金山”帶入商業時代。雷軍覺得,如果你執掌“金山”十六年,還不能上市,那你根本算不上成功,也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使命。

這十六年讓雷軍很疲憊,他想停下來休息,但是他仍然不能放棄自己的使命,功不成,身不退。2007年10月9日,“金山軟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交易。9月底,雖然國慶在即,“金山”董事長求伯君和CEO雷軍一行卻無心休假,他們正奔波于美國、英國、香港等地為“金山”的IPO(首次公開募股)做全球路演。“金山”上市首日股價漲幅近四成,在香港,“金山”獲得了2.5倍的機構超額認購,散戶的認購倍數則高達12.2倍。

在接受采訪時,雷軍提到他當時的心情:“我的心情是經過變化的。掛牌以前非常平靜,為上市前后準備了八年時間,歷經坎坷,已經使我變得很平靜。但是掛牌的瞬間,當看到公司名字和股價變化的時候,我的內心非常激動。”“金山”上市,雷軍最大的感受是“無債一身輕”。雷軍是一個重義氣的人,從二十二歲到三十八歲,從“金山”第六位員工一路做到CEO,他總算給了創業伙伴和員工一個交代,完成了自己的一個使命。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公司剛剛上市兩個月后,雷軍宣布,因健康原因辭去“金山”總裁兼CEO職務。就這樣,他從這家工作了十六年的公司離開了。“我在‘金山軟件’工作了十六年,公司上市后,感覺身心疲憊,想休息一下。”為什么會這么累?雷軍說:“其實在‘金山’后期我就覺得不對了,當你堅信自己很強大的時候,像坦克車一樣,逢山開路,過河架橋,披荊斬棘。但是當你殺下來以后,遍體鱗傷,累得要死,你在想,別人成功咋就那么容易?”“金山”一天不上市,雷軍一天不會離開。因為需要一個證明,證明你到底是落敗而逃,還是功成身退。在“金山”的這些年,雷軍欠“金山”一個交代,如今,“金山”上市了,他可以離開“金山”了。可是很明顯,他已經累到憔悴和虛弱了。

雷軍重新整理了自己,準備再次出發,他選擇重新創業,這樣小米手機孕育而生。就在此時,“金山”再次邀請雷軍返回執掌大局,雷軍非常糾結。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能講我有多拽,事實是,‘金山’董事會去年五六月找我談,但那時我已經創辦了‘小米’了,我要回‘金山’去了‘小米’怎么辦,一年以后回來我也是兄弟情義沒辦法,求總要退休了,我只能回去接任董事長一職。”張旋龍也透露:“最少跟雷軍談了二三十次才愿意出山。”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為了完成不同的使命。我們千萬不要為這個社會紛繁復雜的觀點所左右,只有尊重自己內心的呼喚,才會收獲豐富和熱情似火的人生。雷軍的臨危受命,更多來自自己對“金山”難以割舍的感情,而非自己在“金山”10.3%的股份。從二十二歲加入“金山”到三十八歲離開,這長達十六年的時間里,雷軍每天想的和做的、思考的和糾結的都是“金山”。雷軍說:“求總、張老板幾十次的邀請,已經弄得我沒有辦法招架了。我跟求總說,我沒有時間。求總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我說除了‘小米’之外,我還有十幾家公司,求總說再加一家也沒有關系。”

雷軍說:“實在沒有辦法拒絕張老板和求老板二十年來的情誼。對于金山,只有義不容辭。”2011年,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媒體溝通會,求伯君辭去“金山”軟件一切職務,繼去年低調掌控金山游戲和安全業務后,雷軍再進一步,接替求伯君出任金山軟件董事長職務。雷軍說:“我覺得有點走火入魔,我對‘金山’懷有很深很深的感情,這個感情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無法用金錢衡量。”這種感情讓雷軍覺得自己對“金山”有不能抗拒的責任。

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于最高的位置。”責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事實上,只有那些能夠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

與“金山”這么多年的情緣讓雷軍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為“金山”再次效力,作為“金山”創始團隊中最后一個留守者,雷軍的回歸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意義。“董事長是股東的代表,最核心的事情無非是尋找CEO、協助CEO找到公司的方向和戰略。我在‘金山’的角色不是日常管理者,而是掌舵的角色。”雷軍說。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讓無數人為之敬佩。

這個世界注定我們每個人都要從事不同的事業,完成不同的使命。這一點,已經被人類社會過去的歷史所證實,那么多的人在不同的行業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意義。謹記我們的使命感,它讓我們在困難時能夠堅持,讓我們在成功時保持冷靜,讓我們在絕望時懂得不放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电白县| 武乡县| 宕昌县| 东乡| 石棉县| 巴塘县| 醴陵市| 句容市| 通化县| 定南县| 获嘉县| 无锡市| 安福县| 仙游县| 漳州市| 木里| 钟祥市| 嘉荫县| 阿拉善右旗| 勐海县| 耒阳市| 翁牛特旗| 临洮县| 齐齐哈尔市| 南昌市| 临泉县| 贵定县| 乐亭县| 漳州市| 浮梁县| 姜堰市| 南汇区| 巨野县| 阳江市| 仁怀市| 刚察县| 安泽县| 正镶白旗| 常熟市|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