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是1978年的1月了。
5日。下午3時40分,華盛頓杜勒斯機場。TWA891航班徐徐降落……以孫敬文為團長的中國石油公司代表團抵達美國。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韓敘、美國能源部官員柏爾格德和美中貿易促進會及華僑代表數十人到機場迎接。簡單儀式后,代表團乘車到了紹漢姆酒店。
“一路辛苦了!晚上我給大家安排了一個中餐館,你們看怎么樣?”韓敘同志熱情地詢問大家。
“這華盛頓還有咱中國人啊?”有人驚詫地問。
“不,是臺灣人開的中餐館。”韓敘說。
“臺灣人?那……我們能去吃嗎?”有人小心翼翼地瞅著團長孫敬文,看他怎么說。
孫敬文也愣住了:“這個……韓主任,我們聽你的。出國前,外交部的同志說得很清楚,到了美國,該見什么人,該說什么話,衣食住行,都聽你們聯絡處的安排。”
韓敘笑了笑,說:“目前在美國的中國人都是從臺灣來的,大陸的基本沒有。臺灣人在美國,多數也是來做生意的,他們沒有什么政治背景,所以我們去他們開的中餐館,沒有什么關系。”
“那就去吧!我們乘的是外國航空公司的飛機,一路上盡是面包、三明治什么的,吃得直反胃……現在就想吃碗咸菜、小米粥。”團長的話說到了全團人的心坎上。
“對對,就只要碗咸菜、小米粥!”
秘書長秦文彩也樂了:“好啊,要這樣下去,我們這次出國就可以省下不少伙食費了!”
“省一點是一點,我閨女還要讓我帶什么‘三大件’回去……秘書長,我建議:以后盡量多安排些喝粥的晚餐。”有人公開建議。
“哈哈哈……真是窮瘋啦!”一個玩笑,使踏上美國的那份緊張氣氛頓時煙消云散。
“你們都聽著啊:咱石油代表團代表的是中國,我們時時處處要給中國人長臉。就是吃飯,我們也不能顯出窮酸相,該吃白米飯、吃紅燒肉的,照吃不誤!在外國人尤其是在美國人面前,絕不能太小氣!”孫敬文發話了,他的話不說倒還好,一說更惹來哄堂大笑。
“這到美國來還整天吃白米飯、紅燒肉,人家可真要把咱們當貧民窟出來的窮鬼啦!”
“是嗎?”孫敬文有些莫名其妙了,便悄聲問韓敘:“哎哎,你說富一點的美國人平時他們都吃什么呀?”
韓敘想了想,說:“也沒有什么好的,就是牛排、奶酪、漢堡包。”
“哎喲,千萬別再跟我提那奶酪、漢堡包了!我一聞就想吐……”個子高大魁梧的孫敬文,做了一個彎腰疼痛狀,可憐又好笑。
“那孫部長您可就要受苦了,這兒除了漢堡包、奶酪,就是奶酪、漢堡包。”韓敘說。
這回輪到孫敬文露出了笑容,只見他胸有成竹地踢了踢腳跟前的一只紙箱,說:“里面盡是麥乳精,夠我吃一陣子的。”
韓敘苦笑著搖搖頭,心里說: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有能耐。
6日,上午9時左右,代表團便來到了M街2000號的美國能源部大樓。二樓會議大廳內,代表團聽取了美國石油專家所作的關于美國石油工業發展現狀的情況介紹。交流會一直到下午4時,美國人的工作作風給代表團留下深刻印象:雖然是中美專家間的第一次接觸,可人家似乎不太注意外交禮節,比如午餐也是在會議廳里,既隨便,又不影響交流。
“美國人為啥對與我們合作開發石油那么熱情?言必兩國合作開發石油如何如何有前景,如何如何看好呀?”
“我看這美帝國主義者是不是又有什么陰謀和圈套在里面?”
“不會吧!人家是真心真意想跟我們合作嘛!”
代表團成員對美國官員熱情有余的態度,感到有些意外。孫敬文、李人俊和秦文彩等交換意見后認為,應該說美國在石油領域想與我們中國合作的態度是積極的,不管出于什么樣的目的,這個信息應該及時報告國內高層。
晚6時,能源部在白宮設宴款待中國石油公司代表團。施萊辛格部長因臨時出差,所以宴會由副部長奧萊利主持。美國主人很注意細節,在白宮的宴會大廳里,特意選用了唐代仕女圖和古代山水風景畫作屏風,這讓遠涉重洋而來的中國代表團有了種賓至如歸的感受。
宴會上,奧萊利副部長致歡迎詞,再次強調和表達了美中石油合作的愿望。孫敬文團長則以國內早已準備好的“口徑”客氣而帶有幾分曖昧地說了些官話--那個時候出國人員到國外后說什么話、不說什么話,在臨出國前都已“訓練”好了。這是所有出國官員必須遵守的紀律之一。
“我們中國自我封閉和被人封鎖了許多年,過去一直又強調自力更生,所以對外面的世界確實知道得很少。到美國后,發現‘帝國主義分子’們,那么熱情,甚至至少看上去也非常友好地要跟我們進行石油工業上的合作,確實有些意外,而且他們的熱情和熱度,讓我們內心一直繃得很緊的那根弦繃得更緊了:是不是‘帝國主義分子’又有什么陰謀?是不是他們又想在中國搞什么名堂啊?其實,現在回頭再看那段歷史,我們才明白,美國人當時確實有誠意想跟我們合作,其目的當然有它作為稱霸世界的帝國主義的意圖,也有它想拉攏中國,并通過發展中國來實現它抗衡、遏制原蘇聯的戰略目的……而我們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領導下,正確地利用了美國的這一戰略意圖,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機遇。”三十年后的秦文彩,回首當年那段歷史時,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美國人的本意。
進入二十世紀最后三十年的歷史,世界各國相互之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那些謀求霸權的國家,也感覺到依靠一個國家自己的能力常常會力不從心,而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帝國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斗爭,也變得更加錯綜復雜。敵中有我,我中有敵,是當時世界局勢的基本格局。第一次中東戰爭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勢力明顯感到了來自原蘇聯的壓力--擔心一旦蘇聯插足中東,并控制了石油資源,不僅美國想稱霸世界的意圖徹底毀滅,而且連美國本土的經濟與國民的安全都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嚴重威脅。如何阻止蘇聯的強大、達到遏制“北極熊”的目的,美國人絞盡腦汁,最后還是想到了打“中國牌”--雖然中國曾經讓美國人在朝鮮戰爭上丟盡了臉面,然而政治和國際關系中,從來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永遠的朋友。
二十世紀是石油的世紀,石油是這個世紀國際關系中頭等重要的武器。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進入了冷戰時代。石油則在這個冷戰時代扮演了熱兵器的角色。美國本土的石油資源并不少,而且又是現代石油工業的發源地,是勘探石油和石油科技力量實力雄厚的國家。但帝國主義的本性決定了它對外擴張的野心。控制世界主要石油資源地,是它重要的全球戰略,尤其是控制中東石油資源。美國從二戰一結束,就花費了大量心血在中東培養自己的“把兄弟”,包括伊朗這樣的穆斯林國家。可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的結果,令美國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擔憂--蘇聯人對中東的滲入,一下改變了美國獨霸阿拉伯地區的格局,而且隨著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與伊拉克的結盟,甚至連伊朗這樣曾經依靠美國的美元武裝起來的穆斯林國家,竟然也開始要與美國人分道揚鑣了。在如此背景下,美國這位“山姆大叔”真正地感到了擔憂。
“紅色中國,是可以成為我們在與蘇聯較量中的一位暫時的朋友。”尼克松總統在1964年就說過這樣的話。于是他上臺后,有了不少親善中國的動作:結束越南戰爭,1972年公開訪問北京,向毛澤東伸出熱乎乎的雙手。
尼克松下臺后,里根總統向北京派出的第一位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就是布什--后來的美國總統。美國政府的這一任命,意味深長,只是當時的中國人并不清楚而已。
身材瘦削的布什,過去中國人對他不了解,其實這位喬治·布什是個石油實業家,他的政治資本來自他對石油業的成功開發--美國20世紀的政治史,本身就是一部石油發展史。約翰·D·洛克菲勒創立的美孚石油帝國,正是推動20世紀美國走向經濟強國、實現稱霸世界的原動力。秦文彩自然不知道,在他1958年成為中國第一個油田--玉門油田的副局長時,在太平洋西海岸的得克薩斯州,已經有了一家名叫“匝帕塔”的石油公司。當時這家公司在美國眾多大牌石油公司中,實在算不了什么。但“匝帕塔”公司的總裁卻是個非同尋常的人,他整天活躍在得克薩斯和紐約華爾街之間,進行著一樁又一樁的石油開發買賣與投資,并且很快成為美國石油帝國中一位重要人物,同時也在政界積蓄著力量。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喬治·布什,美國第41任總統。
“歡迎各位來自中國的朋友到我家里做客!”8日晚,中國石油公司代表團到達美國著名的石油城休斯敦,已經離任回國的美國前駐華聯絡處主任布什,特別將代表團接到自己的家里,用家宴款待中國代表團。
“我知道你們不太習慣西餐,所以特意請了中國餐館的師傅做了幾道中國菜……”布什在北京待了數年,十分了解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他以孫敬文等人所能接受的方式熱情招待了中國石油公司代表團。
“當時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優雅而講究的石油之家,竟然會出了兩位美國總統。”秦文彩接受采訪時對我說。他回憶代表團到布什家后,布什夫婦倆先是請他們看布什從中國帶回的各種攝影作品,然后參觀了他們的農場。在晚宴上,布什講了以下基本內容:中美石油合作有著非常廣闊而美好的前景。中國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美國的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始終走在世界前列。所以相信兩國的石油合作會有非常好的前景。
雖然當時大家對美國人格外熱心兩國合作石油開發的真正意圖還不太清楚,但秦文彩他們感覺這話從布什嘴里說出來,可信程度似乎多了些。“因為布什在中國的幾年里,對中國還是蠻友好的。”大家印象中這樣認為,外交部也這樣評價。
然而,秦文彩和代表團的成員們對當時的布什還沒有太多的了解。他們只知道布什是石油出身,做石油生意是他的本行,而并不知道美國政府從尼克松政權開始,就一直因為有個“石油問題”在暗暗主導著與中國的關系,所以當尼克松與周恩來簽署“中美上海公報”之后,就派出了身為石油巨商的布什來中國當首任“聯絡處主任”。而這個布什也了不起,他不僅在完成“中國之行”的使命后回到美國后來當了中央情報局局長,再后來還當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并且親自挑起了以爭奪石油為目標的第一次“兩伊戰爭”。這還不算完,他的兒子--小布什后來竟然也當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并且又以石油為目標,在中東又一次發動了“沙漠風暴”--將不聽話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趕下了臺,弄得今天的伊拉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都是后話。
秦文彩他們的中國石油公司代表團在休斯敦的活動最為頻繁,這里是美國石油工業集中的地方,也是美國石油工業的發源地。
休斯敦屬于得克薩斯州。1901年1月10日上午,就是在這里的一個叫斯燔德樂托普的小山上,一位名叫阿爾·哈米德的男子絕望地從他鉆的井下爬上來告訴他的兄弟庫爾特,井下根本沒有石油時,正醞釀著一次舉世震驚的爆炸聲和憤怒的咆哮聲。突然,從這兩位兄弟腳下的100英尺的地底下,一股黑色的液體,如巨龍般地躥出井口,直噴空中,高達數百英尺,然后像黑雨般落在地面上,頓時將鉆井臺撞得粉碎,并灑滿了得克薩斯的紅色土地……“油!我們找到石油啦!”哈米德和庫爾特兄弟倆捧著流動的黑色金子,欣喜若狂地到處奔走,將他們的收獲告訴了所有得克薩斯人。
一向得不到合眾國看好的得克薩斯,從此成為美國最沸騰的地方,那些淘金者、銀行家紛紛涌向此地,后來最有名的當然要算洛克菲勒先生了,他在此創立的美孚石油公司不僅改變了美國經濟,同時也改變了美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同時也宣告了英國人創造的煤炭時代的結束和石油新時代的到來。
得克薩斯州的石油發現,使二十世紀的世界變成了今天這個樣。
全世界所有的石油人沒有不知道得克薩斯的,但能夠在這里獲得經驗和技術,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美國這樣非常敵視共產主義的資本主義國家。如果稍稍推前幾年的話,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公司代表團能到此學習參觀,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美國人特別邀請中國石油公司代表團來此,而且其熱情程度讓人有些難以想象,代表團到得克薩斯后,幾乎是想看什么都能看到。四天時間內,秦文彩和孫敬文他們帶著代表團成員,先后參觀考察了休斯敦工具公司、貝克公司、德萊賽工程公司以及國民供應公司和得州儀器公司。當然代表團不會漏掉考察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這個埃克森石油公司,就是洛克菲勒先生創立的美孚公司,后來被聯邦政府強令解體之后所成立的幾大公司之一。在埃克森公司的研究中心,中心總裁不僅熱情接待了中國客人,還請這里的專家維爾博士介紹他們中心所擁有的最新地質研究理論--地震地層學。這種新理論把地震學、古地理、古生物學結合起來,發展成一門嶄新的地質學理論學科,用地震地層學的理論與觀點,劃分地層,探明地質構造,并且結合地球化學的方法,研究古地溫、古水分的活動軌跡,從而判斷油氣生成、運移和儲備規律,圈出有利的含油構造帶并對遠景儲量做出科學估計,是最先進的找油技術之一。
“如果我們把這門科學理論學到手就太好了!”秦文彩和孫敬文、李人俊在私底下竊竊私語道。
“我所講的理論,都在這本著作里,它叫《地震地層學》……”維爾博士把一本厚厚的英文版書舉在手中,友善地對中國客人說。
中國石油人望著維爾博士手中的那本書,恨不得上前一把搶過來占為己有……可是外交禮儀和中國人的尊嚴讓他們強壓著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沖動。
“來,我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你們--”維爾突然微笑著將書送到團長孫敬文面前。
“拿吧!快接呀!”有代表團成員已經迫不及待地用中文說著。
“文彩,你是秘書長,你來接這份珍貴的禮物!”孫敬文發話了。秦文彩趕緊“哎”了一聲,上前從維爾手中接過《地震地層學》。
會議室內,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這美國佬其實也不是那么壞嘛!”走出埃克森公司研究中心,代表團中有人這么說。于是立即有人呼應道:“你們不知道,在美國和西方,作為科學研究理論,是可以公開發表的,要不然諾貝爾獎為什么有那么多美國人得去了!”
“是啊,我們中國人其實也不笨,像錢學森他們為什么不能獲諾貝爾獎,我看主要是我們的尖端科學家一直都是隱姓埋名地搞技術,有了成果也不會讓外人知道誰完成的。也應該改一改了。太封閉了!”
“別瞎說!小心回去整你……”
于是誰也不再議論了。回飯店的車上,只見秦文彩在向團員閔豫悄悄交代著:“老閔,你是地質專家,這本書太寶貴了,你好好保管,回去我們就找人翻譯出版……”